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诗 2097】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肖保存 2024-05-17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图片

图片

望海楼晚景五首·其五

宋·苏轼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益昌学圃

【注  释】

望海楼:又名望潮楼,在杭州凤凰山上,位中和堂北。唐武德七年(624) 置,高十八丈。下临钱塘江,远望杭州湾。

沙河:当时杭州城内的盐桥运河,又名大河,贯穿古临安城南北,即京杭大运河杭州府水段。

角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常借指归隐。

欹侧:倾斜,歪斜,有容貌憔悴之意。

益昌学圃

【背  景】

苏轼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造诣颇深。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笔力雄健,构思新奇,全面地反映了时代生活。存世诗作约二千七百多首,大致可分为:政治讽喻诗、景物诗、题画咏物诗、理趣诗。

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守父丧终,回朝任职,正值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对改革的看法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重大分歧,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触怒了王安石,受到排挤打击。苏轼自感难以容于新党,请求外调,熙宁四年(1071年)被任命为杭州通判。

苏轼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人之一,与杭州渊源身后,是北宋时期的“杭州老市长”,先后两次到杭州任职。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宁四年到熙宁七年(1071-1074年),任杭州通判(副市长),第二次是宋哲宗元祐四年到元祐六年(1089-1091年),任杭州知州(市长)。

两次到杭州任职,都是与执政者不合,自请外放,而第一次更加无奈、悲愤。按苏轼的资历,到地方任职应该是一把手,结果只安排一个副职。心存委屈,空闲时间也较多,所以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写了大量诗词。

北宋时,凤凰山顶有阅礼堂(北宋仁宗至和三年改为中和堂)、望海楼,北宋诸多文化名人在此留有佳作。熙宁五年(1072)夏天,苏轼被安排担任贡举考试监试官,贡试试院在中和堂。他在给范梦得的信中说:“某旬日来,被差本州监试,得闲二十余日。日在中和堂、望海楼闲坐,渐觉快适,有诗数首寄去,以发一笑。”(《答范梦得书》)

凤凰山濒临钱塘江,可以观潮。在任监考官期间,轻松愉悦。晚间,苏轼到凤凰山上的望海楼观潮赏景,写下了五首诗,从各种不同角度,再现优美景观,诗意盎然。今天分享其中的第五首。

益昌学圃

图片

【赏  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沙河上灯火通明,鼓乐喧闹,人们欢声笑语的场景。诗人居高临下,以独特视角和细腻笔触,将运河两岸的热闹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句“沙河灯火照山红”,沙河上灯火辉煌,夜幕下,远处的山峦被灯光渲染得如梦如幻。

次句“歌鼓喧呼笑语中”,以动写静,通过描述欢歌笑语和喧闹的鼓声,反衬夜晚的宁静祥和。读之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人们的欢快和喜悦。

从前两句诗可以看出,在苏轼那个年代,大运河杭州段非常繁华。据文献记载,沙河一带居民密集,夜间灯火繁多。宋朝的杭州城内运河两岸逐步繁荣兴旺,市民纷纷在此兴建居所,也使运河日益隘化。为了防止沿岸人户继续侵占河道,苏轼建议对纤道进行立法保护。这一建议得到皇帝恩准,开始实施,在当时有效遏制了市民的侵占之

后两句“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攲侧鬓如蓬”,抒发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对壮志未酬的感慨。诗人触景生情,扪心自问,曾经的少年心思在哪里,反观自己,方巾斜在一旁以致头发散乱。

经历过变法风波,被迫外放任职,此情此景,苏轼想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通读五首组诗(见最后的拓展部分),会感受到诗人更清晰的思想脉络。人到中年,正值事业有成的年纪,如上涨的“涛头”。但世事难料,难有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横风吹雨”。随着年龄渐增,经历丰富了,开始相信难以捉摸的命运,常以“拜月”求得心灵安静。同时,心中却常怀“少年心”,老骥伏枥的壮心依然涌动。

少年时光,是人一生最难以忘怀的时光。少年心,最为赤诚,最为纯粹,人生最难的,也是常怀少年心性。少年心,介于懵懂无知和世故老练之间,知世故而不世故,这是最理想也最难保持的人生状态。

苏轼的豁达人生,始终是人们追逐的梦想。在他的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出生活的智慧,笑对坎坷的云淡风轻。“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即使已不再年少,那又如何,依然一副少年模样。人生实难少年,少年的心态却可以常在。

益昌学圃

图片

【作  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益昌学圃

图片

南宋李嵩《月夜看潮图》,上有杨皇后所题苏轼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拓  展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大运河是历代诗人寻迹江南的重要文化水脉,用大量诗篇勾勒了江南古韵。最早描绘大运河杭州段的诗歌文化,可以上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家非常熟悉的越王勾践、美女施等故事,都与运河密切相关。

运河诗路在唐宋时期最繁盛,唐宋诗歌与大运河杭州段的历史,一直互相映衬,代表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杨万里等。

苏轼《望海楼五首》的其余四首分享如下,各有特色:其一,写钱塘潮之壮美;其二,写风狂雨骤之后海色天光;其三,写渡口,望塔寺,闻钟声;其四,闻玉笙之哀怨。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益昌学圃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