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购超1000亿,腾讯能不能冲击500?

 goldolive 2024-05-17 发布于广东

按照马化腾的说法,2024年计划回购超千亿,一季度累计回购148亿,我看马总的面相挺和善,应该不会说谎,那么剩下三个季度回购至少852亿,力度远超一季度。这种情况下,腾讯能不能冲击一下500呢?

第一、引子

先看腾讯对外投资,财报披露持有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为5224亿,非上市公司账目市值3288亿,合计8512亿,随着国家对互联网监管的强化,预计腾讯大规模投资的时期过去了,后面还是聚焦主业,投资一些业务强相关的公司,现在持有的对外投资很大部分会变现。

在电话会议中,管理层说:考虑到目前公司的投资组合规模已经非常庞大,我们没有计划投入更多资金。这些投资组合能在我们想要推进新战略时提供现金流,或是用于股东回馈,支持股息支付和回购股票等策略。这点和我的判断相一致,这也是政策的要求。

降本增效这块,主要就是员工的薪酬,24年一季报显示员工数量为10.48万,高点回落一万多点,员工薪酬260亿,人均24.8万,理论上说10.48万员工人均年薪百万了,确实不错。

作为科技企业,员工薪酬及科研开支利来都是大头,经过两年的持续控制,目前员工薪酬占比从21.6%降低到16.3%,很不容易。

去年年底我有幸在一位朋友的邀请下到腾讯总部做了参观,腾讯的福利待遇真好,但是员工工作强度也很大,国内的人才竞争也客观存在,薪酬没办法降低了,公司各方面减少开支也做了大量工作,典型的就是腾讯总部大楼晚上的外立面灯光是要关闭的,不像以前可以通宵亮着,我有感觉降本增效这块腾讯再倒腾的空间不大了。

所以腾讯的未来还是要回归到业务的增长上面。

第二、主菜

所有互联网企业的逻辑都是:引流+变现。腾讯的主要流量来源于微信和QQ,当前以微信为主。一季报显示微信月活为13.59亿人,同比增长3%,这个意义也不大,国内流量到顶是明牌。

进一步推理,腾讯的未来在于流量的深度变现,而变现需要场景和工具,由此引出腾讯的四大业务板块:社交网络、游戏、广告和金融。相关的分析已经非常多了,我只讲我认为重要的,以及其他人讲的较少的部分。

微信+成为未来腾讯回归主业的主战场,微信是树根,这里的+包括视频号、小程序、公众号、搜一搜等树干,每一个树干都代表一个崭新的印钞机,同时树干和树根相互赋能,形成强大的生态,这也是最坚硬的护城河。

2024Q1 视频号总用户时长同比增长超 80%,视频号用户时长现在已超过朋友圈的两倍,并通过拓展商品品类和激励更多内容创作者参与直播带货,加强了视频号直播带货生态,由此带来广告和卖货两个收入。

其次,2024Q1 小程序和小游戏在一季度表现亮眼,小程序用户时长增长超过 20%,非游戏类小程序的日均使用次数同比实现双位数百分比增长,小游戏流水同比增长 30%,由此带来广告和游戏两个收入。

我们发现腾讯的树干们越活越,广告收入就越好,广告是个无孔不入的业务,同时视频号和游戏业务的发展也会带来企业服务收入的增长。

所以腾讯的逻辑就变成了:微信是树根,长出来了视频号、小程序、公众号、搜一搜等树干,四大业务中社交网络和游戏是直接业务,广告和金融是衍生业务,衍生业务做的好不好,树干的品质更重要。

刘炽平在业绩说明会上说:“搜一搜、小程序和视频号与微信拥有很深入的生态连接,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内容生态系统。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腾讯的增长会继续从这些高质量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受益,目前仍处于商业化周期的早期阶段。”刘炽平说道。

如果说过去腾讯的发展是靠流量的红利,靠的是规模的增长,那么腾讯的未来就在产品的品质上面,靠的是流量的粘性及活跃度。

从这个角度上说,前几年要求互联网企业回归主业反而为腾讯找到了后流量时代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腾讯手里还有一个大杀器:AI,2024Q1 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腾讯乐享、腾讯电子签、腾讯问卷等已全部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AI的价值不在于为腾讯带来流量,而是更强的流量粘性和更高的活跃度,也就是前面说的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甜点

梳理清楚了腾讯的家底和逻辑,我们再看财务数据来深化我们的分析。

2024年一季度营收实现营业收入1595.01亿元;毛利838.7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Non-IFRS)502.65亿元,同比增长54%。

第一季度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至265亿元,此乃受微信视频号、小程序、公众号及搜一搜的增长拉动;在电话会议中,管理层说:我们认为我们有能力继续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因为我们很早就开始增加视频号的广告加载率,目前的广告加载率约为我们主要短视频产品竞争对手的四分之一。从历史上看,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我们广告的点击率是很低的,因此,从较低的基数出发,我们可以将点击率提高一倍或两倍,这是那些从更高的点击率出发的广告服务平台所做不到的。

第一季度,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3%至人民币136亿元,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同比下降2%至人民币345亿元,乃收入递延所致

社交网络收入下降2%至人民币305亿元。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至523亿元。

企业净利润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并不是因为所谓的降本增效,我前面分析过,1万员工节省的薪资也就1亿左右,在电话会议中马总说:这主要得益于高毛利业务的增长,包括视频号和微信搜索广告、财富管理服务、小游戏、平台服务费和电商技术服务费。同时,长视频和云计算业务成本效率的提高也为毛利润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关于回购和股价,在电话会议中管理层说:在回购方面,正如我们上次宣布的那样,我们承诺回购至少 1,000 亿港元的股票。股价确实上涨了不少,即使到了今天,考虑到我们的利润已经大幅增长、我们投资组合的价值一直在增长、以及我们的长期前景实际上非常好,我们觉得股价仍然具有吸引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继续在这个时间点上进行股票回购。

综上所述,我认为腾讯在流量红利的野蛮增长阶段结束,而进入一个高质量的增长阶段,有能力为股东提供更强大的现金流,考虑到过去三年美元持续加息带来港股流动性的衰竭从而产生估值的极限挤压,如果资金回流带来流动性改善,叠加业绩提高,极可能带来戴维斯双击!

说到港股的流动性,我忽然想起来最近大红大紫的港股红利基金,但是很多人还没有认知到红利策略的本质。从收益来源看,红利策略的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低估值、红利再投资(复利)和“填权”效应等,所以红利策略不怕跌,只要有充分的股息回报,靠时间就能获取复利增长,甚至越跌收益率越高。可以说,红利策略的逻辑是不败的。

港股红利策略中收益率最高的主流红利指数就是港股通高股息指数,今年收益率已经超过23%,追踪它的基金有汇添富的港股通红利30ETF(证券代码:513820LOF代码:501305C类基金代码:501306)。

今天凌晨汇添富基金发了个公告,核心是基金管理人每月可对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和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进行评估,基金收益评价日核定的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超过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时,可进行收益分配。大白话说基金收到成份股分红,每月评估的时候,如果基金表现超出指数,就可以进行分红,这样一年最多的可以分红12次,当月收到上市公司的分红,非常炸裂。

如果你对红利策略基金感兴趣,也很在乎现金流,那么这个基金就要好好看一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