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秘传的使用与破解

 m175 2024-05-17 发布于黑龙江

很明显,这也是一期闲聊。主要就是聊一聊所谓的秘传问题。

不遇真师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的情况确实存在。

因为市面上的各家传承都有这个现象,他们会隐藏一些实用技巧的要诀,把核心的部分藏起来,不对外公布。

我无意讨论这种东西是否有益于医道,这玩意儿说不清。

我只能以我个人学习和接触到的部分秘传的体会,来聊一聊怎样使用秘传以及怎样破解秘传。

大家面对的各家传承,往往是残缺不全的,可能因为失传,也可能因为各种各样人为的原因会导致传承的某一部分,他消失了。

一般情况下,一个方脉的传承主要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方药、方剂的加减技巧、药解、医案

生理主要就是怎样认识人体和人体与天地之间的关系,有的侧重天地,有的侧重于人体。侧重于天地的往往会给你搞术数算之类的东西。侧重于人体的又有,侧重气化、侧重解剖、侧重内经、侧重伤寒,各种不同的派系。说到底生理部分就是怎样认识人体。

生理现在市面上比较多的,营卫经络逆顺为主的内经系统,寒热标本的五运六气系统,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系统,明堂绛宫内丹的火神系统,上中下三焦卫气营血的温病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配对象。

病理部分最重要的就是疾病的传变和预后的转变,它牵扯到了一个治法的问题,指向的是治疗次第的方向。如果不治,疾病会怎么发展?如果治了,疾病会怎样转归?这都是这方面需要有的一个内容。

诊断,诊断主要就是脉诊,其他的诊断技巧也很重要,但是脉诊提供的信息,从历代医家的论述中来看,确实是最多最详尽的。脉理最为复杂,也最为难学,所以最为重要,不然他这么难学这么复杂,学他干嘛?如果是明清传承的话,就要非常重视舌诊。道家的传承相对来说重视望诊,他们会搞一些奇奇怪怪的望诊小技巧非常有用。问诊方面,市面上我所见的做的最好的就是症状分类纲目,江西姚氏他们做的极其详尽,除此之外,倒很少见到某一家在问诊上下功夫。

方药、方剂的加减,这里比较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要和诊断衔接。很多门派通过不把用方之法,用药之法讲的究竟,而留一点手来形成秘传,这是非常常见的。

本草,一般情况下,宋朝之后就很少有给自己的体系写本草的门派了。这个时候找到这个门派所尊崇的那本本草具体是啥就很重要,然后去找那本本草就可以了,明朝之后的话可以关注一下《本草纲目》。

医案,有的门派会留有医案,如果有的话,这也算是秘传很重要的一部分,当然这个主要见于明清往后的医家。有的医家就特别贼,他讲的理论和他平常用的方子其实不是很契合,比如某著名温补学派代表人物在史书上留下来的全都是他用寒凉重方治的医案,这种奇怪的事情就很耐人寻味。

大家看了这个东西之后会有一个错觉,不是说好了假传万卷书,家传一张纸吗?怎么有这么多东西需要学。

问题确实是这个样子的……

理论体系是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的,诀窍只能让你更加迅速的了解整个体系和更快的迭代自己的临床技能。

秘传和诀窍是不能代替学习和临床的,他只能加快学习的速度和提高临床迭代的效率

而且有的时候,当一个师父开始传你万卷书的时候,他大概率以后是想传你那个一句话的。不然费那劲儿干嘛?

之前有一个朋友问我,我是怎么理解乌梅的这个药,因为这是厥阴篇的一个很核心的药,如果我很不负责,我就可以告诉他这个东西主下气,然后能生津,然后能收敛气机走到小腹六腑腹部,而且能作用于脉管系统,将内在有余的气机推到外面(四肢)去。

但如果很负责任的给他讲这个东西的话,我需要把乌梅丸配方给他讲透,然后乌梅丸类方又牵扯到其他一系列的药,然后这些药本身都有各自的本草药解和本草药性,而乌梅丸的应用指征,你就需要讲透厥阴状态,而厥阴状态它是伤寒六经传变的一个结果,你需要把前五经的大概情况给他说明白,他才能理解为什么原因会出现乌梅丸症,同时你为了讲清楚伤寒论的体系,你需要去把伤寒论所架构的那个生理系统给他扒出来,这样的话就又回到了我所学的内经体系,玄隐的体系里面,然后玄隐又是一个超大的问题,它包括实体的经络和实体的脏腑以及脏腑与天地之间的气化关系,这样的话就讲起来没完了。

如果仅仅局限在本草上的话,也要告诉他,我学本草的那一系列方法,我前面有好几篇文章,专门是说我怎么学本草的,我又得把这些东西全都扔给他,不然他下次还得来问我。

上面是教人以方法,而绝大多数大家想听的是:两关或右寸浮散按涩用乌梅

图片

事情尴尬了起来……

现在市面上流传的绝大多数秘传是那种能涵盖八成情况的技巧,但实际上的秘传是那种可以提高你对人体和天地认识,进而掌握八成以上的那两成变化的知识。

我接触到的绝大多数号称秘传的东西,他们最后给我的状态都是我需要以他们为纲去学一大堆东西。

比如我曾经获得过一套脉药对应的秘诀,然后我去临床用的时候,我发现我根本不能按照他写的那一点点东西去使,虽然他每一个药物的脉药对应都像上面那个乌梅一样详尽,但是临床的变化是无比繁复的,本草的应用还是要回归本草,对本草的理解而不能简单的做机械的对应,它后面有巨大无比的本草体系,然后大家就看到了,我花了巨长时间去学本草。

同样的,我现在拿到的最重要的秘传《玄隐遗密》我为了理解他,一直在找各种各样的相关资料去搞他,他的周边相关的知识特别特别多,然后大家就看到了这个公众号上所更新的一切,你可以认为无论是本草系列,还是脉法系列,或者是医理系列,它都是我学习这个庞大无比的秘传的一个记录。

图片

以上大概就是秘传的使用部分,总结一下,还是那句老话,未有神仙不读书。​先把自己的体系打磨的足够丰盈和深入,然后在获得秘传的时候才能顺畅地运行起来,不然就像用十几年前的word系统运行最新的赛博朋克2077一样,根本带不起来。


而且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只要在中医这个方向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就会不停的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秘传,有些秘传他只有到了一定深入的层次之后才会来找你。

比如你连脉都不会摸,想要脉药对应的秘诀很明显就用不了。而心法口诀治疗次第一类,又需要对人体的整个架构有非常清晰的了解,你得熟读内经。

接下来就是秘传的破解部分。
 
往往会有一堆人,他们声称自己有秘传,但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很重要了,他这个秘传是否有利于临床?

这个时候有一个点就非常的重要,就是他教出来的人水平怎么样?
图片

我见过不少对秘传进行暴力破解的自学大佬,主要手法就是通过广泛的阅读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临床迭代,把不全的部分给补回去。

手段相当粗暴,但是相当有美感。

中医学有一大好处,理不过内经,法不过仲景,几乎所有技术都是架构在同一个内核之上的,只要你内经伤寒足够精熟,你就可以在临床上吊打很多秘传,然后这个时候你通过秘传的显传资料就可以把它里面绝大多数的东西给反过来调出来用。

也就是所谓的盗版资料吊打正版大佬。

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非常好玩的现象,会出现,只要你能力重新足够强,你就会变成相同话语下的另一门秘传。甚至如果这门传承的本家足够弱的话,你还可以对他进行夺舍。简称谁强谁是本体。


图片



这篇文章的最后,我要强调一个事情,中医学里面确实存在秘传,我希望大家都去探索这方面的东西,因为秘传往往是重要的要点,它可以提高你临床水平迭代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你理解一个医学体系的速度。

我不认同中医学里面没有秘传的论调,认为学普通的东西就可以深入的了解这门学问,这是不现实的。

在古代那个根本不存在知识产权的状态下,医学的技巧,作为一门极容易传播的东西,他很容易复制,所以一定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个时候广泛的阅读去探寻那些很少有人学的东西,就往往可以在角落里发现具有启发意义和实际临床意义的技巧。

图片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故圆照之象,
务先博观。
无私于轻重,
不偏于憎爱;
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