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穗散文‖我们为什么要拼命地工作呢

 青谷穗生活随笔 2024-05-17 发布于山东
凌云树/文

经常听到很多人对我讲,不要为了工作而拼命,生活的快乐才是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自己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也是每个人都清楚的道理。但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人们懂得了道理,依然还要坚持拼命地工作呢?

前天下午下班回家途中,我累到精疲力尽,开车时手都在发抖,大脑也晕沉沉的,一路上我放慢了速度,感觉自己已经无法驾驭车子,这让我感到特别恐慌和忧虑。恐慌的是为何会出现这种状态,忧虑的是这种长期的工作现状是否会改变。

今天在校园里碰到了几个同事,他们邀约出去锻炼一下身体,比如散散步、打打太极,我还没开口,就听到有人抱怨一整天下来累得头晕脑胀,甚至有人说回家躺下就起不来了。忽然觉得不止我一个人处于这样的状态,这或许就是当下大多数人生活的一种现状吧。

近日,我儿子给我发消息表示,工作极为难干,老板总是脸色难看,不但没完没了地加班,而且说好的双休日从来都未曾实行过。他抱怨道,年轻的时光就仅有那么几年,转瞬即逝,可自己这比金子还要贵重的年纪,却都耗费在了枯燥的工作之上,自己的爱好与梦想不但没有机会去实现,甚至就连想一想都觉得甚是奢侈。

每每想到这些事,我亦深有同感。工作这么多年,我深切地体会到儿子的感受,也深知在当下为了一份工作必须付出诸多的艰辛与努力。工作着实难找,钱也着实难挣,没有钱,又何来舒适安逸的生活呢。这着实是一个难以解开的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尽显其中。

前几日我看到市里发出的招考教师的通知,所招收的数量仅仅几十个人,且大多要求研究生学历以上,就连幼师的标准也必须是本科。涌入我脑海的并非“太卷”这个词汇,而是对不努力工作、不努力学习的反思。

当与同事谈及他家孩子要不要继续考博士时,有的同事都鼓励继续考,似乎书读得越多、学位越高,便能收获越多,也不必担忧工作和薪金了,仿佛看到学位就看到了大把的金钱。毕竟高处不胜寒,学位越高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便越小,实现梦想也就会容易许多。

然而我却回应道,还是不要读博士了,研究生毕业就赶快下来抢工作、抢位置,工作可不是给谁特意留着的,每个人都在拼命,只有有了工作才能谈及舒适的生活。可我的话却遭到了大家的否定,我不再辩解,然而看到身边那些连续考了好几年研究生至今仍未成功的年轻人,我也是心痛不已,在这个时候谁敢轻易说一句不考了呢?

工作着实颇为辛苦。我清晨不到六点便出门,直至晚上六点多才回到家中,有时甚至两头都见不着太阳,常年在家庭与单位之间奔波劳碌,不敢多言半句辛苦。夜晚睡眠欠佳,常常在半夜醒来,一醒来脑海中便满是工作计划,再也难以重新入眠。我有时极力想要忘却这些事情,但越是如此却越是适得其反,后来惊觉自己的头发白了许多,还稀疏了一大片。

在与一位做小买卖的大嫂交谈时,她说自己凌晨两点就得去菜市场进货,从来都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那时我心中便更加笃定了那句话,在这世上,谁都不是轻松容易的,皆是在拼命工作,这“生活”二字可谓是沉甸甸的。有人打趣道,有钱人那叫生活,没钱人那叫生存。

昨日,在老家的老母亲打电话跟我说,老父亲一直咳嗽吐痰,她想给他买点药吃。我一听,内心顿时一阵难过。老父亲走路不便,母亲无法带他去医院,而我又离家甚远,实在是顾及不上,也难以照料周全,心中满是自责。只好约好周末我回家后带他去医院看看。

我还跟母亲开玩笑说,当父母的还一个劲地把孩子送到外地读书,孩子有出息了都留在大城市不回来了,父母想用时一点都指望不上。更有甚者把孩子送出国了,这也就只能落得个好名声罢了。母亲却说道,即便如此,当父母的依旧甘愿让孩子过得更好。

看看自己的生活,想想年迈的父母,还有在外地打拼的孩子,我愈发明白了拼命工作的意义。好好工作,便是好好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