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宁波的山间古寺,红蔷薇和古桥拍照很出片,成为网红打卡地

 楚语乐游记 2024-05-17 发布于浙江

宁波市溪下水库的西面有两处风景,分别名为古洞桥和翠山寺,在宁波著名的地理古籍《四明淡助》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为极具历史底蕴的古迹。现在它们都成为网红打卡地,深受游客的喜爱,成为拍照胜地。这里的景色和历史究竟如何呢?

溪下水库的西面为南雷山,现在标注为照山岗和高寸岭,历史上名为翠岩山。据说,山中涧泉可直通大海,有大鱼从海上来,葛仙翁曾经在山中云游和炼丹,还用泥土封了山中的一个秦皇石版弓箭洞。

唐乾宁元年,思明和尚从当地一位邵氏人家得到一块土地,建造了一座禅院,命名为“翠岩”,但寺院多次被毁。宋嘉定年间,参政张孝伯请为功德寺,获赐“移忠资福寺”匾额。明洪武十五年,定名为“翠山”,沿用至今。

翠山寺原本在溪下水库所在的石马里清泉村,寺后为隐仙岩,小溪从西、南、东三面绕行,四处皆是青山,风光秀丽。但是,随着溪下水库的建成和蓄水,水库所在地的村庄全部搬迁,翠山寺也随之拆除。

现在的翠山寺是易址重建的,它坐落在水库西面的公路旁边,依然坐西面东,但受地势所限,山门位于寺庙南方。重建后的寺院规模并不大,只有药师殿、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以及厢房。

这些庙宇依山而建,布局紧凑,高低错落,逐级抬升,从侧面走过去,看似一块平地,实则是二楼或三楼,有种重庆山地建筑的感觉。它们的后面是青山竹林,绿意盎然。

寺内的建筑颜值一般,似乎没有特别之处,但是大雄宝殿门前的广场上有两处蔷薇,花开正盛。这些蔷薇花抱团而生,枝蔓从石栏上垂挂下来,大红颜色的花朵爬满枝蔓,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艳丽,很适合拍照。

张孝伯当时在请建寺院时,也在院外的小溪上修建了一座石桥,称为翠山寺桥。它是当时周边村民到翠山寺上香的必经之路。这座桥为单孔月洞式,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洞桥”。民国十二年重修时,直接将其称为古洞桥,并将其刻在桥券两侧。

原来的古洞桥与翠山寺比邻而居,修建水库时整体迁移到现址,与翠山寺再次相对而立。古洞桥正好坐落在庄大线的旁边,成为山路沿线的绝美风景。游人前来这里游玩更加方便了,甚至很多自驾车都忍不住停车,走下来拍上几张照片后再离去。

原来的古洞桥两侧均为古道,但它们现在都被湖水淹没。如今的古洞桥不再通行,成为一处纯粹的历史古迹,但它的周边依然有古道,是许多登山步道的一个节点。

从古洞桥和翠山寺之间的山路往西走,是甘潼岭古道群,可构成多条徒步环线,沿着古道可到达大雷村上车门等村落。

古洞桥的西面不远处,路边有一座水官口山塘,面积不大,但是湖水很绿,两边树木葱茏,也是一处小众风景。

旅游小贴士:

1.门票信息:免费

2.地理位置: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

3.自驾导航:可以用导航软件搜索“翠山寺”,按照导航路线指示自驾前往即可。

4.公共交通:宁波站北广场乘坐622路公交——“井亭家园”同站换乘685路——“古洞桥”站下车即到;或者在“横街头新村”站下车,换乘613、613-1、613-2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