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路上的“红楼”

 书柜茶室 2024-05-17 发布于上海

贵州路101号,现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这里原为老闸捕房旧址,这座看似普通的红楼里,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

老闸捕房设立于清咸丰十年(1860),是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一个分区捕房。民国十四年(1925)“五卅惨案”中,尹景伊、何秉彝等十三位爱国志士牺牲在原正门前。欧阳立安、殷夫等烈士牺牲前都曾关押在此。

1887年工部局将老闸捕房迁至此处。1888年8月1日开工,翌年12月13日竣工,耗银46000两。老闸捕房旧址有大门一座、审讯大楼一幢、牢房一幢。捕房大门坐西朝东,砖混结构,方形门洞,宽9米,高5.2米,水泥门柱。

现在的“红楼”,即原老闸捕房的审讯大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36平方米,建筑面积2541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原高三层,各层设罗马式券柱外廊,立面中央和左右端凸出,左端作弧形凸出楼梯间,装落地玻璃窗。

大楼中央入口设拱门,旁裝饰简洁的黑色柱式。大楼为红砖清水墙。牢房位于审讯大楼南部,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高二层,砖混结构。牢房墙体高而厚,内设监房和地牢,监房水泥地面南高北低,一角设蹲式便池。前部为通道,装铁栅栏门窗。

1949年以后该处改为培光中学,1985年改为上海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2006年更名为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现该校仍保留部分老闸捕房的建筑。1985年1月18日,由黄浦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