分享

千里之遥云陪伴

 木槿印象 2024-05-17 发布于北京

这几天,一到下午就会刮起大风,甚至局部瞬时达到了六七级。
而实际上,温度并没有太高,看了一下才26度,只是因为风大,导致好多植物被抽干了水分,尤其院里绣球这个大水罐,差不多又到了,需要每天浇水的时候。
一天不浇水,到了晚上,绣球就毫不客气蔫给我看。当然和我院里栽种绣球的地方也有关,当时只想到了绣球要栽在树下光影斑驳处,却忽略了下午太阳最烈的时候,有个半日斜晒,即使清晨给了水,也有可能蔫头耷脑,给我使个颜色。
老妈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你们要浇花浇园子,浇一次就给浇透,不要敷衍了事,浇湿地皮就不管了,那其实没起啥作用。你得浇透了,才能坚持个三天。
啥样是浇透?远方一个种地小白傻傻地问老妈。
老妈简直恨铁不成钢,你用根竹棍,插一下地,顺利插下去就是浇透了。
额,生活经验真的很重要。
上次回老家,动员老妈来我这儿,又被老妈直接否决了,于是趁着这个时候,赶紧趁热打铁,对老妈说,我那小园子,自己也不会种,太需要你来帮忙指点了。
老妈苦笑着说,这要是前几年,我没问题,现在我可干不动这些活。
我说,不需要你干,我们需要指点,你在旁边说,我来操作。
老妈就笑了,说啥活你们自己干不了呀,哪用得着我去指点。
得,这又是谈崩的一次。
几年前养成的习惯,每天晚上和老妈视频聊天,一般一个小时左右。离家远,只能采用这种云陪伴了。
最近老妈又讲起,年轻的时候,孩子去哪里都能接受,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因为自己那时年轻,关于生活各方面,全能处理,而随着年事渐高,越来越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于是感慨说道,子女和父母,还是不要离太远了才好。
我说子女顾不上回你身边,你可以来子女家里。就比如说,现在你来我这儿,不是挺好的。
老妈语重心长地说,时间短还行,时间长彼此都不适应。除非那种从一开始就和老人在一起生活的,可能还好一些,像我们这种各自都独立惯了,作息,生活习惯,饮食,各方面都不一样,真住在一起,其实相互让人为难。再说,我现在还能自理,也想自由点。
我家这个老妈呀,实在是太清醒了,就不能像其他家里老人那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啥事儿也不管,尽享天伦之乐,该有多好。她总是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也顾及到每个子女。
老妈说,我这辈子,性格就是如此,也没有办法改变,估计以后也就这样了。
老妈还劝我,你就一个姑娘,以后就让姑娘在家里住吧。
我回答,姑娘结婚前,自然可以一直在家里住了。
老妈直乐,说,结了婚也可以在家里住啊,又不是没地方。
我倒是没意见,就看人家能不能接受了。
隔着屏幕,和老妈一起大笑。
我还不老,笑是开心和无所谓,而老妈,却有一种,令人无法忽视和忽略的苦涩。

我是木槿,用图文记录生活。
人老了,挺难的。

老妈常说,感谢微信。有了微信,她可以随时和我们保持联系。

即使云陪伴,也好过不见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