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解“千古第一阳谋”金刀计:当你被算计时,如何自保

 依薷书坊 2024-05-17 发布于福建

公元370年,刚刚归顺前秦的慕容垂收到一封战场上的来信,信中提到:
“你儿子已经叛变逃亡燕地了,你我相识一场,我劝你也赶紧离开。否则,一旦被秦王获悉,你可能会有灭族之祸。”——王猛。
一时间,慕容垂的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念头,其中呼声最大那个是——赶紧跑。
但这位鲜卑战神明显是点错了技能树,打仗顶呱呱、跑路是个渣。自出长安向东南,刚到蓝田就被逮,一顿五花大绑,押回长安,等候发落吧。
如果说去年叛逃燕国是因为排挤受害,为求自保,问心无愧。可这回,一年之内,梅开二度,实在是有点抹不开面儿了——好歹老子也是战神,战场上都不曾这样逃跑过。

01

战神叛逃

姓名:慕容垂,曾用名:慕容霸。前燕开国君主的第五子。
出生年:公元326年,也就是司马懿的曾孙子逃到江南建东晋后的第9年。
民族:鲜卑。
出生地:今天的辽宁省义县。

图片

这位东北纯爷们,史载骁勇善战、勇猛过人。据不完全记载:
13岁,随父出征,攻打宇文部,勇冠三军。
16岁,攻高句丽,高句丽王逃走。
18岁,作为夜战奇兵,大破宇文逸豆归,致宇文氏散亡,获封都乡侯。
19岁,作为平狄将军,拒后赵军队,后赵军不敢进犯。
24岁,趁后赵石虎驾崩,伐赵夺城。
26岁,出兵攻绎幕,敌人举城投降。
28岁,封吴王,镇守东北。
31岁,出击塞北,大败敕勒,俘斩10万,北境安宁。
可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越厉害、处境往往越危险。古代帝王家,投胎是门学问,作为五皇子,你晚出来那么几年,最好的东西就没你的份儿了,安静地做一个人畜无害的小白兔才不招人烦。如今,你功高震主,太子哥哥只会忌惮你,憋着劲地弄你。
28岁,马失前蹄摔断牙,已经称帝的哥哥觉得你这名字太霸气,不合适,改个名儿吧。小霸啊,你看看你,缺了个大牙,就叫慕容缺吧。缺,古代写为“垂夬”,去掉偏旁,就叫慕容垂也能接受。好吧,哥哥说了算,改名,我没有谋反之心。
32岁,皇后大嫂看慕容垂老婆段氏不顺眼,皇帝哥哥就把他老婆抓进大牢,严刑拷打,一命呜呼。临了,还要结成妯娌,弟不可一日无妻,皇后刚好有个妹妹,给你换个老婆。
34岁,皇上哥哥没弄死慕容垂,自己先驾崩了,大侄子继位。
43岁,东晋大司马桓温来势汹汹,打得前燕想迁都,慕容垂自告奋勇,领兵迎击,终于打败晋军。
军功太大了,往往不是什么好事,还往往容易遭到上峰的嫉恨。对于此时的皇叔慕容垂,已经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护国战争结束了,慕容垂觉得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小伙伴们都辛苦了,自己作为项目经理,不能亏待手下人,给下属争取点项目奖金、要点封赏合情合理。
可是,功劳簿送上去,上面人就俩字——不批!
慕容垂气不过,干活时把人往死了造,事成了该赏时却一分也见不到,你要这样,我这队伍以后不好带。
“不好带?那就别带了!”,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如今的当朝太后正是当年的杀妻仇人。太后联合起她的党羽就要干掉慕容垂。
这时候,慕容垂的侄子(四哥的儿子,非皇帝)、舅舅义愤填膺地劝进道——既然如此,要不就反了吧。
慕容垂此刻威望高,军功大,要是跟后世的李二、朱棣一样,心一横,多半可以成事。
可是慕容垂展现了他大局观的一面——实在不忍骨肉相残,如果罅隙不能弥合,那还是我走吧,绝不使家国蒙乱。
不反不等于坐以待毙,当危机来临,即使没有勇气直接硬碰硬,也要早做打算。就跟今天有些乌烟瘴气的企业一样,核心合伙人不对付,自己又不忍心夺权,那还是早点抽身的好。这个摊子摊上这么个领头人,早晚玩完,早走早脱身,与船同沉不该是你的责任与荣耀。
于是,慕容垂计划借打猎为由,跑回故都龙城。不料,逃跑的路上,幼子慕容麟出卖,事情败露,朝堂之上,大臣立马谗言,言之刀刀,你那大侄子皇帝的追杀令来喽。
敌人已出手,岂能坐以待毙?慕容垂长子慕容令再次劝老爹造反——领导不当人,那就来票大的,自己当领导呢?
慕容垂深思熟虑道——按你的来,事成了固然是好,事败了可就不好了。不如改道,往西跑,这是万全之策。
慕容垂斩杀津口小吏,折回洛阳,带上家眷(没带上自己的新老婆,即皇后的妹妹)一路向西,投奔敌国而去。
就这样,在皇帝的追杀令前,慕容垂拖家带口,依然顺利逃跑。不得不说,莫容垂在前燕颇得人心,沿路关卡守将存心放人啊。

02

寄人篱下

慕容垂这一跑,最高兴的当属前秦皇帝苻坚了。本来还想打你燕国,忌惮你慕容垂的威名,结果你自己跑过来说要跟我组队,像极了库里得了杜兰特,好不快活啊。
苻坚高兴坏了,跑到郊外,亲自迎接。苻坚对慕容垂一见倾心(该成语就诞生在这俩大老爷们的会晤),拉着慕容垂的手就不松开了,那家伙,可劲摇啊——你我联手,共定天下!将来你再衣锦还乡,依然可以在燕国尽人子的孝道啊。
慕容垂保持了一贯的谦虚谨慎——我就一降将,无罪已是万幸,实在不敢再奢望什么。
苻坚,大多数人对他还是淝水之战中那个败方暴君的刻板印象,殊不知这个人有一项非常了不起的特点——宽宏大度,任人唯贤!
敌国心腹大患投奔而来,绝不忌惮,用人不疑。对慕容垂一家厚礼相待,看他们的眼神都仿佛拉丝一般。
但苻坚手下的丞相王猛,却不这么看。他看慕容垂父子就像龙虎,绝不是可以驯服的人。现在只是时运不济,被排挤出国。如果他朝得势,必是蛟龙得雨水,绝非池中物。他力劝苻坚,防患未然,早日除去他们。
这位王猛,人如其名,是苻坚身边“功盖诸葛第一人”的存在。方便时间比照,以慕容垂的年龄纪年,看看王猛都干了些啥。

图片

慕容垂31岁时,王猛出谋划策,帮助苻坚行商汤周武之事,夺取前秦大位。没错,作为苻坚的天使投资人,在人家没当皇帝前就已入股,并呕心沥血、出谋划策,脑袋别裤腰带上,主导项目IPO,潜力股苻坚成功上市,这个皇帝赌成了。
33岁,王猛见苻坚同族的氐族贵族势力庞大,胡作非为,未来会严重干扰苻坚的皇帝事业。一番雷霆手段,将氐族显贵铲除干净,整顿官场,有罪必罚、有才必任。
40岁,王猛攻打东晋,抢万人而回。
41岁,王猛讨平羌族叛乱头目,破前凉国主。
42岁,苻坚的四个亲戚们一起造反,王猛前往讨伐,平定四公之乱。
43岁,东晋大司马桓温北伐攻打燕国,燕国找上门来,愿意割地求援。到此,慕容垂与王猛的时间线汇合。慕容垂在燕国不让迁都,表示让我干一把。王猛在秦国出谋划策,建议苻坚先救后取,先帮燕打退晋,再掉过头来打燕。
事成之后,燕国皇帝,慕容垂的好侄子,一边不给慕容垂的手下算业绩,一边又撕毁跟秦的合同不割地。
然后,慕容垂投奔苻坚,王猛准备伐燕。苻坚、王猛,双子星,升级为三巨头。
如前文所述,三巨头之一的王猛建议苻坚干掉慕容垂,苻坚再次展示了他的大度能容——我要广聚天下英豪,建不世之功,慕容垂刚来投奔我,我却干掉他,这让全天下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如何再吸引人才投我。
自己的建议被大领导否定了,一般人可能也就爱咋咋地了,国家是他的,皇帝他当着,他咋高兴就由着他来吧。
但是王猛不是一般人,苻坚、王猛君臣组合,后世很多人将其类比于“刘备诸葛”新版本,王猛也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我帮你苻坚扫平一切潜在的威胁,你不动手,那就让我来帮你,实惠你得,千古骂名我来担。

03

金刀计

初来乍到的慕容垂,深受领导苻坚的喜爱。这就跟现在的职场一样,一个空降的高管深受老板喜爱,但这个高管心里得明白两件事:
1.领导对你好,是因为你有用。
2.别奢望领导身边原来的那一套班子对你多友善,面子上大家可以和气,骨子里得随时提防来处不详的明枪暗箭。
空降的高管,应该压制住自己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冲动,先苟起来,夹紧尾巴做人。暗处里谁在憋着劲地搞你,身处一团迷雾当中,两眼一抹黑不得而知。
王猛蹲在暗处,看着慕容垂,准备好接招吧。
在之前秦燕联合打退东晋的战斗中,前燕毁约不割地,毫无契约精神。大秦是又出人马又出力,如今两手空空。对付这种不守合同的老赖,打官司没有用,只有打他才好使。而且燕国还把自己的战神给逼过来了,时候到了,办他。

图片

苻坚令王猛为帅,起兵伐燕。王猛义不容辞,不光要办燕国,也要办掉慕容垂。
王猛在出征之前,向苻坚要人,提议让慕容垂长子慕容令作为大军向导。理由合情合理:1.慕容家既然投降过来,是时候交投名状了。2.慕容令作为燕国人,对燕国情况熟悉,找个燕奸做带路党,对大军有利。
苻坚准许,慕容垂也没有理由反对,儿啊,你去吧。
王猛此时心思缜密地要求慕容令作为前军先行出发,三军未动,慕容令你先行开拔。至此,第一计得手,框来了慕容令,更重要的是就此切断父子之间的信息同步。
紧接着,王猛演技大发,影帝登场。大军出征前夜,王猛亲自拜访慕容垂,唱出好戏。
慕容垂摸不清其来意,但他毕竟是当朝大腕,岂敢怠慢,一来自己现在寄人篱下,不能得罪这样有影响力的本地大佬,二来自己儿子在他军中还需要劳烦他照顾。起身,迎客,贵宾请上座。
大晚上,俩大老爷们,喝着酒聊着天,一回生二回熟,兄弟干了这杯酒,你的难处我都懂。今夜别泪流,一杯愁几杯忧,酒逢知己最难求。
酒这玩意真是个好东西,古往今来,但凡要谈成事,还是酒桌上的这玩意最好使。一杯消疲惫,两杯降十岁,一瓶之后人精也变傀儡。为啥敬酒不喝的人招人恨了?我TM这边都降智成十岁小孩了,你还跟着清醒人似的,接下来我TM咋骗你?
随着一杯杯的哥俩好,千杯少,慕容垂酒劲上头。王猛也小脸通红,觉得时机已到,开始酒后认兄弟的环节。
王猛醉醺醺的真挚说到——酒逢知己千杯少,咱哥俩以后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可惜我明天就要带兵出征了,你有没有啥东西,让我以后晚上想起你的时候可以睹物思人?
看看,这像不像现代社会里,平时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一顿大酒之后,平易近人没架子,呼天喊地拜把子,你朦胧,我朦胧,我们刚好签合同。千年酒桌文化难以断绝,自有他的妙用,什么白酒已死,图样图森破。
慕容垂这边也醉着了,这个兄弟得认啊,这个兄弟不能糊弄啊,一般的东西拿不出手啊。慕容垂事先也没有任何准备,眼巴前只有随身的金刀拿得出手了,遂将金刀赠与王猛。
至此,王猛第二计得手,他顺利地得到了慕容垂的贴身信物。而且慕容令已经开拔,此时不知道他老爹已将金刀送给了旁人。

图片

王猛要来金刀,并不是要用来当凶器栽赃嫁祸慕容垂的,这样的手段太低劣,况且慕容垂完全可以辩解——都是王猛这老小子,喝酒骗走了我的金刀。到时候扳不倒慕容垂,反惹得一身骚。王猛一早就想好了,信物是用来对付慕容令的。
信物,一定要在自己人手上,才能推心置腹。谍战剧当中,地下党与线人之间的联络,一定要是线人自己拿着信物才好使。一旦信物跑到别人手上,地下党只会怀疑线人已被干掉,这是顺藤摸瓜端我来了。
所以此时,王猛还需要最关键的一环,那就是必须是慕容垂阵营中的自己人,带着这把金刀,去骗慕容令。
好巧不巧,慕容垂你的阵容并不是铁板一块,你的队伍里面有叛徒。从燕国逃到秦国,你的亲信金熙叛变了。王猛看到苻坚、慕容垂一见倾心的时候,也许就已经开始寻找这个鸡蛋的缝在哪儿了。
王猛命金熙带上金刀,向前线赶去,找到慕容令,传达一条假口信——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想着跑到秦国这儿来,只是迫于无奈才逃到这里。但目前看,秦国也不是能容身的地方。虽然苻坚看着对我们好,但也不知道他到底咋想的。还有王猛那老王八蛋憋着劲的想害咱们,此地不宜久留。我听说咱大燕看我们逃亡后已经后悔了,我现在已经在回去路上了,你也抓紧的吧。
王猛第三技使出,但并未立即得手。这位慕容公子脑袋清晰,没有立刻被信物、亲信忽悠,他认为老爹就算跑,也应该是往南跑向东晋,不可能再跑回燕国。慕容令想找金熙再问问,打消怀疑。
王猛也很谨慎,金熙既然是偷偷来送信,送完信自然就得赶紧开溜。他让金熙信送达之后,迅速逃跑,不多废话不露破绽。
慕容令现在是没办法了,一肚子的怀疑无法印证。安全起见,先跑为上。
至此,王猛第三技得手,儿子临阵投敌,老子自然百口莫辩。
王猛立刻上表,慕容令已逃。同时给慕容垂送信——你儿子都跑了,酒桌上兄弟一场,我现在是难过得合不拢嘴啊,劝你也赶紧跑吧。
慕容垂收到来信之后,一番思忖,一定会发现有些异常。儿子被拐跑,金刀又没了,亲信金熙又找不到,王猛你个臭不要脸的阴我。
史书并未记载,慕容垂是否知道金熙的叛变,如果王猛用计求稳,应该托人把金熙叛变的消息告诉慕容垂。这样慕容垂就不会再有任何念想——你带来的亲信反水说出“大实话”,你叛逃过来是潜伏,要杀苻坚的。如果这样,慕容垂就怎么也说不清了,苻坚再虚怀若谷,杀掉潜伏的敌特,也不损他的求贤若渴之名。
慕容垂,果断跑路。
至此,王猛第四计得手,慕容垂投靠是假,做贼心虚,已经开润跑路啦。

04

计策失败

王猛的金刀计,还缺最后一招,借刀杀人——执刀人苻坚改变主意,杀死慕容垂。

图片

但这位两晋南北朝时期可能功绩最巅峰的君主绝非好糊弄的人,他能坚守初心,以极大的定力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求贤若渴、用人不疑。他饶过了慕容垂——你是你,你儿子是你儿子。你儿子跑了,可能是思乡心切,情有可原,人各有志,不可强求。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你何至于惊惧至此啊?
至此王猛金刀计最后一计,失败。
王猛想借刀杀人,但执刀人没有落入王猛设的局里,要不说人家苻坚能当领导啊。苻坚比王猛强,面对王猛打过来的牌,苻坚可以说不。
而慕容垂在整个局里,虎落平阳,毫无还手之力,你弱你没的选,你做什么都是错,只能一步步按照王猛为他设定好的路线一步步走向深渊。如果不是摊上有个好领导一锤定音,换上胡亥、崇祯之流,早死上千回了。
人生在世,陷进很多,人心隔肚皮,最好的护身之法,始终只有一个——我比你强!我比你有优势!你打的牌,我可以说no
在分工越来越细的当下,全方面的强是妄想。保全自己的最好方法,是找到一个领域,扎下身子去深耕,在一个很细很细的领域里面力争成为前20%的人,并根据自己的天赋,日日精进,再去追求更高的造诣。在这个领域里面,让别人害不了你。
至于其他不擅长的领域,认清自己的偶尔收获只是新手大礼包而已,不要心存妄念,误以为是自己天赋异禀。里面一群狼,你弱他强,他们的招数,你抵挡不了,一旦涉足,就是待宰的羔羊。比如,谁谁谁跟你吹嘘有股票内幕的,哪哪又有能轻松赚钱的好项目的,看着比你强很多的人要拉你合伙的。
守好自己的基本盘,对于不熟悉的机会,错过也没关系,因为与其说是成事的机会,更大可能是将你推下悬崖的大坑。

05

人物结局

慕容垂44岁时,长子慕容令逃回燕国后被杀。同年,王猛率军灭慕容垂的祖国前燕。慕容垂建议诛杀燕国皇室,苻坚不从,收为已用。
49岁,王猛病死。
50岁,苻坚灭凉、并代,北方统一。
57岁,苻坚攻东晋,淝水之战大败。兵败后,苻坚投慕容垂,慕容垂身边人建议杀掉苻坚。慕容垂力排众议,救命之恩,不能恩将仇报,护送苻坚回长安。前秦国内曾被收降的胡人贵族们开始纷纷自立,保留亡国皇族的“柔仁邀名”开始反噬苻坚。
58岁,慕容垂离开前秦。
59岁,苻坚被底下将领杀害。
60岁,光复燕国,自立为帝,史称后燕。
至此,慕容垂流浪17年,并在60岁高龄时复国,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激励了后世的慕容子孙们,即使灭国几百年,还想着光复大燕,是吧,慕容复?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