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桂枝干姜汤——痹证麻木,肾炎淋证,痰饮,老年尿闭

 北京润雨 2024-05-17 发布于辽宁

柴胡桂枝干姜汤——痹证麻木,肾炎淋证,痰饮,老年尿闭

黄元御医学研究 黄元御医学研究 2021-12-22 07:02

54外伤——胡希恕医案

刘某,男,39岁。初诊(196696日):背部被打伤,现拘急,左肢麻木。脉弦。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三剂。

二诊(1966910日):拘急、麻木均有所减,仍服上方三剂。

三诊(1966121日):再服上方。拘急、麻木均愈。

赵某,男。由于外伤,背拘急不舒,左肢麻木久治不愈。脉沉弦。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三剂知,六剂已。《胡希恕医论医案集悴

论:外伤诸症,用桂枝汤也行,桂枝通经,白芍行血。有瘀血而生瘀热的,又要用到大黄。

55痹证——胡希恕医案

初诊日期1965年4月28日:腰髋肩背酸痛两年多,常有胸闷、心悸、自汗、盗汗、眠差易醒、头晕、膝酸乏力,舌苔白,舌质暗,脉沉弦细。此病为血虚水盛,为厥阴太阴合病,证属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柴胡三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茯苓四钱,黄芩三钱,花粉四钱,生牡蛎五钱,干姜二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苍术四钱,泽泻五钱,炙甘草二钱。

结果:上药服六剂,胸闷心悸、乏力好转,上方加酸枣仁五钱,防己五钱,继服六剂,自汗盗汗睡眠好转。继续加减服用一月余,诸症已。《经方专家》

56半身麻木——胡希恕医案

吴某,女,成年人。1967年8月:右半身麻木不仁,头痛,胸痛,胸满憋气,腰痛,噫气,口咽干,经年不先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加吴茱萸。服药后症减。

后与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加生石膏、苦桔梗。症除。

编者按:胡希恕先生在讲座中也谈及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愈脑栓塞后遗症一案,可见此合方在中风病中亦可适证选用。《胡希恕医论医案集悴》

57肩颈痛——有持桂里医案(日本)

某高僧,病证多端,其最痛苦者,乃肩背强痛,每日令小僧按摩,或用金槌与铁尺叩击之。如此已2-3年,其间虽采用服药、刺络、艾灸等法,但寸效皆无。此乃柴胡姜桂汤证也,按此证治之,仅6~7日,诸证去之大半,肩背强痛亦自然而愈。高僧大喜,赠绢物以感谢。(有持桂里《方舆觀》)《汉方临床应用解说》

58邪热水饮——浅田宗伯医案

一妇人外感不解,日日恶寒,发热有定时,状如类症,汗出不止。众医治之月余,或以为风劳,或以为血热,纷无定论。予诊之日:脉沉弦,且心下微结,恐有蓄饮动悸,此为邪热水饮并郁之证。乃与柴胡桂姜汤加鳖甲、茯苓;又以时时气郁干呕,兼用三黄泻心汤,加香附、槟榔、红花为泡剂。服之二三日,诸证减半,不数旬而痊愈。(《浅田宗伯医案》)《经方研习》

59水饮证

患者,女,73岁。发病40余日,昼日恶寒肢冷,自觉如处冷水之中,晚间则但热不寒,口渴思饮,上半身出汗而下半身无汗,伴右胁隐痛、心烦、恶心等。辨证为少阳不和,水饮内停,治以柴胡20克,桂枝、干姜各5克,黄芩、太子参各10克,天花粉、牡蛎各15克,制半夏、甘草各6克,服药2剂,遍体汗出,证情缓解,原方柴胡改为10克,续服2剂,诸症告平。(《江苏中医杂志》(5):35,1984)《聂氏伤寒学》

60肾炎——胡希恕医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姚某,男,23岁,病案号183376;初诊日期1965年12月11日。自今年5月发现肾小球肾炎,用维生素、氯化奎林、考的松等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现症仍浮肿,腰酸痛,乏力,稍劳则气短,纳差,头晕,口干思饮,小便少黄,舌苔白腻,脉沉细滑。尿比重1.020,尿蛋白(t),管型2~3,红细胞15~20,白细胞1~3.处方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柴胡12g,桂枝9g,黄芩9g,花粉12g,生牡蛎15g,干姜6g,当归9g,白芍3g,苍术9g,川芎9g,泽泻9g,茯苓9g,炙甘草6g。

结果,上药服六剂,腰痛、乏力好转,仍浮肿、纳差、小便少,近两日头晕,恶心,汗出恶风明显,予防已黄芪汤合木防已汤:生黄芪12g,桂枝9g,茯苓9g木防己9g,党参9g,生姜9g,生石膏45g,苍术9g,炙甘草6g,服六剂后小便正常。

61小便不利——陈津生医案

张某某,女,24岁,1985年1月25日就诊。西医诊为泌尿系感染,经抗菌治疗,以及服用清利湿热之中药汤剂一月有余,现仍小便不利,频数而微痛,微有寒热,心悸时作,大便清软,纳呆,舌质略红,有散在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拟用柴胡桂姜汤加味:柴胡2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牡蛎25克,花粉10克,黄芩10克,炙草6克,五味子10克,乌药10克。3剂。

服毕,尿通畅,寒热、心悸均止,大便亦成形。[内蒙古中医药1989,(2):28]

按语:柴胡桂枝干姜汤具有利尿、通淋作用,据报道,可用于伴有寒热的泌尿系感染、肾炎、老年尿闭等证。《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62前列腺炎——冯世纶医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案

张某,男,36岁。2007年7月21日初诊:患慢性前列腺炎多年,四处求医反复不愈。自诉小腹部疼痛连及睾丸,伴早泄,腰部及左膝困痛,下身畏凉,每日夜尿3次左右,大便溏薄。素有胃部冷痛,畏风,耳鸣,小便灼热,口干略苦。近日晨起喉中有黄痰,舌淡胖,苔黄厚腻,脉弦细数。辨证属邪郁半表半里,寒饮内停,血虚水盛。治以和解半表半里、温化寒饮、活血利水为法,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味。处方:柴胡12g,黄芩10g,花粉12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桂枝10g,干姜6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6g,茯苓12g,泽泻12g,炙甘草6g,车前子15g(包),小茴香10g

二诊:5剂,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腰部困痛、小腹胀痛减轻,口干苦、小便灼热感基本消失,夜尿1-2次,喉中仍有痰。继服上方加减治疗1月余,诸症消失。

原按;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复杂,治疗时必须辨证施治,方与证应,方可取效。冯师主张辨证施方,而不囿于固定方,一味地补肾壮阳或益肾填精。本例患者的方证关键在于肢体冷痛,口干或苦,心下微结,表现为上热下寒,寒多热少之征,符合柴胡桂枝汤方证的邪郁半表半里偏寒的特点;另所表现的耳鸣、腹痛拘急、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淡胖,脉细为血虚水盛之征,合当归芍药散证,故以补血活血利水法,方证对应,故收捷效。摘自:赵厚睿,冯世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湖北中医杂志,2009,(1):24.《经方治验泌尿疾病》

63淋证——李石青医案

陈某某,女,26岁。1985年5月10日初诊:患者因恶寒发热(39.2℃C)、腰痛腹痛、尿频急痛2天来本院急诊。小便常规:蛋白(-),脓细胞(+++),红细胞02个/HP。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ml。诊为“急性肾盂肾炎”而留观治疗。经用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及中药清利通淋剂治疗3天,症情缓解而出院。刻下仍有低热(37.3℃C)怕风,小便频数短少,稍有涩痛,溺时少腹胀急,伴有头昏,疲乏,心悸烦躁,口干苦,寐欠安,盗汗,记忆力减退,舌苔薄质偏淡,脉细弦稍数。李师诊为心脾气虚,少阳不和,水气内蓄,决渎不利,方取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处方:柴胡6g,桂枝4g,干姜3g,黄芩10g,花粉10g,牡蛎12g(先煎),龙骨12g(先煎),甘草3g,茯苓神各10g,炒川棟子10g,泽泻10g,车前草12g。5剂。

6月15日二诊:服药5剂,热尽退,小溲利,心悸、盗汗亦减,原方去川棟,加太子参12g,当归8g,朱灯心3g,酸枣仁10g,5剂。

6月22日三诊:药后诸症悉除,化验小便已转阴。后改用归脾丸善后巩固。

原按:邪势弥漫,三焦受之,故上中下皆病,三焦壅滞,决渎失职,故小便不利,心脾气虚,饮停阳郁,则见头昏疲乏,心悸、烦躁、盗汗、舌淡,记忆力减退等,邪在少阳,非和不解,饮停阳郁,非温不化,故取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通阳化饮,加茯苓、茯神以健脾宁神,通利小便,龙骨“收敛之中仍有开通乏力”(张锡纯),合牡蛎镇怯而止烦惊,方中蕴桂枝甘草汤、甘草干姜汤,又伍以太子参、当归、枣仁,以益心脾安心神,入泽泻、车前草以增清利之力,因心脾气虚为本,故以归脾丸善后,诸药合用,表里齐走,补泻兼施,通涩并用,辨证用药,丝丝入扣,药中的矢,故获痊愈。摘自:史锁芳,李石青应用柴胡桂枝姜汤的经验.中医学院学报,1989,(1):24.《经方治验泌尿疾病》

图片

64寒热小便不利

王某,1955年8月19日初诊。病已6日,曾在市某医院看过,服阿司匹林及抗菌素、磺胺药等。现往来寒热,口苦,咽干,心烦,胸胁苦满,上腹揉按有水声,小便不利。舌质淡红、苔白滑,脉象弦细。

综合脉症,符合少阳经病、复兼水饮内停之证。拟和解少阳,兼治水饮。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出入。柴胡9克黄芩9克桂枝6克干姜4.5克茯苓9克陈皮6克 泽泻6克粉甘草3克。

21日二诊:服药2帖后,寒热已解,胸胁苦满及停饮症状消失,小便通畅。惟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改予调理脾胃剂善后。《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65老人尿闭

某老人患尿闭证。一医虽频用八味丸料,然点滴不通。经数日,病人苦极,求治于余。余即用柴胡姜桂汤加吴茱萸、茯苓得以顿愈。《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论: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是涂新华老师讲一个某老人尿闭不通,一把脉,脉见弦,就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愈的。也好像是柴胡桂枝汤。(应是四逆散的病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