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 • 短篇专版(5) || 总第1972期

 作家新视野杂志 2024-05-17 发布于山西


散·文·天·地

【上榜作者】罗崇亮、徐福利

谷雨是个比喻

文/罗崇亮(河北)

关于谷雨,权威的解释是:谷雨是24节气之第六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又说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雨怎么能生百谷?太牵强)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应。

这个解释,不能令人满意。

其实,谷雨只是一个比喻,说的是五谷杂粮,像雨点那样均匀地播撒到地里,是为五谷如雨——谷雨。

高粱、玉米、黑豆、黄豆、扁豆、谷子、黍子、糜子、冬瓜、西瓜、甜瓜、丝瓜等等等等,凡是种子为颗粒状的植物,都在这个节气里下种。早了不行,温度太低发芽难,晚了也不行,秋后熟不透。一句话就是:五谷杂粮的种子像雨点一样均匀地播种的时节叫做谷雨。(强调均匀播撒)这样的解读,我想大家更易理解和接受。没见到立春之后的第二个节气就是雨水了吗!现在该是下“谷雨”的时候了。是为“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作者简介】罗崇亮,河北青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十七年,后从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任泊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合理化收入原则与思想政治工作》收录《中国社会科学文库》,1999年被录入《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2000年评聘为高级政工师。喜欢文学创作,出版《老罗儿歌一百首》。

母亲节怀里的情丝

文/而然(辽宁)

妈妈走得很早,在我九岁那年她就独自去了村北的黄土岗子建起了一新家。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的农村妇女。因为她是地主家的女儿,爸爸只是她家的一个扛活的长工。由于爸爸人品好,而且极能干活,一个人每天能完成一个半人的工作,人送绰号“个半人”,正因为如此,他博得了东家的赏识,故而妈妈才嫁给了他。

妈妈虽然不会做地里的活计,但做家务和针线活却闻名十里八村。她绣的花鸟栩栩如生,她做的菜饭胜过厨师,尤其是她的爱干净习惯,左邻右舍无不啧啧赞许。家里窗户是纸糊的,但灯窝(厨房和居室墙上边的小窗)的那块玻璃总是被她抹得铮明瓦亮。屋里的抹布从不混用,抹炕的一块,抹灶台的一块,抹桌子的一块……她不但把抹布分得很清,而且用完后,总是会用水把它们洗得干干净净。我们生产队里有一位有洁癖的队长,他谁家的东西都不吃,唯独妈妈炸的酱会使他常常前来讨要。

妈妈虽然没念过多少书,但她却深明大义,与邻里的关系处得非常融洽,而且她的目光很超前,无论是家里还是外边,有些大事小情的,都喜欢和她商议。她博闻强记,很会讲故事,记得某个夏天,有一次吃午饭,因为屋子里热,就把桌子放到了户外,我们的院子里住着四户人家,夏天吃饭都喜欢在户外吃,我常置小板凳子挨着妈妈坐。那天正赶上三户人家同时开饭,面对此情此景,妈妈竟想起了一个故事,于是边吃饭边给我们讲起了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大户人家,与一户穷人家毗邻,那位“大人”虽然有很多的钱,怎奈膝下荒凉,穷人家虽然很穷却儿孙满堂。那位“大人”非常喜欢炫富,有一次在夏日的早饭时,他把桌子放到了大门外,桌子上摆满了鸡鸭鱼肉,还用四个大元宝垫在了四个桌腿的下面,正好那个穷人也在吃早饭,也把桌子放到了门外,与那个“大人”恰好相对,穷人的桌腿没啥垫的,但他却很厌烦那位“大人”的张狂,于是他随便叫来了四个儿子,让他们跪在地上垫桌腿。太阳慢慢地移上了树梢,穷人拎起了小凳子,命令四个儿子爬向荫凉之处,然后继续吃饭,而“大人”的元宝却不是轮子呀,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屋子里。妈妈讲完这个故事后,意味深长地望着我们姊妹几个说:“钱不是万能的,钱办不到的事情人却能办得到,钱多不如人多啊!”

“一辈好媳妇,三辈好子孙”,母亲的伟大,不单是她们能生儿育女,更主要的是她们是后来人的启蒙老师。梁启超先生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母亲是国运的缔造者,是延续生命的桥梁,是民族传统的传递者……我们姊妹五人,正是在母亲的影响下,虽然都没能出人头地,但都没拖累社会和国家,我们用我们勤劳的双手构建成了五个非常健康的社会细胞,它们正在国家的肌体里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愿母亲的在天之灵能因此而欣慰!

值此母亲节之际,我谨以这篇小文聊祭我的母亲!并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们都能收到最衷心的感恩!谨愿母亲们都能恭守己任,不辱使命,用各自伟大的胸怀,为祖国和人类,抚育出更多的松柏与鲜花!

【作者简介】徐福利,笔名而然,生于1958年,辽宁海城人。曾服过役教过书,喜莳花草乐赏字画,尤爱文学。文字作品散见于省市级纸媒及多家微刊。


组织架构

首席顾问:谭五昌

顾      问:祁人  大  卫  唐成茂

            夏敏  毕福堂  灵岩放歌

            霍莹  张火炎  曾春根



主   办:作家 · 新视野杂志社

协   办:山西创奇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长:吴光德

副社长:吴  莉  孟宪梅

新媒体网络运营部:孟新龙

新闻中心:杜兰特

记者部:石秀萍  高雄健

市场部部长:

傑森(美国) 盧俊(香港)

广告发行部部长:翟換靈(香港)

宣传部部长:

(国际)鐘佩敏(美国)

(国内)马玉涛

新加坡发行组稿站站长:舒然(新加坡)



编辑出版:作家新视野编辑部

    辑:山雨歇

        编:陈勇

副  主  编:杨俊

编       辑:孟宪梅 吴莉 孟新龙

海外编辑部:

主编:韩舸友(美国洛杉矶)

连续性出版期刊号:ISSN 2709-8087

准印许可证号:京新印外准(2021)第0199号

作家·新视野官方网址:http://www.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1972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