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武侠小说,竟说出了「刻意练习」的秘密

 阿丹要改变 2024-05-17 发布于广东

(你知道刻意练习吗?

熊开启“日更挑战”,第152天

我竟在一本武侠小说里,看到「刻意练习」的秘密。

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事情。

书里原文是这样的:

马道贵在一旁看完他的动作之后,含笑问道:“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不能教了吗?”

于升思索片刻,目光流焕:“我想,练功不是为了完成次数,而是找到感受。如果只是简单重复,越练越错,只会离拳理越来越远,这样的人不能教。”

——《借势:武术之秘》

图片


《打开心智》书中也曾提过一个类似名词:

「计数器陷阱」。

指的是只为了完成行动数量,而忽略了行动的质量。

那么,什么才是“有质量的行动”呢?

《借势:武术之秘》给出的答案是:

有感受的行动,才有质量。

这正是“隐性知识”所表达的内容:

肌肉记忆不可教授,只能自己感受,师傅从旁纠正指导给反馈——

这也是拳击冠军泰森、高尔夫冠军老虎伍兹这些世界冠军也需要教练的原因。教练不可能在专业上战胜这些人,但教练可以从「最专业的角度」给予这些世界冠军全面的反馈。

我们所有的行动,就是为了给自己找到「有感受的行动」。

那么,具体怎么做,才能找到「有感受的行动」呢?

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傻练不涨功,修道讲'闻、思、修’,武术跟学佛一样,是对观念的纠正。我规定练三千次,目的不在于次数。三千次中,前一千次是为耗掉后天拙力,中间一千次是对照功法要求熟悉动作,最后一千次才是关键,或许里面只有五十次做标准了,练功就是要找到这五十次,让身体记住这种感觉。之后,正确的次数越来越多,直到三千次全部做对,彻底改变用力习惯,便是易经洗髓。那些练七天被我赶走的人,就是将错误重复三千次的人。”

这就是「刻意练习」的秘密。

耗费拙力、熟悉动作、铭记感觉。

即,在「刻意练习」中,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什么是“拙力”?用“拙力”是怎样的感觉?

标准动作是怎样的?我现在还缺少哪些部分?

打出标准动作之后,是怎样的效果?有没有明确的标志?

当我回看过去150+天的日更,我发现了我的“拙力”——

许多文章,我并没有真正去探讨某个问题,也没有连接知识。

这是我大脑偷懒的表现。

但话说回来,“偷懒的行动”也并不是全无意义——

至少我留下了痕迹,给现在的我了解了“偷懒的我”是怎样的行动、拿到了怎样的结果。

世界是很奇妙的,当我认真写文章时,出版社邀约、涨粉似乎变成某种很自然的事情,一旦我开始偷懒放松,文章数据和拿到的结果都会开始下滑,持续出现的结果本身就是最好的提示。

武术、学习、写作与思考,其实没有秘密。

但具体的感受,本身就是最大的秘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