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博主造假忏悔录

 娱乐硬糖 2024-05-17 发布于北京

私信里不时传来的吐槽甚至谩骂,都在云影(化名)预料之中。

身为一名旅游博主,面对“现场根本不是这样”“诈骗真该坐牢”“浪费人时间,已经举报了”之类差评时,她偶尔也会产生狡辩的冲动。但这种不合时宜的感情,很快就会被不断增加的收藏浏览量压下去。

何况云影本就理亏。赶在五一前夕,她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篇旅游笔记,狠狠安利了一条适合拍照的小溪,用“超级小众”“影视海报级别”“这是县城的浪漫”等醒目字眼来强调其多么值得一去。

好多人信了,大老远跑来打卡。结果发现所谓的“海报级小溪”,就是县城外一条小河沟。若没点儿构图的本领或是前期准备,大概率会拍到搁浅的垃圾和疯长的杂草——倒是可以拍贾樟柯电影海报。硬糖君也去看了,除了折服于云影的创作能力,也觉得她挨骂是一点不冤。

小溪沟周围的环境

云影也承认这次创作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又给自己找补:“这在旅游内容里真没到诈骗的程度。咱别纠结它是小溪还是小沟,费点心思找找角度确实能拍出好照片,是吧?比起那种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操作,我还是挺良心的。”

而且按她的经验,小旅游博主的粉丝并不固定,网友一般都是骂完就爽、爽完就走,基本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冷处理即可。云影的当务之急,还是思考应该如何包装出下一个“小众”打卡点,以及自己这份事业还能硬撑多久。

让臭水沟成为打卡点

今年3月,云影在网上刷到《大梦归离》的海报时,脑子里就闪过一个念头:是不是能找到一个同款打卡地。毕竟,粉丝和路人都在讨论郭敬明的审美,围绕海报的妆造、构图聊得热火朝天。

一直以来,旅游博主都喜欢从影视、综艺里寻找灵感,借此获得天然的话题和热度。当初《去有风的地方》走红,他们火速切换到大理生活模式。眼下《我的阿勒泰》热播,他们又立马赶往新疆哈巴河县。

只是打卡真同款太花钱,这是绝大多数旅游博主无力承担的创作成本。云影告诉硬糖君,她这样的县城旅游博主粉丝少、变现难,“跟风确实跟不起,'造假’更有性价比”。所以《大梦归离》的海报火了以后,她最先想到的就是找一个类似的池子或小溪。

云影考察了好几个地方。“有的景色好点,但从长沙市中心开两个半小时车才能到,太偏远肯定没人去。有的不够新鲜,其他博主早就去过,已经被'反诈骗’过一轮。”

于是,开篇的小河沟就成为最折中的选择。定下地点后,云影选了一个天气好的周末去现场创作。“找了一些大叶子当道具,还专门带了个捞网清理垃圾,拍了将近两个小时。这篇笔记的总浏览量四十多万,是我今年数据最好的作品,值了。”

而在云影看来,这远远不是旅游博主想象力的天花板,甚至不是她自己的天花板。她曾安利过一块形似鹰嘴的石头,配的是站在上面俯瞰一个乡镇的照片,文案为“在县城也能拍出人生照片”。打卡这个地方,光是山路都得开车十多分钟,且现场真的只有一个光秃秃的石头。

据云影介绍,未经商业开发的奇石、古村、森林,都是县城旅游博主的创作焦点。“在很多年轻网友眼里,这些地方足够神秘、极具野趣。我们就能用生命力、自然能量场这样的概念去包装,用最不松弛的姿势教人拗出松弛感。”最让云影意想不到的一次是,她经过一所废弃小学的花墙,搞了一篇春天主题的拍照攻略,竟也被一大批网友追着要地址。

当然,为了防止被举报,云影还是会在文案创作上下功夫。最常见的是加上一些限定的场景或时间,比如“雨后的清晨”“初秋的馈赠”等等。万一跟风打卡的网友表达不满,就能把原因归结为时机不对。“反正这种地方比较无聊,应该也没人愿意再去第二次。”

造假,旅游博主的宿命

云影当初也是被“骗”进旅游博主这行的。

去年初,被工作搞得焦头烂额的她频繁刷到裸辞新闻,又被旅游博主光鲜亮丽的生活深深刺痛也深深吸引了。都是年轻人,凭什么他们的人生就是旷野,自己却只能演人间牛马?痛定思痛,云影决心加入裸辞旅居的队伍。

她跟风去了大理,没花多少钱租到一个花园小院,开始在社交媒体分享放风、社交的日常。运气不错,云影刚好吃上了那段时间辞职旅游、网红城市的话题红利,短短两个月就有六篇浏览量破百万作品,在全网有了十多万粉丝。

严格意义上说,云影并不是因为旅游内容火起来的。她数据最好的一篇内容是讲“裸辞当旅游博主”多么爽、多么舒适,至今仍有很多想复制同款生活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取经。现在看来,她在这篇看似陈述事实的笔记里就已经开始放飞想象力,刻意美化自己选择的那种生活。

云影发过一系列大理视频,前期流量相当可观,但热度慢慢就降下来了。她不得不开始学习同类创作者,跟随热点当起了特种兵式旅游博主,沿着大理、淄博、泉州、天津这条网红城市的崛起路线奔跑起来。

在这个阶段,云影的更新频率和创作水平仍是稳中有升。她告诉硬糖君,去一趟大城市或者网红城市,吃喝玩乐都能写好几篇。“我现在周末去长沙逛一天,也能写至少三篇旅游笔记。就说嗦粉这事儿,我可以写网红店、码子、品类等等。”

当然这类创作也存在两个明显问题。一是同题创作相当多,如果找不到新颖角度,便瓜分不到多少流量。二是创作成本相当高,这极大挤压了腰尾部旅游博主的生存空间。半年时间,云影的存款花得所剩无几,她不得不回到县城老家。

万没想到,此时县域旅游和县城旅游博主又火了,出现一种全新的创作逻辑。

相较一二线城市,县城能被开发的旅游资源非常有限,大家来来回回就玩那几个地方、吃那几个店,事实上压根不需要什么旅游攻略、打卡指南。但好处是,回到县城,十多万粉丝的云影也担得起网红的名号。凭借流量积累,她也被县城很多门店请去站台、打卡。“宣传一次三五百,偶尔还有外地包差旅的合作,每个月能多赚一两千,在小县城已经非常好了。”

可惜这样的轻松日子没过多久。一方面,县城需要宣传的门店有限,通常都是一锤子买卖,没什么复购机会。另一方面,回老家后云影的创作力明显降低,靠吃老本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变现和内容的双重压力之下,她踏上了“县城小众打卡点”的造假之路。

这是县城旅游博主的普遍困境。云影清楚知道,自己老家并没有什么值得围观的地方,但凡有点吸引力的景点,政府早开发了,哪轮得到他们来挖掘、来包装。“也不是我们想要造假诈骗,没钱出去旅游,断更立马掉粉,总之没得选。”

县城旅游向何处去

比起没流量,云影认为挨骂也是开心的,“至少说明有关注度,能够继续做下去。”五一期间,那条小河沟让她成功刷新近半年单篇笔记的阅读数据,又一次燃起了创作的信心。

尤其旅游诈骗的代价够低,无非是一些口舌之争。依照云影的观察,一线城市的旅游博主捧红某个名不副实的网红打卡点,被揭穿后可能有舆论争议。“但也只是无焦点的普遍攻击,并不会把矛头对准某一个博主、某一个创作者。每一次都是围绕审美霸权吵两句就散了,伤害力近乎为零。”

县城博主面临的压力就更小。被他们“诈骗”的网友,多数时候会用“小县城也就这样了”的说法宽慰自己,至多吐槽几句,差评也没什么发酵空间。而且到县城旅游的人往往只是厌倦都市生活,趁着周末、放假下乡放风,更多的意义在路上。

但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依旧无法抵消云影的焦虑。过去一年,她尝试过软广、直播、带货等变现方式,但旅游博主是越来越难赚钱了。现在的情况是,县城几乎没有商业投放的氛围,常规是跟餐饮店、游乐场、民宿等场所合作,争取一些发券、开团的优惠,再根据最终转化赚抽成。此外就是尽量生产一些爆款内容,获取平台的流量分成。

“你以为我们不想好好创作么?我也想整点跟着小学历史打卡全世界、去一百个城市喝咖啡、寻找被遗忘的古村落这种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但这些创作要钱啊,也就富二代和MCN机构能玩得起了。”

也因此,绝大多数县城旅游博主只做图文生产,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勉强挣点小钱,如果当做主业的话,没有几十万粉丝应该很难活下去。我认识的一个同行,砸了几十万拍视频,拢共挣了两三千。”

当然,县域旅游的空前火爆还是让这些博主们看到了希望。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县域酒店订单同比去年增长68%,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151%,河北正定、浙江安吉、广西阳朔、福建平潭等地尤其受到追捧。云影告诉硬糖君,一批断更的县城旅游博主重新活了过来,“大家又有信心开始'诈骗’事业了。”

为了吃上县域旅游的红利,不少地方政府也重新思考宣传路线,向本地旅游博主抛出橄榄枝。五一过后,云影就参加了一场闭门会,跟有关部门、旅游同行讨论能不能把当地一座桥推成网红景点。“就是一个普通的索桥,但上面觉得这是其他县城没有的东西。反正只要范围足够小,每个小镇都有独一无二的设定。”

这些都令云影倍感振奋。本来,真正让她想继续创作的动力,就是名声。“在我们这种小地方,你能做到十多万粉丝,亲戚朋友就会打心里觉得你混出名堂了。网红是人生给过我最好的滤镜,让人实在舍不得卸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