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连发3起火灾!上海出新规,明确这件事违法→

 劳动者2010 2024-05-17 发布于黑龙江

前段时间,上海一周内因电动自行车发生3起火灾,违法人员全部被拘留。记者了解到,早在3年前,有小区为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在每栋楼下增设了充电设施。改建后,不少居民因各种原因,仍将电瓶带至家中充电。

图片

近些年,因为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的事件不断发生,“电动自行车上楼问题”引发关注。

为此,上海近日通过关于修改《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决定,以立法的形式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或其蓄电池进入电梯轿厢。条例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
此外,2021年8月1日颁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会带来哪些隐患?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

近几年不合格率较高

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使用第一大国,每4人就拥有1辆电动自行车。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起火导致的火灾事故连年增长。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各地火灾事故中, 80%是在过度充电彻夜充电时发生。除了消费者私自改装、不当充电这些行为,很多起火爆炸事故就是电动自行车电池本身质量不合格引起的

图片

除了电池本身的质量不合格,不少电动自行车火灾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威胁安全的配件——电动自行车充电器
不少企业忽视国家推荐性标准,达不到过充保护、超温保护、发热量限定等标准。一些充电器电路板结构简单,元器件相对较少、较小,成本核算下来,出厂价连20元都不到。

图片

电动自行车“上楼”为何屡禁不止?

尽管电动自行车“上楼”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上楼”现象依然屡禁不止。调查发现,导致电动自行车“上楼”的原因有:

  • 小区没有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及充电桩,居民无处停车、无处充电
  • 小区在安装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和充电桩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居民反对安装受到阻碍。
  • 小区虽然有停车棚及充电桩,但由于停车费用和充电费用高,居民不愿使用。

图片

如何让电动自行车充电更加方便?

市场监管总局将启动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各环节安全水平。

治理电动自行车“上楼”难题应该多管齐下:
  • 期待已立项的锂电池强制性标准尽快出台。
  • 消费者严格遵守电动自行车使用办法,不违规改装、不“上楼”充电、定期检测电池。
  • 小区完善硬件设施,采取增加电动自行车存放地点,设置充电防盗设施,依法收取合理费用等方式,将电动自行车留在楼外。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