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点中学的家长会

 懂心理人力孟总 2024-05-17 发布于山东

我今天的文章有三个会,

一个是家长会,

另一个是家长会,

还有一个也是家长会。

1

第一个家长会

第一个家长会,说点地理位置上远的。

网上看到一张题为人大附家长会的截图,于我心有戚戚焉。

以前和其他家长聊的时候,

我都说家长是单位里的后勤,

孩子是单位里的领导,背负着学业的KPI指标。

家长既然不能在指标上冲锋陷阵,

最好不要指手画脚,

而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而人大附的这张图,

用司机和副驾驶的比喻,

也是非常的恰当,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

学生是司机正在开车 而家长是副驾驶

1.切记不要抢方向盘,不然你行你上——说的是学习辅导

2.切记不要在旁边一直念叨开得不好,烦死了——说的是唠叨成绩

3.也不要把当年开拖拉机的经验反复说,现在开的是电车——说的过往陈旧经验

4.应该默默看导航,关注周边路况,快走错时提醒一下——说的整体发展,时间安排

5.已经走错了,赶紧说:“没关系,不就多绕几公里!”——说的名次差强人意

6.打开零食或者削水果的时候,递点吃的到嘴里——后勤工作要到位

7.特别讨厌副驾驶啥也不干睡大觉刷抖音的,开车都没动力——不能以身作则不说,还影响士气。

如果解读和您想的不一样,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2

第二个家长会

第二个家长会,说点时间跨度上远的。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的期中家长会。

(先来一张开会前被班主任钦点做的一个7分钟的班级风采展示)

科学选科、合理规划是校学部期中家长会解读的重点。

由于物化捆绑是24年高考的重点变化,所以学校重点强调了选科策略。

与以往相比,物化组合是重点,同时建议部分同学依托学校师资,关注政史地组合。

那么我个人觉得,

虽然大文组合有一定的专业选择弊端,

但毕竟分数是王道,看谁最后闪耀。

面对无数与数理化绝缘的艺术类考生,

站在分母之上方才体现田忌赛马的精髓。

而且,以上马对下马,

用赋分大潮推动加分前置,

不失为凤尾的有力选择。

在重点中学的家长会上,

不光可以了解到大家熟知的政策和数据,

而且可以看到连续三年以上的选科和成绩变化数据。

这对于我这个技术流的规划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一手数据。

而且,学校也给出了数学强则物理强的本校数据关联支持,

也从侧面建议了数学不强的孩子考虑文科选择。。。(因为数据敏感,就不公开了,有机会和家长们当面聊)

从其他渠道掌握的数据来看,

拿今年物化捆绑首年来说,

理科生(现在来看,物化捆绑基本约等于理科生了)高考时选择文科专业的,

估计会超过两成,

因为只有成绩好的理科生选择文科专业才能报上好志愿,

减少了高分考生的压力,

这对于中等理科生是一个利好。

另外,决策平衡单是进行选课决断的一个好工具。

做为一个技术流的学业规划师来说,

我平时也喜欢用数据加权重这个方法来评估一些不确定的事项。

级部主任讲完以后,

班主任则用更加细化的难度、信度、区分度、优秀率、及格率、均值、排名等指标分析班级整体成绩和优秀同学的成绩。

由于班主任徐洋老师就教物理,

因此班里的物理成绩非常好,

甚至超过了一个创新班。

但更让人惊奇的是班里的地理成绩整体排到了年级各班的前列。

不过很少同学选科的时候选地理,

仅有几个选地理的,

其中就包括了一直在班里考第一的同学,

也是让我很惊奇。

因为我一直的观点就是,

几门副科当中,

物理让我们理解客观世界,

化学让我们明白物质反应,

生物使我们清楚生物构造,

这些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过得游刃有余。

而地理,一旦涉及到人文地理层面,

就和政治、历史一样,

更多的掺入了主观判断,

看起来有那么一点点不太科学的样纸。

当然,对于保持第一的学霸来说,

选什么都不会阻挡人家下学期依然保持级部前列的优势。

(看到这张图,上学期优秀班级的家长们估计心里都会泛起一点小小的涟漪)

高考目标人人挑,

各个学生有尺标。

要想高考有亮眼成绩,

平时的考试也要时不时清点一下清北、C9、985和211的好苗子,长势旺不旺。

这个应该是各个重点高中阶段性考试的日常分析指标了。

3

第三个家长会

回顾完上面两场家长会,

第三个家长会就是,

上周刚开完的高一下学期期中家长会

让我们这个刚进入创新班的懵懂家长初识

“庭院深深深几许”、“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名次变化。

知道名次提升时刚有点的沾沾自喜,

却原来是因为同学们整体表现不佳。

但饶是如此,

依然掩盖不了班级英语平均130多分,

我们却在120多徘徊垫底的窘迫。。。

由于教室就在滕蔓围绕的长廊旁边,

有点蚊子是正常的,

有时去学校听高校宣讲结束得早,

就在旁边看孩子们下晚自习。

我以为的下课气氛活跃,

却原来是自习时稍显混乱的下课显性表征。

因为原来的班主任身体抱恙,

语文老师在担任班主任21年稍微歇了大半年之后,

又临危受命,扶小树苗之将倾。

通过调整座次,常规细化落实和弱势学科反思等种种举措,

就能看出来老师的管理经验很是丰富。

下面重点来了:

月考时班里第一第二就是级部前两名,

结果期中班级第一和年级第一差了15.5分,但名次却只隔了2名。

具体学科上看,

班里其他科目前十名差距在五六分左右,

但是数学,一举差了22分,

班一也因为9分的差距独占鳌头。

看到月考和期中整体名次分布,

让俺们这没见识过重点高中重点班级的家长,

真的感受到了群英荟萃的壮观。

上次月考班里大半站在了200之前,(这个通过内部位次换算公式可以比较清楚地知道省排名的大概位次)

虽然这次变成了小一半,

成了老班在家长会强调的退步重点,

但依然让我们这种上学期只见过几个同学靠前的家长咋舌。

而且两个创新班就能在期中考当中,

占到级部各种位次排名的小三成。

嗯嗯,优秀如斯,我们了然。

这张图为什么要在本文里展示出来?

虽然看着平平无奇,

和很多老师强调的优秀学生素质没有太多差别。

但因为是班主任写的,

开了两个小时的家长会,

我回来开家庭会议做了一个小时汇报的时候,

突发奇想,

让孩子用这张图进行了10分自陈量表打分。

结果可以用四个字母TENS表示6项素质的不同得分。

说明我和孩子的大部分认知是一致的,

也有他让我们惊喜和需要更深入理解的地方。

以及对标优秀学生我们应该提高的方面。

所以在这里也可以和中学生的家长们建议,

如果找不到办法和孩子交流,

或是不能精确判断某件事大家各自的认知的时候,

用用上面这个方法,

把各个因素大家分别用10分量表打分,

然后根据每个人给分的差异再做进一步的探讨。

至于家长会上班主任写的其他后期学习建议,

就不一一赘述了,

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是怎么建议的。

最后,家长会结束,

看着又是满墙的荣誉 奖状 锦旗,

心里不由得有一丝丝感慨,

能进入这样优秀的班级,

真的是不能辜负。

不管考好考孬,

都已经是过去时。

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学校,

凝心聚力,奋楫笃行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