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是给自己愉悦,而非焦虑

 暖风薰醉 2024-05-17 发布于云南

读书,这应该是我从事一生的事业。闲来无聊,最喜欢如五柳先生陶渊明一般,好读书却不求甚解。阅读推荐,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愉悦,增长心灵智慧,获得内心宁静的,而非焦虑。

我读书很慢,一个月看这本书,甚至两个月读完一本书,是常有的事。为何如此?因为我不会一目十行。要说会也会,以前考试的时候,阅读作文都只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和终结。

为何如此?凤头猪肚豹尾的一般写作者的常规操作而已。把最好的料子放在开头,引人注目。中间填充材料,让人觉得知识渊博,内容丰富。最后画龙点睛,进行总结和升华,让人心有所悟。这种读法,速度极快,却是浑沦吞枣不得全书精华,中间的逻辑链条容易断裂,导致知其所以然,却不知为何然,除了时间紧任务重的考试、批阅、无聊的文字,我不喜欢采用这种阅读方式,太过乏味,且对写作者没有必要的尊重。

我读书,只为自己喜欢。一不拼速度,二不比数量,重要的是,细嚼慢咽,心有所获。记得以前读大学时,图书馆总是循环播放当天当月当年的师生借阅量,有位大神一天大概读五本书,一月一百六十多,一年将近一千五百本,要不是放寒暑假,估计他要读两千本出头了。看到这个数量,我是瞠目结舌,虽然借阅图书馆的书不要钱,可是你一天读五本书这也太夸张了,你是不上课,不实践,不做实验,不出和朋友玩,不去休闲?难道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睡觉都在读书?或者,只是为了打卡,今天抱三四十本,随便翻翻,周末又还回去,就为了刷个数据?无论哪种情况,我觉得都没有必要嘛。

读书是为了获得前人的智慧,让自己少走弯路。像这种只会读书,耽误生活,又是何必呢。或者只是为了刷数据,让自己看上去很努力,根本没有必要嘛。你真努力,还是假努力,一毕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究竟肚子里有没有货,一试便知,何必搞这种自我欺骗呢?

读书,我追求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别人读的再多再快,我也不焦虑。他快让他快去,明月照大江罢了,做好自己才是本分。

阅读,最怕赶时间和求数量。要快我也会,可是看完,除了这本求自己看过,里面的内容什么都没有。要刷数量,我也会,可是除了骗骗自己,你瞧,我有多努力,实际根本没多大用。毕竟,读书是和前人的思想在进行交流,你不投入灵魂,如何感知别人的心跳?你不进行思想,如何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得感悟和提升呢?

读书不是吃快餐,随便整整都能或多或少获得营养,没有那种好事。想要吸收,非得细嚼慢咽字斟句酌不可。不把自己代入其中,想像自己就是那个人,逢着那种遭遇,进行相应的思考,你是不能通过读书来提升自身的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增加心灵的智慧的。

读书,需要慢一点儿,毕竟,你需要工作,需要照顾家庭,需要处理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每天能读二三十页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一个月能读一本书也不错了。

读书,是为了提供一个让自己更好地进行思考的角度,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稍微解决一点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注意,只是一点而不是全部。读书,让自己明白,事物有多重角度,告诉你,遇事别偏激,换个方向去看,坏事能变好,心灵更容易得到安宁,而不是一味的歇斯底里。这人遇到问题,总是往坏的方面想,除了把自己吓死,并无助了问题的解决。读书是为了告诉自己,理智、逻辑、概率、方法等的存在,让自己的理性思维战胜那些容易发脾气的感性行为。

读书,是长期的事,需要坚持。别人认为读书是受罪,我认为读书是享受。当然,别让我去看晶体化学,结构化学,人体生物学之类的大学书籍,那些我也看不懂,头疼。最近这两年看得多的还是历史书,特别是渤海小吏写的,深入浅出,行文幽默,金句迭出,非常适合现代人的阅读。

读书,我没有多大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如今的信息大洪水中获得一丁点儿自己需要的知识,就是想让自己专注于一本书心灵获得安宁,头脑增加智慧,更好的面对人生的风雨,增加未来获得美好的生活的能力和概率,如此而已。

回忆的时光

回忆的时光,迷糊而又惆怅

想到的,想不倒的,这一刻,纷纷上场

借着阴天的模样,附着温度的下降

那些心动的时光,那些烦恼的惆怅

随着窗外带着冷意的雨滴,轻落在心上

雨迟早是要下的,不管是江南,还是云南

可又有谁知道一场雨有多少种下法呢?

是悬在叶尖,是蹦进井里,是睡在瓦片

是栖在眉梢,还是落到心上?

就不知,落到你的,还是,我的心上

仿佛在冷天回忆时,我不知我的眉梢

是展思念,还是因怀念从前而难过无言

此时,一阵冷风从门缝里吹来

在现实的压迫下回忆中的音容笑貌都消散

站起身来,看着窗外,大雨滂沱的厉害

那些举伞匆忙来去的身影

只留下深浅不一的脚印

雨,一直下,击打的脚印

直至模糊不清,消失难寻

生命,是不是也这样:

在你走后,都会消失,不留半点痕迹

不管你已登场,还是未曾登场

不管你已辉煌,或是未曾辉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