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新型商业模式为全球经济与贸易提供了哪些机遇?

 昵称71627124 2024-05-17 发布于北京

夜幕降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南区)的跨境电商企业仓库仍然灯火通明,仓库里成千上万的跨境电商出口商品按订单进行打包。办结海关手续后,货物很快将被运往机场,搭乘国际航班送到世界各地消费者手中。

这是中国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跨境电商作为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和商业新模式,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活力。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38万亿元,增长达15.6%;今年一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额5776亿元,增长9.6%。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地缘政治冲突多发、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保持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地位殊为不易。”商务部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俊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背后是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驱动,尤其是数字科技应用领域,涌现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在2022年达到21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36%。“这成为中国经济最具生命力和创新力的部分,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李俊说。

新兴商业模式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实惠


 
在秭归县华维电商物流园区内,工作人员进行直播销售。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带来了新产业、新模式,催生了商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给商业变革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创新的商业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经济、数字产业集群,包括数字贸易等在内的平台经济,如电子商务以及跨境电商等形式。”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兴商业模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平台化、线上化、智能化等特征。

在李俊看来,数字化商业模式可以理解为一种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无线通信等通信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将商务的流程、渠道、营销、运营等环节数字化的商业模式。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兴商业模式创新是中国经济活力和韧性的重要体现。

李俊指出,数字商业首先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使得商务活动不受地理区位限制,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易,实现市场和资源在更大范围的配置;其次,加速了商业信息和数据的共享与传播,使企业和消费者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各类商品和商务信息,做出更优的经营决策和消费决策;最后,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效率,降低了商务成本,减少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还有利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数字科技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下,中国的商业模式迎来数字化创新机遇,带动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刻改变了国内消费、流通、贸易模式以及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个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从国内商业看,近10多年来,国内商业数字化变革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数字商业新模式,在疫后经济复苏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线上展会、虚拟产业园、无人超市、无接触服务、线上办公、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接踵而来,数字经济和数字商业逆势增长,极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电子商务更是中国新兴数字商业的一大名片,以此为例可一窥中国新兴数字商业的活力与实力。”李俊分析道。

国际统计调查机构STATISTICA网站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子商务销售收入规模达9351.4亿美元,是全球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达15.42万亿元,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从国际商业看,数字化也深刻影响了当前全球的贸易模式,中国在这一进程中无疑走在前列,贸易数字化已成为推动中国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李俊说。

目前,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占整体出口的比重超过7%,依托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中国卖家通过亚马逊等国际电商平台走向世界,给全球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中国也涌现出了一批本土跨境电商平台,他们不仅是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渠道,也是世界各国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途径。另外,跨境电商还推动中国跨境数字支付、跨境物流运输、外贸大数据营销、人工智能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中国网民规模虽处世界第一,但跨境购物的消费者占比仅为39%,仍低于许多发达国家,未来增长潜力依然巨大。”李俊告诉记者。

科技创新正在贡献中国经济增长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进步成为一国前途之重。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在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受到国际社会关注。

世界经济论坛官方网站日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2023年席卷全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正在进一步推动中国公司在几乎所有领域加大数字技术的研发投入。中国企业正急于学习如何将包括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和数据分析在内的新的数字技术集成到他们的业务中。

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展示了最新技术和产品。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报道说,中国科技创新在“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文章说,在清洁技术领域,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汽车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是无可争议的世界领导者”,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中国能够“与西方并驾齐驱”。

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多位专家看来,综合上述领域,结合全球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趋势和我国自身发展优势,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以协作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为重点发展高端机器人产业、以量子云为突破口发展量子计算产业、以非同质化通证(NFT)为抓手发展元宇宙产业等均是我们研究和把握未来产业的方向重点。

“科技发展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相信未来5至10年内人工智能将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汇丰首届全球投资峰会期间,汇丰行政总裁祈耀年说。

中国在一系列新兴领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也得到多方认可,强劲的科技创新也正在贡献中国经济增长。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颖宇指出,去年中国国产创新药获批数创新高,中国制药企业达成的药品对外授权数量也有显著提升,出海取得新突破,业界乐见这一积极发展。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丁·埃伯哈德在谈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时指出,行业未来的重要突破在于降低成本以取得价格优势,而中国产品在性价比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拓展全球市场的前景可观。

为世界经济注入增长源


 
2023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3月在福州举行。

新商业模式创新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新兴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新质生产力,不仅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而且增加了收益。这些新兴的商业模式创新也正在推动我国的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跨境电商如火如荼。这将为世界各国在加强数字商务领域合作、稳定各国经济与贸易提供哪些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快速发展,特别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服务为核心、以数字订购与交付为主要特征的数字贸易正在蓬勃发展,作为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的新增长点,并带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整合优化,大幅降低贸易成本,为全球经济恢复增长注入新动能。”刘英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在刘英看来,我国新型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新机遇。一是催生了商务新模式。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商务活动领域的应用,创新了商务模式,全球的商业发展模式层出不穷,包括但不限于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这些创新的商业模式就是商务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不仅促进了全球商业的快速高效发展,而且作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二是紧密了商务新合作。作为万物互联的互联网,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加持下,让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地球村般无所不连,通过平台经济实现了平等、开放和互联互通。受人工智能的驱动,全球商业模式更是层出不穷,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更加密切,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无所不连,成为全球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三是增强了合作新空间。没有数字技术的支持,全球商业模式受限于区位、空间等各种限制,只能是局部的、部分国家的部分商业合作,而在数字技术支持下,国际贸易的商品可以更加丰富,国际贸易的范围可以更加广阔,国家贸易的国别可以更多,全球商业模式的创新开辟了商业空间。

“中国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正在给世界经济注入增长源和发动机,特别是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中国是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作为制造业占比接近30%、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1/3的大国,中国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更是给世界经济发展装上了新引擎,助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刘英说。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张利娟

责编:徐豪

编审:赵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