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号,随笔~

 Darhi 2024-05-17 发布于福建

回沂水的路上。松行长问我,你帮郑州做信托的小姐姐推广了那么多次,有效果吗?

我说,表面上有,实际上无。

表面上有的意思是,很多人加她微信,包括他们有些同事也联系她,哇,你怎么驯服懂懂帮你推广的?给钱了?给别的了?

为什么又说实际上无呢?

因为,很难产生成交。

信托面向的群体是高净值客户,高净值客户本身都是人脉王,要么,他们自己有熟悉的信托渠道,要么,N多信托人已经扫过他们了。

本质是门槛太高。

我的推荐,难以使人瞬间打款百万或千万。

但是,只要时间足够长,肯定会有成交,需要彼此相互试探,慢慢信任,只要第一单产生了,后续就蔓延开了。

我推广的真的很用力,效果也真的很差。

这一次我路过郑州,她还请我吃了顿海底捞,捞完以后又去大玉米逛了一圈,说真的,我还是蛮愧疚的,吃人家的,拿人家的,想人家的,没有给人家带去价值。

若是她给我钱让我帮着推广?

我肯定不接这单业务。

因为,没有成交,最终等于打了水漂。

前几天,公众号“友见小闵”的作者小闵给我转了5000元,让我买点好吃的,这个钱我收下了,因为我真的能给带去具体的价值。

一是,我帮着分享了公众号以及文章,记得那篇文章有5000人 阅读。

二是,我的背书转嫁能带来无脑信任,瞬间可以产生成交。

保险比信托门槛低。

例如,员工意外险,雇主险。

针对个人的大病医疗保险。

合作不了大业务,还合作不了小的吗?尤其是针对企业主的,最初可能是一单很小的业务,越来越大,最终可能把整个工厂的员工意外险以及雇主险都给了你,小闵有个同行,只专注于雇主险与员工意外险,一年100万 的收入。

我跟小闵也是这么讲的,一定要重视雇主险,因为企业家的朋友也是企业家,只要一个企业家认可了你,他的朋友们也会认可你。

不一定非要瞄准寿险。

因为在经济下行期,人们首先砍掉的就是理财险与寿险。

但是,一些预防亏损或返贫的保险,对于企业主而言,属于刚需,一年找你,年年找你……

我问了小闵一个问题,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有没有可能取代你们?

她说,不可能,因为理赔是非常麻烦的。

我说,懂了。

她说,我前天写了一篇文章,我一个客户公司的保洁上班路上出了车祸,身亡了,我帮着理赔了50万。

那,公司还要不要赔?

肯定赔。

看工程领域就行了,过去伤亡后,家属要抬着去申冤。

现在,家属都很平静。

因为,马上就有赔偿专员出场,保险赔多少,公司赔多少,这两年我哥经历的民工伤亡少了,前些年,一条人命就是100万整。

前天我问了一下小闵,小闵的意思是,现在,比这个要高一些了。

那,为什么不买100万的意外险?

她说,他们买的这个最高就是50万。

我说,我也给同事们都买着,就是因为曹纪平的那句话,保险是替我们承担我们不愿意或者无法承担的风险。

概率再小,也可能发生。

我有个队友,在连云港开了个奶茶店,刚开业,小姑娘上班路上撞死了,打官司,赔100万,没有钱赔,被限高了,貌似还拘留过。

若是采访一下她?

她的人生建议就两条。

第一,千万别创业。

第二,若创业,必须马上给买保险。

那天,我去临沂市区,见到了四点金火锅店的老板娘,她说自己招聘到员工接着就给上各类保险……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我们俩是一类人。

她自己也说,看我文章,仿佛照了镜子,这就是男版的自己。

我跟介绍我们认识的小姐姐也是这么讲的,她就是女版的懂懂,太相似了,性格相似,做事风格相似,绝对保守,不挑战任何概率。

今年,我观察了一下身边的人与事,只说倒霉的事。

都是同一个原因。

挑战了概率。

例如驾驶陋习,侥幸心理。

例如四川那边出的事,公益组织找我虚开发票,我应该一口回绝才对,但是我总觉得他很真诚,说杂七杂八的费用没法报销,可以一股脑的包罗进去,另外不是他一个人这么说,他整个团队都知情,还安慰我,放心吧,没事,有了事也不会怪你,那么我理解为了行业潜规则。另外,我一想,定价36万的书,我收到4万元的书款,给开18万,貌似也很合理,毕竟大部分书籍供货价就是5折左右,反而是,倘若我给实开4万元的书款说不过去,1万多册新书,才4万元?盗版的吧?

还有一个关键点,图书行业,免税,什么多点少点的,不就个数字嘛!

现在什么进展?

前几天,我写了这个事后,有读者主动联系我,问我事发地,谁找的我,让我发身份证号码给他,他帮我问问。

真假咱也不敢确定。

但是,气场足够。

这个东西,霸气侧漏,挡不住,我们还通了个电话。

我觉得,他有点东西,年龄也不小了,50岁 。

因为我正好要飞过去,就问他要了地址,见面聚一聚,作者邀请读者,那肯定是读者的荣耀,他立刻答应,给了我地址。

我接着安排当地的朋友给送了1万元现金过去。

收下了。

我很开心。

昨天朋友给我打电话,说给他打电话了,让他过去一趟,两件事。

第一,事,OK了,与他无关,他只是帮着确认了一下。

第二,钱,拿走,之所以收下,是怕不收下我们这边不安心,退回是原则问题。

朋友收下了。

这套路咋这么山东?

在山东工作过?

我在微信上问,要不要发箱酒给你?

他不喝酒。

我说,那送你几本书吧。

他说,那可以。

周一给发,因为周末同事们不上班。

算是松了一口气,其实他们从四川赶过来的时候,我就确定没有事了,他们来其实是想赌一条大鱼,例如盗版窝点。

没想到,原来书价这么便宜是这么回事?无论京东还是当当还是天猫,图书退回以后,都不会再上架了,因为里面可能存在缺页,也可能有人用笔写过字,另外,分拣成本也很高,不如直接当废品处理掉。

收退换书的再进行分拣,把书分类,你既可以买分类的,也可以买通货,分类的要贵,通货要便宜。

一些稀有品种,则会被当金子挑选出来了,例如纯英文的、教材类的,我书店有三面墙是退换书,我一次性买这么多,上家很是开心,一开心送了我十几本纯英文的书,看这个珍惜程度,应该蛮贵的,只是我没GET到其价值所在,现在还扔在那。

另外一件事进展如何?

老大哥借我资质招投标的那个事。

没有进展。

电脑拿去COPY了硬盘,上午送去的,下午打电话让我去抱的,我觉得风平浪静,应该没啥事,否则不会这么轻飘飘的,但是罚款肯定少不了,就是多与少的事了。

有一个关键证据,就是投标的IP已经很具体了,基本锁定了具体操作人。

与我无关。

现在查论文代写以及工程串标常用的方式,就是分析参与IP。

例如有些SCI论文,若是投稿IP不是你自己的,或者之前投稿过其他人的稿子,那么就会识别为了无效投稿。

投标也是如此,一个IP出来了四五家公司。

肯定有问题。

看个新闻:网上文件显示,在招标日常监督过程中,广西贵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参与某项目的投标时,该公司与另外5家制作投标文件的IP地址一致,违反相关规定,涉嫌串通投标。

这些事,都是生活中的小插曲。

否极泰来。

也有好消息,昨天卖日照绿茶,做了1000单,原计划一年内卖完,当时厂方还提议,帮我最近密集做出来,因为最近的茶叶是最好的,做出来以后放冷库,可以卖到年底,我自己也担心,会不会一年卖不掉?那就尴尬了,毕竟1000单也是我随口一说,并没有做过市场调研。

结果?

24小时多一点。

光了。

而且越到后面,卖的越快,那感觉仿佛有2000单也能消化掉。

卖光了,为什么没有补单呢?

第一次卖。

不知道产品能做成什么样。

也不知道反馈如何。

客户是小白鼠。

我自己也是。

只能说,相信品牌的力量。

今天,我跟“日照茶仓”的老板也谈到了这个话题,跟我们合作,本身也是你们大练兵,毕竟直播、带货才是未来,可以拿我试试水,找找合作的感觉。

在带货这个领域,我算个毛呀?

随便换个搞直播的来,1000单,可能喊个,3,2,1,就光了。

哪需要24小时?

但是,我带货有我带货的优势,就如同我跟北纬姐讲的一样,我对你的价值,不是说我具体帮你卖了多少货,而是,我的关注者里本身有N多带货达人,他们会追随我,相信我,他们觉得懂懂选的品都没问题,那么我卖你的货,他们也会跟着卖,这个才是最核心的价值。

例如我卖日照茶仓的茶叶。

所有读者知道了这么一个品牌。

同时,有推广能力的读者,知道了这么一个品牌,他们若是有合作需求,自然会找过去的。

今天,“日照茶仓”的老板问我,要不要把包装上的二维码换成懂懂日记的?

我说,那不需要。

我更希望的是,你们有稳定的产品线,包装不要随意改。

把产品做成长销品。

而不是每年都换包装。

有两样东西,我认为是需要优化的。

第一,产品包装的稳定性。

第二,辨识度。

辨识度,表面来看,是包装的颜色,款式。

但是,这是初级。

真正的辨识度是什么?

例如,一看绿茶的形象,我们就知道那是碧螺春,是龙井,是雀舌,是猴魁,日照绿茶缺少这么一个形态辨识度,过去没有不要紧,从我们开始创造。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辨识度,口感。

口感的辨识度有二。

要么,增加了什么,例如现在日照绿茶的卖点,豌豆香,板栗香,这个香气不一定非是茶叶自带的,完全是可以类似炒菜的香菜或姜片,提味的,但是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台湾的阿里山茶为什么那么惊艳?与炒作流程就有很大的关系。

要么,减少了什么,例如普洱茶里普遍有苦味,有人就提出,既然苦是不好的味道,为什么不能剔除它呢?苦尽甘来,那能不能直接只保留甘?

最初是少数人这么做。

慢慢,成了流派,甚至主流。

我个人的观点是,要重塑日照绿茶,大刀阔斧,跳出日照做日照绿茶,让日照绿茶有辨识度,长板更长,短板更短。

目标是鲁茶的代表作。

第一个或唯一一个专卖店,就设在泰山的天街上,一杯绿茶1块钱,别的地方都不需要开店,你知道蜜雪冰城开店扩张的转折点是什么吗?

泰山,本王来啦。

现在泰山上水很便宜,因为市政管网已经铺设上去了,就是自来水价。

我咋知道的?

我算的上泰山通吧,爬过无数遍,写过泰山系列,从秦始皇写到了今天,熟悉泰山上每一块碑刻、文物以及对应的人物。

全山东,曝光率最高的地方。

只有泰山。

我甚至给山东省政府提议过,让山东品牌元素登上泰山,海尔,青啤,张裕,东阿阿胶……

这不等于天天做展销会嘛?!

什么时候提议的?

做梦的时候!

去泰山顶上开绿茶店靠谱吗?

这个再议。

需要从房租,盈利模式,曝光度来设计,以及做不做全国招商,若是做全国招商,哪怕一年亏200万都值得做,另外,房租没有想象的那么变态,人家卖煎饼果子的都能在那边开店……

从与我合作开始,去多找网红合作。

你知道我才多少人关注吗?

每天只有1万人而已。

放在沂水,我都属于50名开外的网红。

我都有如此威力,何况他们了。

大胆的去找。

大家跟网红合作,为什么往往又很失败?

因为,你总瞄准大的。

想找头部。

其实,找与你自己匹配的才是最合适的,你这么想,跟我这样的人合作是最好的。

第一,我先给钱。

第二,不要广告费。

你既能赚到推广又能赚到钱。

平时有找我合作的吗?

基本没有。

因为,大家看不上我。

无论我卖酒还是卖茶还是卖杯子,我从来都是先付款,卖不了砸我手里,算我自己的,多好的合作伙伴。

没人找我……

也很有意思。

像我爹那样的,每个视频千人点赞,500人评论,是每个视频都如此,粘稠度非常高,而且多是本地人,若是让我爹给探个店。

你若是给他500元。

他不敢拿。

觉得自己不配。

请他吃顿饭,他就能帮你发N条。

因为,他没有资格感。

大家一想到找网红给自己推广一下,就想到了头部几个。

其实,性价比很一般。

为什么企业家纷纷下水直播说车了?

因为,突然意识到了,在今天,自媒体才是决定销量胜负的核心战场,小米汽车为什么我断定一定会大卖?

因为,雷军亲自下场带货了。

山东人普遍内敛,企业人不敢露脸,老大都不露脸,下面的人更不敢,听说直播带货很火,也试水过,找明星走进直播间,出场费动辄百万,很难卖回本,明星在带货这个领域,甚至在直播这个领域就不好使。

那有没有考虑过小一点的网红呢?

不考虑。

觉得,衬托不起品牌高度。

例如,海尔一辈子不会找我给带货……

若是我帮“日照茶仓”规划带货路线,我会让其瞄准两条线。

一条,小众网红,粉丝消费力OK,忠诚度高,粉丝未必多,但是精准,例如一些小分类的健身博主,收藏博主,机车博主,旅行博主,让他们发起寻茶之路,众筹模式,从收茶参与到发货,十年前,普洱这个玩法的高手太多了,例如51普洱的吕剑锋,他的后月品牌就是这么做起来的,而且参与众筹的都是资深茶客,粘稠度非常高,与他们合作的方式基本相似于跟我合作,唯一放宽的条件就是允许后付费,卖完再给钱。

一条,茶类博主,一方面帮他们上架小黄车,一方面让他们做评测,评测的前提肯定是要给对应的红包,也就是汽车行业里常说的给说车人充值。

同时呢,不断拉有能量的人入伙。

入股更合适。

例如,年销5000单以上的,就有资格成为合伙人,给设计几档入股档位,用股东的方式锁定,一旦他们成了股东,他们更愿意推广,而且身份也变了,跟粉丝们介绍时,可以直接说,我在日照合伙做了一个茶场。

吕剑锋的客户为什么那么稳定?

因为参与众筹的这些人,多转化成了股东。

中国消费里,白酒、红茶一定是下行趋势,因为年轻人不消费这些了,茶叶里相对值得做的反而是绿茶,因为办公室群体是消费主力军。

说到吕剑锋,突然想起一件往事。

他谈过一个观点,无论红茶还是绿茶,都应该是沸水泡。

若是不能沸水冲。

只能说明,工艺有缺陷。

因为他经常应邀去各大茶场,包括绿茶厂,他跟我讲,顶级龙井也都是直接沸水泡,凡是怕烫的茶都是因为工艺有问题。

我想到这个点的意思是什么?

若是,真是如此。

那,若是“日照茶仓”先解决了这个问题,岂不是,也是一大优化?

咖啡才是年轻人的未来。

有时跟做茶的朋友们聊起来,我都建议他们研究咖啡切入点。

就如同摩托车代理们纷纷成了电动车代理是一个道理。

反正,人们不是喝茶就是喝咖啡,茶叶没有销量了,那么咖啡销量肯定就上来了,我去西安时,吃完午饭,老铁做的手冲咖啡,还用到了砝码和天平,给我科普,喜欢威士忌的基本都在玩这个,这玩意学问也很深,讲产区,讲手法。

非让我研究一下。

我觉得,流程太复杂了,我搞不赢。

从水库返程的路上,松行长问我,若是你不要脸,什么都不考虑,只考虑赚钱,用心带货,一年能赚多少?

我说,肯定会做保健品,不输蔓越莓小姐姐,蔓越莓一年1000万纯利,我帮北纬姐带叶黄素时,一天30万的销售额,保健品全是成瘾系列,这个瘾是心瘾,永远戒不掉,会频繁的复购。

他说,北纬给我的感觉,很理性的一个人,你觉得她选保健品这个赛道,是因为利润还是她觉得真有效?

我说,依我对她的了解,她真的觉得是在帮助别人,从我认识她到今天,我们聊天的禁区一直都是这个点,我每次都劝她,咱能否换个赛道?因为你常年生活在国外,并不知道保健品在国人眼里意味着什么,约等于智商税。

他说,那我就理解了。

我说,我就是说服不了自己,除非遇到转折点,例如我没有用米诺 非那雄胺的前提下,吃了北纬姐给我配的生命片,头发长出来了,那么绝对死心塌地,谁都拉不回来了。咱这边有个名师,刘强班主任,有印象不?

他说,知道。

我说,他是本地XXX的头子,怎么治他都白搭,你知道为什么他如此的固执吗?他自己的说法是查出了癌,结果练好了,你说,这种情况下,谁能掰回来?

他说,不是死了吗?

我说,是死了,死之前的事,他还是我的写作老师,我在二中读书时,经常在校刊发表文章,他是主编。

他说,XX他媳妇做了直销不就是这么回事嘛,多年没怀上,吃了半年,怀上了。

我说,也许是别人开的枪呢?

他说,这个可不能胡说。你要这么想,他的媳妇搞直销,传出去就成笑话了,但是谁都管不了,就是铁了心,自己是真实受益者。

我说,这也是中医传播的核心所在,一个被治好了,成了铁粉,四处传播,其实忽略了一个最核心的点,人体具有自愈功能。

他说,今天那个佛里佛气的姐姐说你有少年感。

我问,真的吗?

他说,真的。

我说,可能是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小孩吧,我身上没有40岁人的稳重,调皮,穿着也都是青年模式,李宁当年出了一款“日进斗金”的红色卫衣,老板接着联系我,说这个符合你,潜台词是,除了我这么另类的人,没有人能穿出去,当时一共来了五件,除了卖给我那件外,其它四件都让喜欢打牌的人买走了,为了所谓的好运气。

他说,你有没有发现,被人赞美一句,会高兴很久。

我说,是的,所以我非常喜欢夸人,例如说木木是国际木,要么就是像明星,但是呢,也不能经常用同一个词,他们会觉得,貌似是我的口头禅,其实我是真这么想的。反过来呢,也会得到他们的赞美,昨天小闵来,给我带了一束花,里面的卡片写着: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这句话我就非常喜欢。阿里那个P8还是P9,她说听了金海心的《那么骄傲》,突然觉得董哥才配的上。木木前几天跟我讲,You’re a vibe!怕我读不懂,特意给我科普了一下。

我找找原话:每当有人对你说'You’re a vibe',他们不仅是在赞美你的外貌或才华,更是在肯定你散发出的那种独特氛围。这种氛围,或积极、或热情、或独特,都是你与众不同的标志。

反正,以后,我也要多赞美人,哇,好大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