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3种能力,才是老人最硬的底牌

 沧海一粟1951 2024-05-17 发布于江苏

人老了,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杜甫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字字心酸,描述出了物质生活的步履维艰。

孙道绚说:“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寥寥数句,展现出了精神世界的形孤影只。

岳飞说:“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只言片语,刻画出了内心层面的知己难求。

原来,老了以后才是生活闯关的开端。

固然如此,行至晚年,一面是未知风险的掩其不备,一面是身上底牌的不堪一击,无可奈何之下,股股悲凉与心酸涌上心头,不争气的泪水也在深夜与人后突袭。

想面对,却缺乏勇气;

想逃避,却无处可躲。

其实,晚年的命运,你规划的再全面没用,考虑的再周到也没用,该来的必然会来,要走的谁也留不住。个人能做的只有两样,一是增加底牌数量,二是提升每张底牌的硬度。

越越爸曾说过:“所有的不公,有底牌才有掀桌子的实力,底牌越硬气,行为越果断。”

那么,老人怎样才能熬过这样的日子而涅槃重生呢?

个人认为,只要具备了以下3种能力,生活自然幸福美满,修行必定柳暗花明。

01 走出舒适区的能力。

远离舒适区,给自己找一点麻烦。

稻盛和夫曾说:“人如果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全世界,但只要勇敢的跨出一步,世界就是你的家。”

一句话,简单却不平凡。

自古以来,人老了往往容易对舒适区存在一种执念,如安享晚年、天伦之乐等。就算现实截然相反,也宁愿自欺欺人,而不愿回归清醒。

在此,我们并不否定老人对舒适区的追寻,可一旦过于沉浸其中,那么:

晚年众多的不确定性,又岂能熟视无睹?

生活居安思危的能力,又岂能弃如敝履?

命运傲然不屈的意志,又岂能消耗殆尽?

这样的舒适区待久了,一旦风险附加己身,就会完全形成一副碾压之势,不仅毫无反击之力,还永无翻身之日。

在越越爸看来,如果老人对自己好与不好的现状皆持无谓态度,即使是夹缝求生,亦得过且过。那这样的舒适,既难以说服内心,又难以长久,终将在自欺不下去的时候,从根上彻底摧毁自己。

唯有走出舒适区,放弃晚年一切美好的幻想,虽会平添些许烦恼,却也是立足现实的清醒。

心理学的花盆效应就告诫我们:“所有舒适的圈子里,从来都没有舒适可言,如果走不出去,被困住脚步,早晚必被其吞噬。”

所以,老了以后,与其在舒适区里坐以待毙,不如果断跳出去,远离被桎梏的圈子。在反思中未雨绸缪,在改变中逐渐成长,这样的底牌才更有硬气。

02 放下依赖区的能力。

依赖太强,内心必然难以自律和自立。

莫言曾说:“躺床上好好想想,一辈子能相信谁,又能依赖谁,一路走来,行囊里装满了酸甜苦辣,当有一天尝尽了社会的无情,金钱的压力,情感的不堪,你终会明白,别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把伞。”

说的直白,却也是现实。

老了以后,物质保障和情感关系成为生活中的两大核心,无论是哪一个,我们都无比渴求能有所依赖,希望他人能为自己提供支撑。

而依赖的对象,既包括了儿女、伴侣,甚至还囊括了身边的亲友。

可从现实来看,能过度依赖的又有谁呢?

儿女依赖久了,矛盾重重;

伴侣依赖久了,是非不断;

亲友依赖久了,背信弃义。

说到底,人老了能依赖的只有自己,如果把自身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外界,就必然会失去独立的生存条件与人格尊严。

在越越爸看来,老了以后首先要放下依赖的幻想,卸下所有传统执念的束缚。当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独立,身上才有更多的底牌,活着才更有底气。

苏格拉底就曾说过一句名言:“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不怕树枝断裂,因为它依赖的从来不是树枝,而是翅膀。”

所以,老了以后,与其在依赖区痴心妄想,不如决然放下,找到自己。切记,靠自己才是任何时代永不过时的主题。

03 进入学习区的能力。

生活原本很沉闷,但学习起来就自然神清气爽。

董宇辉说过这样一句话:

“无论什么时候,充实自我和永不止学,才是人生正道,再多财富都有消亡的危机,但头脑里的内涵,骨子里的底蕴,永远不会背叛你。”

人老了,应不应该学习呢?

我想用一句名言来回答,那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部分老人已有的观念里,老了以后的学习是没用的,毕竟:

幼年时,是为了完成学业;

青年时,是为了塑造三观;

中年时,是为了养家糊口。

而老了再学习,看似一无是处,反而让生活不轻松。殊不知,这样的理念将自己拖入了另外一个陷阱,即路越走越窄,认知越来越滞后,终成时代的弃儿。

不要质疑这个结论,否则活得再忙忙碌碌,也不过是浑浑噩噩而已。

老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摆脱孤独的纠缠,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心境,让智慧积累并沉淀下来,从而实现身心全面升华。

在越越爸看来,进入学习状态的老人,对生活状态的改善虽不是立竿见影,但在整个过程中,眼界和世界将会更加宽阔。不拘泥于鸡飞狗跳,不沉浸在芝麻绿豆,生活自然一片光明。

曾听过一句话:“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因为现实会替生活对你教学。”

所以,老了以后,对学习的认知别那么狭窄,与其终日浑浑噩噩的状态,不如立即着手学习,让自己活得更通透。别把衰老当作借口,别把惰性思维当成挡箭牌,用痛醒的方式来促进认知成长,终有一天可能会悔之晚矣。

04 我想说的是

越越爸曾说过:“所有不愿妥协的人,身上都有更多的底牌,而动辄依仗发脾气来解决问题,往往反映出自身的虚弱与不堪一击。”

晚年的底牌很多,包括金钱,包括健康,也包括了房屋。但是,再多的金钱买不到认知提升,再健康的身体谁也不能保证,再多的房屋也可能遮不住风雨,终有一天你会明白,最硬气的底牌不在外界,而是向内看。

走出舒适区,生活需要老人更清醒;

放下依赖区,现实需要老人更独立;

走进学习区,认知需要老人更宽阔。

人到晚年,不了选择什么样的命运,但迎接的方式却可自己做主,积累更多的底牌,让每张都足够硬气,这是每个老人对晚年负责的最大体现。

看到这里,你觉得自己的底牌够硬气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