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出阴影!各省的“春节噩梦”大公开,网友:宁愿饿死都不吃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5-17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大家记得把品牌观察官设为★星标★

优先收到每日精彩文章

图片


图片

引言


人是铁,饭是钢,但到了春节,有些家常便饭却成了大家的“过年噩梦”!


图片
又是一年的春节到来了。提起过年,总是绕不开“要吃些什么”的话题。年夜饭也是大家一年一度的期待。

图片图源:小红书

不过最近“过年噩梦”这个话题成为了热议,大家纷纷分享自己家的“春节必备”食物
图片
称之为“噩梦”,是因为这些东西从小吃到大,大家都已经吃腻了。更有人激动表示自己宁愿饿死,都不想再天天吃这些食物。
图片
看来,每个地方都有自己逃不掉的“春节噩梦“。到底是“幸福的苦恼”,还是“童年的阴影”,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图片舌尖上的“春节噩梦”
原来每个省份都有专属的“春节噩梦”,从小吃到大,每年又从除夕吃到年十五,渐渐地已经变成刻进DNA里的过年滋味。
讲到广东人的噩梦,那必然是吃不完的白切鸡。就算不是白切的,也还有盐焗鸡、烧鸡、窑鸡等,总之是变着法子把鸡肉端上饭桌。
图片
广东人的年夜饭桌上可以说是“无鸡不成宴”。据说是鸡谐音“吉”,寓意大吉大利,热衷于好意头的广东人就和鸡杠上了。
图片
广东人爱吃鸡肉,是上过央视新闻的事情。据统计,广东人一年能吃掉8亿只鸡。可以说,没有一只鸡能活着逃出广东。

图片图源:央视新闻微博

北方人共同的过年噩梦,非饺子莫属。不少网友吐槽:“这个饺子是非吃不可吗!”
图片
东北地区的网友表示,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几乎每一顿端上来的都是饺子。看来,饺子大军目前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图片
山东人的春节噩梦,是冬天里吃不完的大白菜和豆撅子,怎么都是绿油油一片?
图片
川渝地区的过年噩梦,是一排接着一排晾晒好的腊肉和香肠。五香、麻辣等各种味道排兵布阵,四川人说:变着花样做都吃腻了!
图片
四川网友表示:就该把我妈送到香肠厂去上班,说不定年年都能评上优秀员工。
广西人的噩梦,是一筐又一筐捡不完、也炫不完的砂糖橘。这在其他省份本是春节必备,竟然在广西朋友的眼里成了噩梦。
图片
安徽人的过年必备,是一盆接一盆的炸藕圆子,当菜吃,放进汤里煮着吃,反正少不了它的身影。
图片
新疆人则表示:从来不碰桌上的干果,开始吃是因为没东西可以吃了。
图片
内蒙古的过年噩梦:牛肉干和奶制品。其他省份的人纷纷表示馋哭了:这些在我们这里卖得可不便宜。
图片
江浙沪小孩的“春节噩梦”,则是年糕。不少江浙人说,回家简直是陷入了“年糕地狱”。其他省份的人则表示很难想象,居然能每一顿都把年糕当饭吃。
图片
有网友分享,自己的妈妈直接去年糕厂买了200斤,这个分量称得上是震撼人心。
图片
看着这一桶桶泡在水里的大胖年糕,过年过成了“碳水大狂欢”。
之前很火的“无限繁殖”的福建线面,也被称为福建小孩的噩梦。
图片
线面凭借着超强的吸水能力,煮久一点或吃慢一点都不行,你会发现无论怎么吃都吃不完。
图片
甚至社交平台还兴起了“线面挑战”,撑坏了一批美食吃播,网友又另外用流量养活了他们。

图片图源:小红书

这些食物被大家称为一个省份具有代表性的“春节噩梦”,是因为大家习惯于每年都从大年三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如果天天吃顿顿吃,确实很容易吃腻。
图片
既然是地域特色,自然是家家户户都标配的。可怕的不只是自己在家天天吃这些,还有走亲戚时也是差不多的菜式和口味。大家吃出了阴影,也是情有可原的。
图片甲之噩梦,乙之蜜糖
各位网友在围观了各省的食物噩梦吐槽,纷纷表示已经厌倦了自家的食物,倒是羡慕起了异地的美味。
图片
也有网友表示:别人的看起来很好吃,能不能各个省份把各自的春节噩梦交换一下?大家都是中国人,换换年货不行吗?

图片图源:微博

网友天天大呼吃不下的食物,说不定在另一边是别人的梦寐以求。你的噩梦,原来是我的天堂,吃不完吃不下,不如寄点给我。
比如辽宁网友说自己吃丹东草莓都快要吃吐了,这对其他省份爱吃草莓的人来说,简直不敢想。
图片
像新疆孩子不想吃的各种干果,内蒙人吃腻的牛肉干,还有广西人大呼吃不下的砂糖橘,都是“甲之噩梦,乙之蜜糖”
图片
其他省份的网友都表示这些居然会被嫌弃,明明放家里都不够吃!大家都大呼自己可以免费解决他们的烦恼。
图片
我们之所以会眼馋别人的食物,主要还是因为不常吃。吃一次两次尝尝鲜,反而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都是觉得,偶尔吃一顿没啥,但顿顿吃就真的太腻了。

图片图源:小红书

也有人表示小时候不爱吃的东西,长大了反而爱吃。或者虽然嘴上说着吃腻了,但如果真的没有这道菜,反而会觉得年味少了。
图片
就像笔者作为广东人,虽然每年过年都吃鸡肉吃到想吐,但如果春节的饭桌真没了这道菜,还真会觉得怪怪的,感觉像是少了些什么。
图片
这些家乡饭桌上的固定常客,很容易勾起我们对家乡的回忆,其实也是陪伴我们长大的“朋友”。
图片“过年噩梦”不止吃
讲完了各省各自拥有的“噩梦饮食”,但也有一些“过年噩梦”,是全国统一的体验。
比起回家天天吃同样的东西,还可以说是一种“幸福的苦恼”。但有些“过年噩梦”,可能就谈得上是真正的噩梦了。
图片
最近,#过年回村焦虑症#的话题正被热烈讨论,很多人表示过年回家的心情其实并不轻松愉悦。
图片
春节虽然寓意着家人团圆和幸福,但对一些人来说,过年却如“渡劫”,变成了一件附带着着不少压力和负担的事情。
图片
毕竟对很多远离家乡、外出工作生活的人来说,每次过年回家,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会知道父母和亲戚们会给你出一些什么样的难题和考验。

图片图源:打工人凡凡

最普遍的莫过于“春节夺命N连问”: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小孩?年终奖多少?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年都会上演一遍。
图片
没结婚的就被催婚,到处安排相亲;结了婚的被催生,已经生过的就劝生二孩。反正,亲戚们总能找到一个角度切入你的生活,总有一个问题能戳中你的命门
图片
现在第一批回到家的未婚人士们,可能相亲都已经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了。网上也有人投稿吐槽:还没过年,相亲被家里人已经安排到年初六了。
图片
面对七大姑八大姨对自己工作、感情的双重追问,还有各种同辈之间的攀比,这无形中给人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大家纷纷表示心累:求求大家放过我们吧!
图片
节假日最不缺的,就是亲戚朋友对个人生活的关心。
无论他们是出于好意还是窥私欲,这些涉及人生大事的问题在很多时候都使人“压力山大”,变成了让人身心疲惫的“噩梦”源头,让本该放松的春节假期失去了欢乐的节日氛围。
图片
金钱、工作和家庭,成为衡量一个人的固定标准。那些一年可能只见你一次的亲戚们,不太在乎你过去一年到底快不快乐,但非常关心你的工资条、感情状态以及过得到底是不是“正常”生活。
图片
另一方面,“恐归”也是社交焦虑在作怪。很多人表示真正的过年噩梦,其实是无休无止的到处走亲戚,不少网友称之为“i人地狱”。
图片
春节再热闹,也“与我无瓜”,这些不得不走的亲戚、不得不参加的种种聚会,都让现代的年轻人感到“社恐”大爆发。
图片
包括过年放假最容易被组织起来的各种同学聚会: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有时候还说不定赶上谁的小孩满月喜宴,份子钱也是得掏出来的。
图片
如果是本身就很热衷于参加热闹聚会的人,那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轻松平常、如鱼得水的事情。
但对于很多有社恐倾向的人来说,在KTV里独自尴尬、默默地吃着果盘和瓜子,和四周喜气洋洋、谈笑风生的氛围格格不入,现在回想起那番场景,怕是还心有余悸。
图片
另外,很多时候我们要应付的,可不止在饭桌上的七大姨八大姑,若是碰上“熊孩子”造访家中,和小朋友周旋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图片
他们伺机在你房间周围徘徊、试探,还有很多天性活泼的孩子往往童言无忌,但看着他们可爱的肉脸却也让人于心不忍。

图片过的不止是春节,

还是“劳动节”


每年春节的必备环节之一,就是打扫卫生,给家中的里里外外来个大扫除,讨个“除旧迎新”的好意头。
图片
不过,虽然听起来很吉利,很多人也习惯了每年到这时候得“整活”起来,但繁琐的体力活一旦落实到个人身上,可能就变成了烦恼。
图片
拿南方来说,每到大扫除的时候,据说就到了让广东福建人“最绝望的环节”还没开始过年呢,微博热搜上就已经出现相关话题:“过年大扫除最怕中式家具”

图片图源:微博

在广东福建地区,很多自建的大别墅都是好几层楼,打扫起来极其费时费力,扫到让人精神崩溃,把春节活生生过成了劳动节
更令人崩溃的是那些擦不完的中式家具,镂空的花纹设计,看起来中国风十足,但极容易藏污纳垢,需要很细心的擦拭和冲洗,怎么看都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
图片
还有打扫大房子的固定环节之“擦楼梯”。据说这是福建小孩的人生必修课,“福建小孩的噩梦是擦楼梯”也成为了热议话题,年年一到过年就冲上热搜。
图片
更别说,在广东大扫除,还经常碰上回南天。漫天的水汽,潮湿的空气,在这种天气里打扫卫生,只怕是越扫越无力,越努力越伤心
图片
但也有人戏称,这些还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春节噩梦其实是广东人的红包
图片
当然,干活可不止过年前的大扫除。回乡后小辈要包揽的各种家务活,一大家子的一日三餐,光是准备食材和备菜步骤,就让人有些望而却步。
图片
图片写在最后
春节,作为新一年的开始,也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无论如何,过年回家和家人团聚,与好友畅谈,都是一年到头来的固定环节,也是生活过得稳定平安的某种象征。
图片
大家虽然纷纷吐槽起自家的“春节噩梦”食物,但或多或少都是带着嬉笑的语气,是对自己来路的回顾和追忆。
而我们的地域文化,就是这样在漫长的时间里慢慢积累,最终形成独有的地区特色,也是在各自特别的家乡文化中,滋养成我们现在特别的模样。
— E N 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