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负面情绪怎么处理?不妨试试这一招

 小毛头书屋 2024-05-17 发布于四川
图片

作者|佟博然

五行针灸师,中医学硕士。钻研身心疾病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与教学经验。2014年起追随诺娜、龙梅和盖老师学习五行针灸,是国内首批五行针灸基础班讲师,6.8-6.14在武汉开课。

01

问题并不需要“解决”

人们的精神的活动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看见即是疗愈”,“觉知导致改变”。

改变自己的内心与解决事件,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内心的问题并不需要“解决”,只需要看到、看清、看懂,而“看”本身就会导致“解决”。

那么,我们只需要不断看到、看清、看懂自己的自卑,慢慢就会发现自卑已然悄然散去吗?是的,当然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或者你可以借用某些方法,或者经由某件事来加快这个看到、看清、看懂的过程。

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情绪分化”的概念:

随着幼儿的成长,开始出现越来越复杂的情绪,但孩子自己并不认识这些情绪。这个时候父母有一个任务,就是命名孩子的情绪。比如,“宝贝,你是不是生气啦?”“是不是妈妈跟爸爸关系很好你嫉妒啦?”“宝贝真棒,是不是觉得自己厉害?”

经常会看到,一个精确的命名会很快平息孩子的情绪。这很考验父母的情商和耐心。

这个命名过程是漫长的,是一个接一个的。但就是到了成年阶段,我们仍有很多情绪是没有被命名过的。

图片

02

两个案例

有一个人来扎针时,吧啦吧啦讲了一大堆她跟朋友之间的种种不愉快,我就问她:你是不是见不得别人比你好?

她哭着哭着噗嗤就笑了:对,好像就是见不得别人比我好…...

后来她又讲,我又问她:你是不是需要优越感?她说:我忽然意识到真的是这样……

后来又聊了一些关于优越感与心里某些空虚的地方。她告诉我说,没等扎呢,就觉得头不晕了,但是心里还有点堵。

我给她选了一个“丰隆+土的原穴”,取意丰盛兴隆,填补“需要优越感”背后的空虚——希望得到关怀。

图片

再举个例子:

有一位男士,几年前得了一场重病,中西、西医调理了好几年,始终没有特别大的起色。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七情致病”。

我在了解病因的时候,忽然感觉到他有一种很深的悲伤。我就问他,这个悲伤是怎么回事?他就给我讲了很多家里的事,各种不靠谱的人、不靠谱的事。

听完之后,我的理解是,这不是一个人的悲伤,这背后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悲伤。是一种没有被看到、没有被重视、郁郁不得志的悲伤,混杂着努力振兴门楣的使命感与压力,附带着强烈的自我牺牲、舍生取义的冲动。

伯特·海灵格提出过一个理论叫“代际重复”,就是同样的心结、命运在几代人之间反复出现,这大概就是中国人说的“家运”。

当时做了一个AE、“夫妻不和”、金的原穴,这个穴位组合并不是第一次使用,以前也是有五行针灸师做过的,而且不止一次。很明显,们“看到”与否对结果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二次见他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他告诉我他的悲切感好了九成,身体的恢复速度也开始明显加速,跟家人的牵绊也明显减少

看到、看清、看懂,这本身是一种诊断。这种诊断影响了医生与患者之间在“神”层面的共鸣,这种共鸣对针灸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同样,对患者而言,一个朦胧的感觉被清晰地描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成长的过程

图片

03

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看?

“觉知”,在中国的传统中常被称之为“用心观照”。而“观照”二字,很难用其他更通俗的词汇替代。我借由这个词的含义解释一下我们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看。

《针灸大成》在讲到治“心疾”时说:“责恙起于烦恼,烦恼生于妾想,夫妄想之来,其机有三......(陷入回忆、畏惧现在、期望未来)三者妄想,忽然而生,忽然而灭,禅家谓之幻心。能照见其妄,而斩断念头,禅家谓之觉心。”

以自卑、恐惧为例。经常有人问,“看到自己自卑又该怎么办?会不会沉浸其中,越陷越深?看到自己的恐惧,会不会越来强化自己的恐惧?”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说,不要随便给人贴标签,正是不希望人们陷入某一评判之中。确实,有时候观察自卑会陷入自卑,而有时候也会穿越自卑呢!其中窍门就在这“观照”二字上。

观照,就像照镜子一样,如实映照出某一种状态。镜子中的映像,既不需要回避,也无法改变。

观照的过程是不带有任何评判的,比如:“自卑是不对的”,“我怎么自卑呢”,“我不想自卑”,“我讨厌自卑”,这些都是评判。

观照会导致消散,但评判则会导致强化观照的本质是任其自然,情绪也好,念头也罢,一旦任其自然就会在自然流动中自然消散。而评判,不是人为地在强化它,就是有意地在压制它。无论是压制还是强化,都会导致相应的能量堆积而不能消散。

这个观照的状态,也正是我常说的与精神世界的后台“贯通”的状态。即从“我”的各种痛苦中跳脱出来,回归于自我意识的源头,从一个宁静而有生机的精神维度看待“我”“我的生活”和“我的世界”。

随着观照、“贯通”的发展,我们的评判会越来越少,我们的意识会变得更加清晰、宁静、理智。

自我攻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评判,我们不但批判别人,也在不停地批判自己。随着观照的持续,我们对过去的放不下、对现在的纠结、对未来的期待,都会逐渐地减少。“我应该××x”“他应该×××”的念头也会越来越少,这样的念头减少,意味着我们正逐渐放弃与现实之间的对抗,意味着我们开始接纳事实,开始放下徒劳的反抗,开始放下无意义的内耗,开始以事实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下一步的选择。

图片

觉知是一项长期工作,伴随着我们整个身心成长的过程。觉知的过程可以由自己独立来完成,也可以借助专业人士的协助。

自己觉知,并不是说我们关起门来思考,而是在生活的波澜中留意自己的状态。我们最好一边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命名自己的内心活动,同时去外界获取信息,做一些知识性的储备,比如读书、学习、求助。当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时,我们可能会在任何场合遇到“点醒”自己的机会,甚至是一部无聊的电视剧、路边的一句广告词。

图片

进一步了解五行针灸

五行针灸以中医五行元素为诊断和调理的核心,是一门身心同调的经典针灸流派。经由刘力红老师亲自接引,这一古老法脉终于回归故土。

此中医法脉源自《黄帝内经》,至简至深,从经络入手,身心疾病同调,以四两拨千斤之力,针法轻柔无痛苦。无论中医爱好者,还是资深中医学者,均可从中受益。

五行针灸不但能够改善各种身体疾病,它还能够调整人的心神。所谓心神是指,人的情绪、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等心灵层面的属性,比如愤怒、悲伤、烦躁、情绪低落、抑郁甚至分裂等。

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对五行的观察,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感知和了解会更加敏锐与深入,从而可能将拥有一个更为智慧及和谐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