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史丨李鸿章在日本被日本刺客枪击,日本刺客结局如何?

 人文之光 2024-05-17 发布于辽宁

西元1895年,清廷陷入了空前的统治危机:因为甲午战争向全世界揭露了一个真相,那就是清帝国的实力强大仅限于纸面上的,实际上不堪一击:最起码被视为上不得台面的日本,都能重创清廷。

清朝面对甲午战争的溃败,当时的当国者慈禧太后只好派遣李鸿章前往日本进行何谈。当时的清朝处于极度腐朽状态——早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间谍就已经摸清楚了清朝的电报密码。所以当李鸿章在日本用电报和国内联系,并讨论起何谈底线的时候,日本人可谓一清二楚。并且,还根据一些细节推测出了清朝其实已经有了战争恐惧:即不敢继续维持战争了。

所以日本直接要求清朝赔偿日本3亿两白银作为赔款,当然还有其他内容,包括需要割让土地给日本,以及放弃部分主权。

其实甲午战争和后来日本发动的一系列战争,都是受到全民支持的。因为日本的地理条件先天不足,所以日本人想要富裕,唯一的出路就是抢。当然如果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岛国似乎都比较盛产海盗。毕竟,这也算靠海吃海。

李鸿章的求和,其实也让很多日本人不爽。因为当时日本的精英和老百姓虽然都支持战争,但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巨大差别:那就是对于日本精英来说,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讹诈清朝,因此需要适可而止。而日本老百姓主流多是愚昧,所以老百姓对于战争的理解就是:只要不断打下去,这样穷人就可以利用参加战争不断提拔,丝毫不考虑日本的战争潜力——实际上甲午战争后期,日本也有筋疲力尽的感觉。

李鸿章求和遇到刺杀,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1、刺客的身份

当时李鸿章在日本求和,被一个叫小山丰太郎的日本浪人刺杀。那天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谈判以后,打算返回旅店就系,结果引起了日本百姓的围堵。就在这时候,小山丰太郎利用人群的混乱,掏出手枪对李鸿章连开数枪,导致李鸿章左眼下方受伤。当然,小山丰太郎也因为当街行凶被日本的警察当场逮捕。

而对于作案动机,小山丰太郎表示,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搞垮这次谈判,并希望战争继续下去。

而清朝的议和大臣在日本遭遇刺杀的消息,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世界各国想看看日本如何处理此事。而当时日本标榜日本属于处于东方的西方文明国家,和东方专制黑暗的君主制国家是不一样的。而小山丰太郎的刺杀行为,无疑让日本处于舆论的漩涡,最起码世界各国普遍觉得:日本人号称文明,就这么个文明法?

所以日本法院迫于压力(主要是西洋列强的压力),只好宣布判处小山丰太郎无期徒刑。

2、余生

小山丰太郎本身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当时27岁。在此之前,小山丰太郎就因为参与斗殴等活动而入狱。而当甲午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以后,小山丰太郎深感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当时他以为随着战争无限期深入,他可以因为战争体制而收益。但不曾想,伊藤博文开始和李鸿章谈判。

所以小山丰太郎认为李鸿章可能会毁掉自己的“前途”以后,才做出了暗杀李鸿章的举动。

小山丰太郎被日本法院判处无期徒刑以后,又遇到减刑,在1907年的时候,小山丰太郎得以提前出狱。

出狱后的小山丰太郎可谓名利双收,收获了大量的“粉丝”。之后的小山丰太郎继续为日本对外扩张而奔走。

其实这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除了肉体消灭之外,还有诛心,也就是精神打击。

本来当初伊藤博文建议法院判处小山丰太郎死刑,并借此树立日本的文明形象。但是日本法院以司法不受行政干涉的名义,顶住了伊藤博文的压力。也因此,小山丰太郎捡了一条命回来。

本来似乎这是老天便宜了小山丰太郎,但是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并非如此。老天给了小山丰太郎78岁的高寿,让他见证了甲午战争的同时,也见证了之后日本一系列的扩张,包括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在小山丰太郎76岁的时候,日本遭遇了美国的原子弹打击,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整个日本也几乎被打成一片焦土,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小山丰太郎的人生最后两年,是在精神破灭中度过的。或许,小山丰太郎会后悔自己活这么久。

让他亲眼见证二战日本的崩溃,也算是老天对他的诛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