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禁忌 禁针禁灸穴!

 无名老熊 2024-05-17 发布于澳大利亚

针灸服药吉日 (紧急不拘)

丁卯、庚午、甲戌、丙子、丁丑、壬午、甲申、丙戌、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庚子、辛丑、甲辰、乙巳、丙午、戊申、壬子、癸丑、乙卯,丙辰、己未、壬戌,及成开执日,忌辛未扁鹊死日。

又,春甲乙,夏丙丁,四季戊己,秋庚辛,冬壬癸。男喜破日忌除,女喜除日忌破,男女俱宜开日,俱忌满日,男忌戊,女忌己。又,游祸日不宜服药,正五九月巳日,二六十月卯日,三七十一月午日,四八十二月申日。

九宫尻神禁忌

坤踝震 指牙上,巽属头兮乳口中,面背目干手膊兑,项腰艮膝肋离从,坎肘脚肚轮流数,惟有肩尻在中宫。

其法一岁从坤,二岁从震,周而复始。针灸犯之,重则丧命,轻发痈疽。

九部人神禁忌

一脐二心三到肋,四咽五口六在首,七脊八腰九在足,轮流顺数忌针灸。

其法一岁起脐,二岁到心,周而复始数之。行年犯处,忌用针灸。

十二部人神禁忌

一心二喉三到头,四肩五背六腰求,七腹八项九足十膝,十一阴(十二)股是一周。

其法亦一岁一位,周而复始数之。

四季人神禁忌

春秋左右胁,冬夏在腰脐,四季人神处,针灸莫施行。

逐月血忌

行针须要明血忌,正丑二寅三之未,四申五卯六酉宫,七辰八戌九居巳,十亥十一月午当,腊子更加逢日闭。

逐月血支

血支针灸仍须忌,正丑二寅三卯位,四辰五巳六午中,七未八中九酉部,十月在戌十一亥,十二月于子上议。

十二支人神所在禁忌

子目丑腰耳寅胸,卯脾鼻辰腰膝中,巳手午心未头手,申头背酉背仍同,戌在头面亥头项,十二支人神忌逢。

逐日人神所在禁忌

一足鼻柱小指中,初一足大趾,十一鼻柱,二十一小指。

二踝发际外踝同,初二外踝,十二发际,二十二外踝。

三腿牙齿并肝足,初三股腿,十三牙齿,二十三在肝与足。

四腰胃脘手阳明,初四腰,十四胃脘,二十四手阳明经。

五口遍身足阳明,初五口,十五遍身,二十五足阳明胃经。

六手在胸又在胸,初六手,十六在胸,二十六又在胸。

七内踝气冲占膝,初七内踝,十七气冲,二十七在膝。

八脘股内占阴中,初八腕,十八股内,二十八在阴。

九尻在足并膝股,初九在尻,十九足,二十九膝股。

十腰内踝足趺中。初十腰背,二十内踝,三十足趺。

凡针灸必忌人神、尻神、血支、血忌之类。急病一日上忌一时,正午以后乃可灸,早则恐有昏晕。卒病不拘早晚,若值雷雨,亦必宁待。

禁针穴

脑户囟会及神庭,玉枕络 到承灵;颅囟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称;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海泉颧 乳头上,脊间中髓伛偻形。手鱼腹陷阴股内,膝膑筋会及肾经;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禁灸穴

哑门风府天柱擎,承光临泣头维平;丝竹攒竹睛明穴,素 禾 迎香程。颧 下关人迎去,天牖天府到周荣;渊液乳中鸠尾下,腹哀臂后寻肩贞;阳池中冲少商穴,鱼际经渠一顺行;地五阳关脊中主,隐白漏谷通阴陵;条口犊鼻上阴市,伏兔髀关申脉迎;委中殷门扶承上,白环心俞同一经。灸而勿针针勿灸,《针经》为此尝叮咛;庸医针灸一齐用,徒施患者炮烙刑。

明堂尺寸法(针灸同)

经云,头有头尺寸。前发际至后发际,折作一尺二寸。前后发际不明者,取眉中心上至大椎,共折作一尺八寸取之。

头部横寸 以眼内 角至外 角为一寸,并用此法取之。神庭至曲差,曲差至本神,本神至头维,各去一寸半,自神庭至头维共四寸半。

背部直寸 大椎至尾 ,共二十一椎,通长折作三尺。上七椎,每椎一寸四分一厘;中七椎,每椎一寸六分一厘;十四椎与脐平,共二尺一寸一分四厘;下七椎,每椎一寸二分六厘。侠脊第二行,各开四寸取之;侠脊第三行,各开七寸取之。

膺部腹部尺寸 两乳间横折作八寸,并用此法取之。天突至膻中,直折作六寸八分。下行一寸六分为中庭,上取歧骨,下至脐中,共折作九寸取之。脐中至横骨,共折作五寸取之。

手足背部横寸,并用同身寸 以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以秆心比两头横纹尖为一寸取之。

点穴法 凡取穴,或平直安定,或屈伸得之。如环跳则伸一足、屈一足取之。更量病患老少,身体肥瘦歪正,宽狭长短,不可十分拘泥。窦师云∶取穴必须取五穴而用一穴,则为端的。坐点则坐灸,立点则立灸,坐立皆宜端正,一动则不得真穴。灸则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艾炷根下广三分,若不三分,火气不达。惟头面四肢差小耳,小儿则雀屎大可也,壮数人健病深者可倍,老弱减半。扁鹊灸法,累灸至百壮千壮者,惟《明堂》多云针六分,灸三壮。凡灸头及胸膈鸠尾,不宜多灸,然皆视病之轻重而增损,不可太泥。故《明堂》禁穴,亦许灸一壮至三壮,所以心中风者亦灸心俞,不可执一论也。点艾以火珠火镜为最,次以清麻油纸燃点之,亦好。

调养法 凡灸,预却热物,服滋肾药;及灸,选其要穴,不可太多,恐气血难当。灸气海炼脐,不可卧灸。素火盛者虽单灸气海,亦必灸三里泻火。灸后未发,不宜热药;已发,不宜凉药。常须调护脾胃,俟其自发,不必外用酒葱熨等法。发时或作寒热如疟,亦不可妄服药饵。落靥后,用竹膜纸贴三五日,次用所宜服药,以麻油水粉煎膏贴之。脓多者一日一易,脓少者两日一易,使脓出多而疾除也。务宜撙节饮食,戒生冷、油腻、鱼虾、笋蕨,量食牛肉、小鸡。长肉时方可量用鳅鳝、水鸡、猪肚、老鸭之类,谨避四气七情六欲,持以岁月必复。

本文来自:医学入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