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子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阳光贝贝海清清 2024-05-17 发布于青海

​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子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中讲:“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人生在世,总是福祸相依,喜忧参半。

溺爱太深,会变成一种祸害;给予太多,反而是一种掠夺。

对一个人好,不是你以为好就是真的好,留给后人的,智慧远远比金钱更重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道德经》中讲:“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锦衣玉食,如果不能珍惜,迟早会消耗殆尽;金山银山,如果不思进取,迟早会坐吃山空。

晚清名臣李鸿章,身后留下的财产富可敌国。


正是这笔巨额遗产,毁了他的孙子李子嘉。

李子嘉仗着有钱,不仅花钱大手大脚,吃喝嫖赌更是样样精通。

后来,他染上了梅毒,开始变本加厉地豪赌。

名下的田产,房契都当作赌本,通通输给了赌坊。

更可悲的,等家产挥霍一空,和他一起流落街头的,还有晚清封疆大吏左宗棠的孙子左巨生。

李子嘉病逝前,听到的最后一句话,竟是左巨生的嘀咕:“这发起烧来,怕是就不冷了吧,也好!”

《道德经》中说:“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

留下家资万贯,不如教一身谋生的本事;置下良田千顷,不如养一生耕耘的辛勤。

真正聪明的人,别人拿再多金蛋,也不会换自己下金蛋的母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子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财富传世,不如道德传家

《道德经》中讲:“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清心寡欲是圣人的修养,轻利重义是最好的家风,没有什么,比子孙有出息更让人欣慰。

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去世时年仅56岁。


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给子孙留下一分钱的财产。

而是教诲他们“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尽责尽力,就是第一等人物”。

他的9个子女中,出了梁思成(建筑学家)、梁思礼(导弹、火箭专家)、梁思永(考古学家)三位院士。

其余六位,也都成为了国家栋梁。


梁思礼谈起父亲时,说:“他最关注的,是子女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循循善诱,以身作则。”

《道德经》中讲:“圣人被褐而怀玉。”

真正厉害的人,看上去穿着粗制的衣服毫不起眼,其实内心里有璞玉浑金。

人可以在物质上清贫,但一定要在精神上富有。

财富传世,不如道德传家,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

《道德经》中讲:“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爱得太满,丧失理智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积累财富,留给儿孙反而会害了他们。

若真的盼望孩子一帆风顺,就不要让他的前半生过得太顺。

风雨人生,总要学会自己撑伞,只有靠自己,才能踏出一片坦途。

留财富给儿孙,不如留一手获取财富的经验;传巨资给后辈,不如传承下一个光明磊落的家风。

-作者-

逍遥子 ,本文来源:老子道德经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