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苑】四川扎实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

 方志四川 2024-05-17 发布于四川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四川扎实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 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四川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省级611项(798个子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5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62名;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公布为全国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认定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2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7个,23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88个项目入选四川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四川。四川非遗保护工作跨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提升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筑牢法制基础。在全国较早颁布实施《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印发《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阿坝、甘孜、凉山3个民族自治州相继颁布实施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绵阳、泸州、南充制定年画、白酒、地方戏剧专项条例,形成纵横到边的法制保护体系。

 强化统筹规划。编制《四川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四川省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着眼系统性保护做好谋篇布局。

 抓实重点工程。联合相关部门、市(州)人民政府先后制发《四川省传统工艺美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四川省传统工艺振兴实施计划》《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重点门类牵引保护工作,突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重要地位作用。

 完善管理制度。结合四川实际,出台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工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记录工作等管理办法,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健全保护传承体系,夯实保护基础提升实践能力

 建立调查记录体系。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建立黄河流域、成渝双城非遗调查机制,对重点非遗项目、非遗特色小镇(村寨)开展专项调查;推进传承人记录工程,在全国较早实施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并在全国率先制订记录工作管理办法,目前已记录206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财政投入4120万元;启动非遗大数据平台和省级非遗档案馆建设,出版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1—5卷,非遗记录保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优化名录体系。推动建设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核心、梯次衔接的四级名录体系,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和履约工作,10年开展3批次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实现省级非遗名录县(市、区)全覆盖;推动市县两级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四级名录体系初具规模。构建理论研究体系。成立高校非遗保护联盟,与高校联合设立非遗研究机构(基地)6个,每年面向高校、科研机构发布一批非遗科研课题,在成都国际非遗节设立非遗成都论坛,连续举办2届黄河源非遗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

 强化能力提升体系。在设立4个国家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院校基础上,在全国率先认定8个省级研培院校并启动首批4个研培班,加强职业院校非遗相关专业建设,将“师带徒”任务在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传承协议中加以明确并定量评估,每年组织一期非遗管理干部集训,组织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轮训,定期开展创意设计、新媒体宣传、网络营销等专题培训。

 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进系统性、整体性保护。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源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推动巴蜀非遗平台共建、信息共享、网络共创、人才共育。将非遗保护融入“一核五带”文旅发展布局,持续加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设立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实现全省主要文化形态全覆盖,扎实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非遗保护有机融入群众生活。

 创新与旅游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推出10条“非遗之旅”线路,认定171个非遗体验基地,推出非遗旅游地图,推动非遗进景区、进街区,打造竹艺村、年画村、明月村、川菜博物馆、桃坪羌寨等一批特色鲜明的非遗旅游目的地。将非遗与旅游融合全面纳入天府旅游名县、名品和“大草原”“大九寨”“大灌区”等文旅品牌建设。

 培育创新实践品牌。振兴传统工艺,推动传统工艺工作站市(州)全覆盖,建设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2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3个、完成建站签约3个。会同人社、乡村振兴部门出台具有“含金量”的政策推进非遗工坊建设,设立非遗工坊197家,认定省级非遗工坊50个,落实优秀非遗工坊奖补政策。启动“四川手作”品牌体系和“百城百艺”传统工艺品牌打造。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果展暨羌年庆典(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开展“天府旅游美食”推选心/供图)宣传活动,向全球发布809道美食名录,培育一地一品非遗美食地标。

 多渠道加快成果转化。连续举办3届四川非遗购物节,鼓励非遗传承人上网开展“云传承”,累计4.56亿人次参与,实现销售收入6.37亿元。“双11”期间在全省各地举办四川直播购物节和非遗线下集市。加强非遗知识产权研究和保护运用,举办授权展、川港合作对接会,搭建天府安逸买、四川非遗商城等网络平台。杨华珍等传承人与星巴克、爱马仕、劳力士等品牌开展授权合作,非遗价值得到体现。

 创新宣传手段方式,构筑非遗传承传播新高地

 打造国际文化交流新平台。举办7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累计135个国家(地区)和非政府组织的4000余名代表和国内4万多名代表参加,2000多万市民和游客现场参与,发布《成都宣言》《成都共识》《成都倡议》和《成都展望》。

 擦亮非遗传播新名片。振兴传统节庆,培育千龙千狮闹新春、百舟竞渡迎端午、万人赏月庆中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羌年等非遗传承传播活动品牌,打造黄河流域、成渝双城宣传活动品牌。开展四川非遗年度人物及保护实践优秀案例评选,网络投票吸引545万网友关注,近225万人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