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方子,健脾胃,去痰湿!

 道鑫_崭桐 2024-05-17 发布于广西

生活中,有很多中成药被大家伙所熟悉,它们的功效,很多人也能说出个一二,但若真正遇到问题,在浩瀚的中药世界里,还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比如,香砂六君丸。在药店的货架上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它有什么作用?能治疗哪些疾病?今天就为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香砂六君丸是香砂六君子汤的中成药,这个方子收录在宋代的官方医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个方子它其实包含了三个千古名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这四味药一起连用是大名鼎鼎的四君子汤;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半夏、陈皮组成六君子汤;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再加木香、砂仁组成香砂六君子汤。

那么,这个香砂六君丸到底是干什么的?它的作用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方面:第一,健脾胃;第二,去痰湿。

健脾胃靠谁?当然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了,千古补气健脾第一方啊。

化痰主要靠半夏,痰湿粘附在脏腑经络上,就像沾在碗筷上的油星一样,你用清水去洗是不容易洗掉的,但是如果往这水里滴两滴清洁剂进去,那些油星很容易就溶解了。半夏就像是清洁剂,一进到体内,就能让痰浊化开。

痰湿重的人一定不要忘了健脾,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一个是运化水谷,一个是运化水湿,脾虚,对水湿的运化能力就会随之降低,就容易生湿,湿气在身体里代谢不去,郁积的久了就变成了粘稠的痰。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去痰湿的汤方,这些汤方大部分都是寒凉的,喝久了容易损伤脾胃的阳气,从而加重湿气。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的加入等于是从根上切断了水湿的来源。

最后三味药,陈皮、砂仁和木香,陈皮不用多说,大家伙也知道,它是行气的,把这三味药放在一起,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一方面它们可以助脾行气;另一方面痰湿也会阻碍气机运行,所以还需要加些行气快气的药物。

什么样的病症适合用这个方子呢?

第一,胃胀腹胀。有的人一吃完饭就腹胀,尤其是晚饭过后,这是脾虚,不能运化,不能运化的食物堆在胃里,就感觉肚子胀鼓鼓的,像塞了个气球一样,很难受,到了晚上,太阳落山,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占据主导,对于脾胃阳气不足的人来说,就更容易有胀闷感。香砂六君丸它里面有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这四味药都是奔着脾胃去的,意在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

第二,嗳气。有的人吃完饭以后他不是腹胀,而是嗳气,就是感觉老有股气堵在那里,不得不频频打嗝。香砂六君丸里又有理气的陈皮、砂仁和木香,可以帮你把气理一理,顺一顺,让这些气啊不那么壅滞。

第三,腹泻。有的人很容易腹泻,稍微吃点儿凉的,肚子就受不了,或者刚吃完饭就要跑厕所,吃下肚的东西还没来得及消化、吸收就又排出来了,中医叫完谷不化,这也是脾胃虚弱。

香砂六君丸妙就妙在它有砂仁,砂仁是种子类药,药书上说,诸子皆降。就是说种子的药性是往下走的,往下走可以走到肾中去,所以砂仁还有纳气归田的作用,这是砂仁的独特之处,可以把其他几味药的药性归纳到肾中去,肾气一足,脾胃干活就更有动力了。打个比方,脾胃就像一口锅,当锅里面的温度不够,就没有办法把食物腐熟,营养还没来得及吸收就排出去了,而肾中的命门之火就好比锅底下的火,火在下面慢慢烧,该吸收的吸收,该排泄的排泄,就是这么个道理。

第四,没有食欲。脾气虚了以后,吃下肚的东西不能及时地消化吸收,囤积在胃里,形成积滞,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积食,所以看到好吃的饭菜才会没有胃口。香砂六君丸可以把因气虚导致的饮食积滞推出去,注意,这里一定有脾气虚的原因在里面,如果只是单纯吃多了导致消化不良,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第五,虚不受补。有的人身体很虚,这儿也虚,那儿也虚,但是一吃补药就上火,中医叫虚不受补。通常来讲,虚不受补是因为身体里的垃圾太多了,对现代人来说,最大的垃圾是什么?痰湿。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不仅吃的越来越好,而且越来越杂,食物如果不能被很好地吸收利用,就会变成一种负担,结合舌苔来看,当舌苔变得白厚腻,那就是已经有痰湿了,这个时候,在进补之前不妨先吃上一段时间的香砂六君丸,帮你把痰湿化掉的同时还能恢复一下脾胃功能,有了这个药作为开路先锋,再黏腻的补品都可以畅通无阻地消化吸收了。

温馨提示: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文中提到的中药方子,仅供学习交流。

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更多人看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