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Loading69 2024-05-17 发布于四川

前不久,又看到无印良品接连降价的消息,各种之前觉得贵得有些离谱的家居小物,相比之前已经低了很多,虽然依旧贵,但好像没那么离谱了。

降价的背后,其实也藏着一部无印良品的没落史,曾经不愁卖,门庭若市的无印良品,现在已经逐渐门可罗雀,去的人也大多是逛而不是买。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经那个中产梦、精致和高端的代名词去哪儿了?

在消费降级的今天,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那个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无印良品,已经“卷不动”了。

一、贵是原罪

不是无印良品买不起,而是国货更有性价比。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要说技术含量很高的东西,会有高溢价,我也认了,但无印良品却总给人一种智商税的感觉。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就比如这个文具盒,确实简约,或者说符合品牌调性,但同等材质下五块以内就能搞定,贴上无印良品的标签,变成了18块,所谓无印,更像是讽刺。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又比如这近百元的塑料垃圾桶,都快赶上一些自动抬盖垃圾桶的价格了。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更不用说它家那些琳琅满目的家具,放在一众国货家居品牌里,这选材用料的价格比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诚然,就我个人体验来说,在不考虑价格的前提下,质感、品控、做工都还不错,但在同行的衬托下,比它便宜又好用好看的一抓一大把,它这个价格还真没什么大优势了。

二、光环不再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我记得咱们这边无印良品最早在上海开第一家时,那真是个香饽饽,很多中产都会把它当做一个标榜自己身份的象征。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再加上,它店内原木色调的装修,在那时千篇一律的土味装修中独树一帜,让人眼前一亮,一个概念,或者说是光环凭空出世,受到众人追捧以至于后面火遍大江南北,我丝毫不觉得奇怪。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即便放到今天,“Less is more”的概念依旧存在,但我们的生活却已经比二十多年前好了太多。

所谓的中产光环,终究是敌不过真正的实用性,信息流通速度较快的今天,即便不差钱,人们也不愿意再当冤大头,又恰逢一波消费降级,它水往低处流仿佛也是应该的。

三、不思进取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这几年间,它再没有出过什么火出圈的大爆品,而是就着很多年前的东西不断重复,在卷出花样的国货围剿下,显得愈发平平无奇,尤其是当你看过价签后。

贩卖情怀和概念,成为了一种新的方向,但试问,当失去往日光环后,这种状态又能维持多久。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或许现在的一连串降价跌利,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唯有时间,还在一直向前,未来如何难以明说。

四、同行崛起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与之相映衬的,是国货和其他同行的崛起,同样是家居品牌的宜家,甚至较之以前也增加了不少新东西、新体验,相比之下,曾经的王者无印良品,还是只捏住一个贵字,好像现在也不太能捏得住了。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可不是我信口开河,很多网友,也有同样的看法和见解。

网友@山芋酱:笔买回家一看,代工厂是得力,我为什么不直接买得力?

网友@沐歌:如果不是它过分溢价,我还是愿意选他的,但现在,其他品牌我更青睐。

网友@sinky:本子的muji很便宜,我们这边的无印很贵。

诸如此类声音,越来越多。

文末结语

看到现在,大家应该能明白为什么人们不再去买“无印良品”了吧?当火遍大江南北的它只剩下了一个贵字,还有多少人会为情怀买单呢?

人们为什么不买“无印良品”了?曾火遍大江南北,现在却只剩贵了

或许,在任何品牌的眼里,营销行为都未针对单独的人,无论是贴标签、立人设、讲概念,还是愿意放下身段实打实地去真心换真心,但在普通人眼里看来,确实会有高傲和谦卑,欺骗和诚意之分。

是去是留,消费者自有评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