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收音机

 老威小屋 2024-05-17 发布于北京

我用收音机主要为听节目内容。

我们从收音机的分类说起吧——


一、收音机分类
很多人在打算听收音机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选择一台合适的机器。

有的人甚至陷入了“数码机”和“模拟机”的坑里。

说是“坑”,因为眼下市面上主要在流通的货品里,没有“数码机”的概念。绝大部分在售的收音机,都是模拟机,其接收和处理的信息,也都是模拟信号。

有的人抬杠,说DSP的字面,就有Digital字样,它就是数码信号,带这个功能的机器,就是数码机。

DSP,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首字母缩写,字面直译是“数字化信号处理”,照汉语的习惯,更适合用“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来表达。既然是数字化处理,显见它收到的并不是数字信号。

现在电视机顶盒里,有几个广播电台的同步节目,那个倒有数码电台的意思。
我的科技知识水平很低下,我所学到的知识所形成的认知是:
传统收音机,是模拟-模拟的信号传递模式,即收音机收到的是模拟信号,从机器里放出来的也是模拟信号。
DSP机器,收到的也是模拟信号,放出来的也是模拟信号!但是中间加了一个数字化处理的过程,对信号进行优化后,再转换成模拟信号,从机器里播放出来。它的流程是:接收到空中的模拟信号——模转数——处理——数转模播放出来。
我们打个比方吧,便于理解:
我们把模拟信号比作一张纸质的照片,把数码信号比作存在电脑里,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的一个电子文档形式的照片。
过去的形式,是传达室的老头收到了一张邮递员送来给你的照片,他把照片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你。
DSP形式,相当于传达室老头收到了一张邮递员送来给你的照片,他把照片扫描到他的电脑里,用软件做了一下优化,再打印输出,依然以一张纸质照片的形式,交给了你。
很多人说DSP机器的声音感觉和老机器的声音感觉有所不同,甚至听同一个评书演员的同一部书,感觉声音变得年轻一些了。我相信既然经过了DSP处理,声音有细微区别,是可能的。
把这个大问题搞清楚了,市面上常见的收音机就可以分类了。
1、传统收音机之指针指示版:没有DSP这个流程,没有数字频点显示。这种收音机就是我们从小见惯了的那种:手动旋钮,拉线指针。
2、传统收音机之数字显示版:没有DSP这个流程,但是用一个液晶屏显示数字频点,它同样是传统收音机,内部还是拉线(或者齿轮)机构来调谐的,只不过它用数字显示频点,比较直观,有效避免了指针读不准的问题。
3、DSP数字显示版:加了DSP芯片,信息处理多了DSP这个流程,一般频点都在液晶屏幕上用数字显示。很多功能复杂的机型,都是这类。
这种机器经过演化后,即使是非常纯粹的厂商,也在逐渐推出这样的型号:
(1)可以插卡或者U盘;
(2)可以通过蓝牙接收其他播放源的信号,充当蓝牙音箱;
(3)在机身上有数字键盘,可以直接输入所要收听的频点,或播放卡上相应曲目。
4、DSP指针显示版:在信号处理上,它通过DSP芯片多了一道数字化处理,但是调谐方式和指示形式,跟老式收音机一样,是指针式的。
其他各种变种,以及搭载各种眼花缭乱的功能,本质上都离不开这四种分类。
大的来说,只有DSP型和非DSP型这两大类,接收的都是模拟信号,没有什么数码收音机的概念,起码现在流行的机型不是(网络收音机有点沾边,但信号走的是网络,跟手机APP播出是一个类型)更不能把仅仅数字显示频点的拉线机误称数码机,它连数码调谐都不是,背后还是拉线或者齿轮的机械调谐机构。

二、如何选择
照理说,似乎上面第三种是唯一选项,但是为什么其他三种依然有存在的意义?甚至,有的人就是喜欢第一种或者第二种,即传统的那种?
对此,我个人感想如下。
1、有的人对声音敏感,对DSP处理后的声音过敏。老实说,我不是木耳朵,但是也不过敏。我觉得听惯了没有什么异样,而且,因为我多听新闻类和对话类的节目,我反而喜欢经过DSP处理后的声音。
如果不能接受,那只能选择没有DSP的版本。
2、操作感。非DSP机的操作,一定是需要手动调谐的,无论是用指针指示还是数字显示频点,都是手动调谐。这种渐进渐出(即老频点声音逐渐远去,下一个频点的声音逐渐清晰)的感觉,令很多人着迷,他们不能接受DSP机在手动调谐时的间隔静音,所以,选择非DSP的机器。
还有一点,在上述第三类机器上,很多型号配置了飞梭。有的人迷恋飞梭,有的人则喜欢有点传统的调谐方式。
操作感方面,还有一种生活习惯在其中起作用:用指针式的指示方式,有空间感,能直观地感到“此刻”到“目的地”还有多少距离,而用数字形式表示,则缺乏这种感觉。这种差异,有点类似看数字手表和看指针手表的差异。我在烹调时,如果要计算“接下来小火煮XX分钟”时,我一定喜欢到指针钟上去看时间,据此来计时。如果用数字表,往往煮过头。
有的DSP版本的经典机型,它可以飞梭调谐,也可以直接数字键入,但是它还保留了一块大屏幕,模拟拉线指针机的显示界面,深受“喜欢看指针”的听友喜爱。
3、某种情怀。有的人不能接受收音机搭载了收音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他们要求很纯粹。我觉得在经典和高端机器上,持这番执着,可以理解,要是在低端机上,也如此不变通,似嫌固执。带蓝牙和插卡,其实很实用。
传统指针机上不会出现蓝牙连接,插卡播放之类的功能,满足“纯粹型”爱好者。
4、有的人相信在某些波段上DSP并不能增益效果。如,有的人坚信在短波上,二次变频比DSP更好。或者,他们认可DSP对调频有增益,但认为同时对中波、短波有损害。
抛开上述原因,一般来说,DSP机器,还是应该成为首选。

三、我的选择
1、毫不犹豫选择DSP机器,无论是数字显示的,还是指针指示的。DSP都使得接受灵敏度和稳定性大增。
举例说吧,在北京能接收大部分河北台。但是相对于北京本地播放的央台,市台,毕竟河北台会显得信号弱一些。
以调频而言,DSP机器在接收河北台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与央台、北京市台有什么区别,但用非DSP机器,还是有能感到的区别。
DSP对中波似乎增益不大,起码没有像在调频上那么明显。但DSP是否对中波有损伤,我也得不出这个结论。
2、在家时尽量使用尺寸较大的机器。
所谓堆技术不如大尺寸,高性能不如好地段,在收音机的接收来说,几乎是真理。
举例说,我经常提到的北京地区中波MW846,CGTN RADIO,我看资料,这个节目应该是在离家很近的天坛附近发射的(不确定我找的公共资料是否有误),但是它是“本地台”中,比较挑地方的,与同为央广节目的中波节目——MW720央广乡村之声,MW747央广阅读之声,MW639央广中国之声,MW1026央广老年之声,MW828北京新闻等——都要稍稍弱一些。但是在较大尺寸的机器上,它的接收几乎与其他台没有异样,在靠近窗口位置,都如调频一般的效果。
下面这个视频里,我记录了测试时收到的所有中波频点。
其中,华北地区很多城市的听友反映“近年来变得不好收了”的天津相声台MW567,小说台666等,我在阳台用大尺寸机器收的效果,几乎如本地调频。
下例所示,几乎是在北京理论上应该收听的中波大全了。偶尔收得更远的信号,不能当作常态。

3、尽量选择带数字键盘的。我对于在本地可以收听的频点了如指掌,所以,我平时多数时候不需要调谐钮,都是直接输入数字直达自己要听的节目。在大机器上,会固定听某几个节目,这时候,是否具备“键盘直入”这种快捷方式,倒是不重要了。
4、夜间收听用的,不妨选用旋钮手动调谐的。因为晚上很多台休息了,如果用输入频点的方式,可能很多费劲吧啦地输入的,都已停播。或者在已经存下来的台里一个个浏览下去,同样可能听到大量的空台(休息)。毕竟一般存台也有三四十个,一个个地翻下去,途中遇到不少都在休息,那还是很无的。这时候手动旋转旋钮——纵然手法还是要“缓缓地”,不能快如闪电——但这种搜台方式可以快速略过空白段,比较省事。
5、去外地时,一定要带具备ATS(自动扫台)的机器(它一定也是数字显示频点,以及DSP的),这样每到一地,可以准确地记录下当地能收到的电台。同时,这台机器一定要带蓝牙连接的。为什么?
因为到了外地,原来听惯了的节目,可能不一定收得到了,那么通过APP听取,就成为很好的途径,而在APP里听取,又不能满意其声音外放,将手机用蓝牙连接到收音机上,从自己听惯了的收音机里把APP里的广播节目播放出来,不是很好吗?
再说了,这样的播放方式,本来也和收音机直播节目一样,都是主流。
说到这里,我觉得真正的节目爱好者,实在不该排斥收音机上带蓝牙功能。
喜欢听收音机,也不排斥APP,这才是生活的道理。

延展阅读:
被问及“如何选择收音机”,整理了一下想法
网络时代了,我为什么还是喜欢听收音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