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交往的核心法则

 攀登者anly 2024-05-17 发布于北京

为什么别人总是不把你当回事儿?因为从基因上讲,动物只会对那些能够伤害它们的事物表示顺从。

做人没有成功的秘诀,失败的秘诀倒是有一个,那就是总想着让所有人都满意。

这个世界总是存在一些无法调和的结构性矛盾,很多时候大家都没有恶意,但总会有人不满意,这是没办法的事。

生活中的矛盾有两类:结构性矛盾和摩擦性矛盾。

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非要打一架,这种本来可以避免的事叫摩擦性矛盾。

两个人争同一个职位、追同一个姑娘,不是你赢就是他赢,这种没法避免的事,就是结构性矛盾。

我们说吃亏是福,说的是尽可能避免摩擦性矛盾,而不是让你在结构性矛盾面前当老好人。

路边的小混混骂你几句,你不理他,看起来吃亏了,但规避了不必要的风险,所以叫福。

工作中碍于情面,不敢争取自己的利益,无底线地妥协,这个叫傻。

你跟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竟争同一个关键岗位,这件事不是你不高兴,就是他不高兴,一定会有人不高兴。

你赢得光明正大,他心服口服,也不妨碍他心里不高兴。因为他高不高兴,不取决于你能力如何,是不是光明正大,而是你有没有损害他的利益,抢走他的机会。事后你请他吃饭,陪他喝酒,跟他推心置腹,想要挽回关系,有用吗?没什么用。

人生在世,总有些必须得罪人的事,面对结构性矛盾,一定要有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魄力。该争取就要大胆争取,该拒绝就要大胆拒绝,利落干脆,千万不要拖泥带水。

这不是说完全不用理会别人的感受,场面上的事该做还得做,谦逊、礼节都是必要的,但永远不要妄想着做点什么就能挽回关系。

你可以行君子之道,但心里必须明白,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是一回事,别人喜不喜欢你,是另一回事。

为什么你对有些人掏心掏肺,问心无愧,他却总是对你心怀不满,一有机会就会给你使坏?答案也许仅仅是你比他强。他得不到的东西,你唾手可得;他高攀不起的人,你入不了眼。这种落差,让他时刻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持续产生挫败感,不断降低自我认同,这就是你们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很少有人会真心认可比自己强的人,如果不是利益驱动,大多数人更愿意跟一个比自己稍弱的人相处,相比变强,他们更愿意在弱者那里获取认同。

你错了吗?没有。他错了吗?也没有。但事情就是这样,你再掏心掏肺,再以诚相待也改变不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视无言,不如相忘于江湖。

心智成熟的第一步,就是永远不要迁就讨好别人,因为任何形式的讨好都无意义。

豪车和普通车交一样的停车费,给停车场提供一样的价值,为什么收费员对豪车的态度更好?因为一个人对你的态度不单单取决于你可能提供的价值,还取决于得罪你之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为什么任劳任怨的老好人总是被欺负,干得最多拿得最少?因为欺负你没有后果。

你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就是在诱导别人践踏你的人格,试探你的底线。

你必须告诉所有人,在我这里,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如果有人触碰你的底线,就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这不是睚眦必报,而是为了向所有人发出一个信号,触碰我的底线是有代价的。


博弈论里有一种非常简洁的人际交往策略,叫一报还一报。

是几十位科学家,用六十三种社交策略程序,在重复囚徒困境中不断博弈,得出的最优解。

这个策略只有七个字:「善良、可激怒、宽容

善良,是首先向对方表达善意,选择合作,并且永远不首先背叛。

可激怒,是当对方选择背叛时一定会采取报复行动。

宽容,是只要对方重新合作,就会既往不咎恢复合作。

我们必须记住的是,永远心存善念。但同时也要谨记,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以善相待,不是所有事都值得你一再退让。一个人最大的修养,就是给自己的善良设置底线

没有底线的善良,只是借着善的名头衍生出来的讨好,是一种懦弱,是对自己的残忍,也是对恶的纵容。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你的善良,应该带点锋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