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优团饶守坤的三支队老5团红军血脉的传承

 春城春短春芳 2024-05-17 发布于吉林

新四军三支队5团是新四军组建伊始的八个团中的"优团", 1938年2月9日,闽北红军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3支队5团,下辖3个营。1940年8月,5团3营营部与8、9连及一个侦察排与桐城东乡抗日武装合编为三支队挺进团。皖南事变中,三支队5团损失殆尽,只有100多人成功突围(1个建制连另1个建制排),与三支队挺进团编入新四军7师。本期将专门详细介绍新四军三支队5团红军血脉的传承与沿革,现推文如下:

新四军优团饶守坤的三支队老5团红军血脉的传承

一,皖南事变中三支队基本损失的5团团部与1、2营及3营7连

1938年2月,闽北红军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5团,下辖三个营。1940年7月,5团3营挺进皖中与桐东游击大队合编为新四军三支队5团。1940年11月,3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直属三纵5团,下辖3个营,原6团3营与5团留下的7连合编为5团3营。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5团绝大部分损失,只有1个连与1个排成功突围,编入新四军7师19旅56团1营。

1,皖南事变突围成功的5团1营1个连改编的新四军7师19旅56团2连沿革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三支队5团1营1个连成功突围,1941年5月改编为新四军7师19旅56团1营2连,1941年9月改编为57团1营2连。1942年4月,57团2连主力2个排改编为含和独立团3连,1943年2月改编为7师独立团1营3连。1943年5月归还含和支队,1945年10月编入新四军7师21旅61团,1946年8月编入山东野战军7师20旅61团,同年11月编入华中野战军1师2旅6团,1947年2月编入华野四纵11师33团,1948年编入华野先遣支队9支队。建国后该连先后编入皖北警备14旅,步兵90师,1952年编入水利工程1师,1978年编入解放军基建工程兵63支队,1985年编入武警水电二总队,2009年后编入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2,皖南事变突围成功的5团1个排改编的新四军7师19旅56团3连沿革

新四军三支队5团1个排在皖南事变中成功突围,1941年3月与江北独立营一部合编为新四军7师19旅56团1营3连,1941年9月改编为57团1营3连。1943年2月改编为7师独立团3营7连。解放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华野7纵19师56团7连,1946年12月在第二次涟水战役中,7连全部损失,9连改编为7连。

新四军优团饶守坤的三支队老5团红军血脉的传承

二,新四军三支队5团3营营部、8连、9连与侦察排沿革

1938年2月,闽赣省委机关直属队、崇安、建阳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5团3营。同年8月,5团开赴皖南抗日前线。1940年8月,5团3营(欠7连)与一个侦察排及桐庐游击大队合编为新四军3支队挺进团,5团3营与侦察排合编挺进团3大队。皖南事变后,3支队挺进团改编为新四军7师挺进团,下辖2个营,3大队改为1营,2大队改为3营。

1942年2月,挺进团与桐西独立团合编为新四军7师58团,挺进团1、3营改编为58团1、2营。1943年2月,58团扩编为沿江支队,58团团部改编为沿江支队支队部(49年改编为25军73师师部),58团1营和2、3营各1个连改编为沿江支队独立大队,1943年12月,原三支队5团沿革的三个红军连分别改编为沿江团2营4、5、6连。1945年10月,沿江支队部改编为新四军7师19旅旅部,沿江团改编为7师21旅62团。1946年9月,62团1、2营与57团1营合编为山东野战军7师19旅57团。1947年3月转隶华野7纵20师为59团,1947年8月撤建,1营拆散补入58团,2营4、6连(红军连)改编为20师警卫营1、2连;5连(红军连)改编为60团5连(49年改编为74师222团5连,新时期改编为24军72师214团3连,红军连)。

1948年5月,华野7纵20师重建59团,20师警卫营1.2连改编为59团2连与9连,1949年2月,分别改编为25军74师221团2连与9连,新时期二个红军连分别改编为70师210团2连与9连。

新四军优团饶守坤的三支队老5团红军血脉的传承
新四军优团饶守坤的三支队老5团红军血脉的传承

头条号原创,禁止抄袭与洗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