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统一的度量衡,现代数学,科学就无从谈起 秦始皇的伟大,这是其

 king9413 2024-05-17 发布于广东
没有统一的度量衡,现代数学,科学就无从谈起。秦始皇的伟大,这是其中之一。而西方国家,是直到十九世纪在抄抄改改后才完成了国内的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

在《奇器图说》中最假的就是度量衡,其用的都是华夏单位。另外在伪造这一时期的历史时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大明律法。有明一代,由于大明律“禁左道,禁通夷”的国策,所以并没有任何西方传教士跟明政府的任何官方往来。
在明代,一般走私路线是
南海 -> 琼州 -> 雷州 -> 肇庆 ->
福建 -> 江西 -> 南京
看利玛窦等人的行程,澳门,肇庆,江西,通州,实际上是以偷渡客入境,剃头和尚方式,东躲西藏。
那一时期西方人到华夏的唯一目的就是收集情报,盗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华夏文明源于天文学,天文则是从北极星出发的,因此度量衡参照,也是从北极星出发的。
北极星永恒不变,北斗九星,斗柄的长度,称为寸柄,就是寸的标准单位。
秦国是用观测镜,按投影比例,精确绘制。

华夏天文学,从阴阳出发,因此是以二进制及其倍乘为基础的,因此在秦国的时候,八寸为一尺,八尺为一丈,八丈为一引。
那么,这个尺,在秦国,夏至,中午的太阳,日影的长度,就是一尺的标准单位。
金文的尺,一点表示太阳,然后是景表(影表),因此也叫尺表。

理解了天文学概念的尺寸,我们再来看步
步,也是秦国的度量标准单位,甲骨文的步,也不是脚印,仍然是天文测量单位,甲骨文是北斗七星的旋转示意图。

北斗七星旋转,在日晷,圭表的测量角度,就叫圭步,北斗算出来的影子步长,以千里为单位。所以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步,是华夏天文学的标准术语和单位,有步天,步推,步斗的表达。

古人标识万物,最大的特点,是任何品物,都必须带有,量词。
西方数学之所以有这么重大的基础知识错误,是因为西方的拼音语言,无法表示量词。西方语言为了表示量词,只能简陋的使用单复数形式,阴阳形式。

我们从算盘角度理解,古代的加减乘除,他们之间是没有关系的,古人讲四则运算,意思是四种独立算法。
古文加减,表示算盘档位的左右计算,仅仅表示物理变化,就是运动,位移。
古文乘除,表示算盘档位的上下计算,仅仅表示化学变化,比如阳气上升,阴气下降。
加减乘除放在一起,是涉及物理化学的综合变化,比如,1 升汽油,汽车可以跑多少里。

乘法不是加法的简单叠加,二者其实完全没有关系。
乘除的本质,是品物的阴阳变化,物理化学属性变化,产生了度量衡的转换,比例缩放计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