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稀少而昂贵!和田玉神秘的“猫眼效应”,是如何影响玉石价格的?

 和玉大叔 2024-05-17 发布于新疆

最近这两年的和田玉市场,非常追求玉料的特别化,这与十几年前只追求白或者红/黑皮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反差,对和田玉来说,颜色终究是比较单一的,因此市场的发展方向,要么是金镶玉的“首饰化”,要么就是玉石肉质的“特殊化”,今天和玉大叔就分享特殊化方向的一个典型的案例,玉石的猫眼效果。有猫眼现象不仅在玉石中罕见,同时为玉石增添了一种非凡的魅力。独特的猫眼效应,究竟是如何产生并影响和田玉的价格的呢?

第一步当然是了解猫眼效应的成因。从科学上解释不复杂,它是由玉石内部一组纤维状或针管状包裹体(一般是很纯净的透闪石晶束)密集而平行的排列所致。当光线照射到这些排列有序的包裹体上,为了最大化体现出这种细腻的质感,搭配恰当的圆弧面打磨,便能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当我们把这样的料子恰好打磨成圆形,猫眼一般灵活生动的效果就出现了

上面的科学解释相对比较复杂,很明显,只有在人为刻意处理的前提下,才能出现干净的猫眼线效果,尤其是在在和田玉碧玉中,猫眼效应出现大多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品质越高的猫眼,其丝状内涵物越细密、越有序,配合准确的切工,最终展现出的猫眼效应就越清晰、越灵动。

天然形成的猫眼显然不会完全如人类的意,一块很大的料板上,只有少部分的玉石区域才有这种效果,而且因猫眼线分布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特别平直的线条,猫眼线也经常比较粗,因此价格的秘密在这光线的舞动之中。有幸打磨出活猫眼效应的和田玉,其价格远高于那些死猫眼的玉石。活猫眼视觉效果特别像高档宝石,不仅能随光线转动,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是自然与工艺完美结合的体现。

普通的猫眼线可能受制于比较宽,或者线路不平直,也有可能刚好猫眼线和玉石的肉质结构走向是交叉的,因此这样的料子都不能算干净,为了牟取暴利,人工合成的猫眼玉石在视觉上可能更具吸引力,价格低廉,在碧玉的鉴别中尤其要注意仿品。

这几年随着翡翠市场的火爆,俄料的菠菜绿、粉绿碧玉猫眼因其浓翠的色泽和高饱和度的颜色,备受追捧。别看猫眼碧玉经常可能也就是个戒面那么大,真的报一下价格和一串项链的价格可能相差无几。

虽然碧玉猫眼的价值非常的高,但市场中还有一些白玉甚至是藕粉、烟紫的猫眼效果,这类料子大多以青海料为主,其实更像冰底料,原理差不多,但青海料很难形成特别平直的猫眼肉区域,因此大多形成“微猫眼”效果,打磨成圆珠的时候看起来就有一种像夜明珠的质感,这种微猫的“冰底料”在这两年非常受市场欢迎,制作的珠串类玉件,在市场中价格已经开始逼近籽料。

猫眼固然是罕见的,好的猫眼料更是随着老料碧玉的消亡变得更加金贵,要不然青海料也不至于炒冰底料,对于猫眼料的未来,各位读者有怎样的想法呢?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