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0291号建议《关于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濮水新声 2024-05-17 发布于河南

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中国银保监会,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国推进以来,老年人一直是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后较长时期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强调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优先签约、优质服务。近年来,各地积极扩充家庭医生队伍,提升服务覆盖率,丰富服务内涵,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提升家庭医生队伍能力。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全科医生是家庭医生的主体,各地通过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等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壮大全科医生队伍。截至2022年底,累计培训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近8.8万人、助理全科医生5万余人,转岗培训全科医生25万余人,免费培养定向生8万余人。二是拓宽家庭医生来源渠道。鼓励全科医生、其他类别临床医师、乡村医生及退休临床医师等各类医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提供签约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吸引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义)工等参与签约服务厦门市以慢性病为切入点,创设三师共管服务模式,由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共同为签约居民服务,提高慢性病管理水平。

关于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提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家庭医生积极性。各地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为符合条件的签约居民提供4~12周的长期处方服务;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上门治疗、随访管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健康指导及家庭病床等服务将一定比例的专家号源等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管理支配,可给予家庭医生部分预留床位,方便经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优先就诊、检查、住院;发挥基本医保引导作用,引导群众主动在基层就诊,促进签约居民更多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杭州市推行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对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展上门换药、褥疮护理、插拔尿管等服务;湖州市打通绿色双向转诊通道,经由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预约上级医院就诊  

(三)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信息建设。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要求推进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各地积极推进“互联网+签约服务”建设,搭建家庭医生信息系统,实现线上签约、健康咨询、慢病随访、双向转诊等服务。同时,不断加强区域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打通家庭医生信息系统同诊疗系统、基本公共卫生系统等数据通道,积极推广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浙江省打通医生签约服务、区域卫生信息、预约诊疗服务、双向转诊、居民互动、综合管理等平台,使签约服务与常态化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相关联,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部分省份探索以党政机关、商务楼宇等功能社区为签约对象,签订服务协议,同时对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予以支持,满足老年居民个性化、多元化健康需求。绍兴市基层医疗机构与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进行协作,提供集体随访、用药提醒等服务;深圳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在工业园区、机关事业单位等开办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五)是关于引进商业保险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各地按照《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要求,优化老年人保险产品和服务支持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2023人寿保险开展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利用存量寿险产品开展转换业务,提升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供给能力。有些省份探索引导商业保险进入医疗市场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支持。南京市试点商业保险公司与签约个人共同承担签约服务包费用,由卫生行政部门与保险公司共同对签约服务进行监督和考核的模式,不仅有效增加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筹资渠道,还能强化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效果,为居民提供多重健康保障。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继续协调有关部门继续增加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推进有效签约、规范履约,健全签约服务激励和保障机制,推进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39月1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