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地理题还是生物题?学科融合命题任重道远

 hjh2004 2024-05-17 发布于福建

垂柳是我国广泛分布的落叶乔木,开花前需要经历一定的低温日数(指日均温低于5℃的日数)并达到一定的积温。研究发现,垂柳开花的积温需求量与年低温日数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年低温日数与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近几十年来,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增加幅度最大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济南       D.杭州
2.气候变暖使东北地区垂柳开花始期提前最为明显,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使东北地区(   )
A.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大幅减少       
B.年低温(低于5℃)日数显著减少
C.积温需求能更快得到满足      
D.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明显增多
【参考答案】
【解析】1.由图表信息可知,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与年低温日数成负相关,即年低温日数越少,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越高,因此垂柳开花始期积温需求增加幅度最大的城市是杭州,纬度低,气温高,年低温日数少,积温需求增加幅度最大,D正确,哈尔滨、 北京、济南纬度均高于杭州,故ABC错误,故选D。

(2024·广东佛山·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细胞携带的一类大分子,沉积物 DNA 被广泛用于气候变化、农牧活动及人地关系演变等研究。表土 DNA 浓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且更易被黏土吸附;气候、植被、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着表土 DNA 浓度。地处青海湖盆地的布哈河流域,海拔高达 3000m 以上,各河段土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畜牧主要集中在中游,下游以农耕和畜牧交互利用的方式为主。下图示意 2021 年布哈河干流表土的颗粒组成及 DNA 浓度。
图片
(1)概括布哈河干流表土颗粒分布及变化的主要特征。
(2)与上游相比,中游表土 DNA 浓度高,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其原因。
(3)指出下游农耕活动对表土 DNA 浓度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1)表土颗粒粒径整体偏粗;以粉砂和砂为主;从上游到下游先变细后变粗;上游、下游以砂为主,中游以粉砂为主。
(2)中游海拔较上游低,气候相对温和湿润,植被覆盖率较高;中游畜牧动物更多,表土DNA 来源广;中游黏土比重较高,土壤质地较细,能够吸附表土 DNA。
(3)影响:农耕活动减少了表土 DNA;原因:农作物生长消耗土壤肥力;翻耕等增加了土壤孔隙,使表土 DNA 进一步降解和淋溶。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颗粒物粒径砂>粉砂>黏土。读图可知,布哈河干流表土颗粒粒径整体偏粗,以粉砂和砂为主,黏土的含量较少;上游砂的比重最大,中游粉砂的比重较大,而下游又以砂为主,因此从上游到下游表土颗粒先变细后变粗,上游、下游以砂为主,中游以粉砂为主。
(2)结合材料可知,气候、植被、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着表土 DNA 浓度。DNA 是生物细胞携带的一类大分子,中游海拔较上游低,气候相对温和湿润,植被覆盖率较高,植物的枯枝落叶中携带了大量的 DNA;畜牧主要集中在中游,中游畜牧动物更多,表土 DNA 来源广;DNA 浓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且更易被黏土吸附。与上游相比,中游黏土比重较上游高,土壤质地较细,能够吸附表土 DNA。
(3)农耕活动中种的农作物生长需要消耗土壤肥力,会吸收掉部分土壤中的 DNA;农耕活动会将土层进行翻耕,这些活动增加了土壤孔隙,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增加,使表土 DNA 进一步降解和淋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