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50%的双相被误诊为精分,鉴别要点来了!

 laoguor 2024-05-17 发布于河南

带家人去医院看病,有的医生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有的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作为家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到底哪个是对的呢?难道两个诊断是一种病吗?非常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办。


屏幕前的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呢?

事实上,69%的双相障碍患者被误诊为抑郁症(最常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是目前比较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有区别也有相似之处。




1、首次发病年龄




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初发病年龄往往在22岁以下,而双相障碍的初发病年龄大都在20岁以上。



2、发病因素




遗传因素是双相情感障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次为生物学因素,如神经内分泌、生物节律等,通常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或过度劳累造成。


而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发展性疾病,主要由遗传、大脑结构异常改变以及后天生活环境等共同激发。



3、发作间歇期



1) 双相情感障碍是周期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抑郁发作几周,会自行恢复正常情绪,过几周或几个月后再次发作。下次发作有可能仍是抑郁,也有可能是躁狂或轻躁狂 。如此循环发作,间隔时间也长短不一。


2)双相情感障碍是间歇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基本正常;而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多为发作进展或持续进展,缓解期常残留精神症状,社会功能不如发病前的状态。



4 、治疗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药物治疗主要是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片、拉莫三嗪片等,或进行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主要是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齐拉西酮、鲁拉西酮、帕利哌酮、阿立哌唑等,或接受物理治疗,如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等。



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相似之处




相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思维障碍为主要表现,双相障碍的核心是情绪障碍。但是,双相障碍的急性期可以出现几乎所有精神分裂症的常见表现,即精神病性症状。也就是说,幻觉、妄想双相患者也完全可能出现,甚至“首级症状”中的被动体验等也可见于少数患者,或者因为患者的表述被误认为存在。

有些躁狂发作急性期的患者,思维联想迅速,连高年资精神科医生也很难与精神分裂症“4A”症状中的联想障碍相鉴别。


理论上讲,双相障碍的原发症状为情绪问题,精神分裂症原发症状为思维症状。如果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在前,考虑是精神分裂症;如果情绪高涨或低落出现在前,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在后,那么考虑是双相障碍。

但是非常遗憾,患者尤其是急性期的患者,往往很难说清楚或者回忆清楚到底哪个在先。

另外,还有一些理论上的鉴别点,如精神病性症状与心境是否协调、妄想内容是否荒谬泛化等,更是只能适用于那部分典型患者。

加之有些患者对症状的描述并非十分准确,导致认症困难,诊断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有些患者从横断面来看,很难区分到底是精神分裂症还是双相障碍。



社会功能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和影响因素



根据克雷丕林的“二分法”,病程和结局的不同是区分两者的关键。加之一些患者横断面难以把握,病程和功能在鉴别中地位尤为重要。

如果病程是间断的,有明显间歇期,患者社会功能好,可以正常工作、生活,那么是双相障碍可能性大,反之亦然。但是,病程和社会功能影响因素很多,包括治疗效果、病前功能基础、环境因素的影响。



难以鉴别怎么办?



区分的关键,一个是排除影响因素客观评价病程和社会功能;二个是提炼症状,化繁为简,找出一个最突出、存在时间最长、最影响功能的症状,看这个症状归属于思维问题,还是情绪问题。 

另外,不同的精神疾病,只是大脑损伤的区域和严重程度不同。而大脑是复杂的,损害不是单一的,因此,有部分患者确实处于两种疾病的模糊地带,难以非黑即白地准确归类。

遇到这种患者,不一定非要追求明确的诊断。精神科的治疗仍处于对症用药的阶段。既然这部分患者既有精神病性症状,又有情绪问题,那么抗精神病药物和心境稳定剂或者抗抑郁剂,都是有必要的。

难以排除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往往提示大脑的损害程度和区域,与精神分裂症有相近之处,所以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有时跳出诊断,着眼于持续的治疗和功能的康复,反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裘知. 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的鉴别诊断--读者来信[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
[3]好心情互联网医院
[4]北京安定医院10病区主任、博士、副主任医师,董芳

转自:梅斯精神新前沿

图源:Pexels

说明:本账号内容仅为信息传递及知识普及之目的使用,不得取代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处方。内容仅用于学术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或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