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才发现:什么朋友情、亲戚情,都是虚情假意

 舒山有鹿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1715746346918.png

01

年少之时,由于没啥经历,也比较天真,就觉得“多个朋友多条路”,所以拼命讨好别人,只为了多攒一些人脉。

手机通讯录里边,多了不少人的电话号码。可到了有事的时候,一个都指望不上。哪怕平时想聊天,也不知道找谁。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思考一个问题:真的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吗?

有所经历后,我们得出了一个答案:并不是多个朋友多条路,而是自己有本事,身边讨好自己的人,才会多起来。没本事,只会被人无视。

正如某位名人所言:没钱的时候,我发现身边都是小人。有钱的时候,我发现身边都是好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就是“利益交易”。你有利益,别人就会奉承你。你没有利益,别人就会离你远去。

人到中年,朋友不用多,有这三个就是幸福

02

吕蒙正在《破窑赋》中写道:

“苏秦未遇,归家时,父母憎,兄弟恶,嫂不下玑,妻不愿炊,然衣锦归故里,马壮人强,萤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户迎,妻嫂下阶倾己顾,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

翻译成大白话:战国时期的苏秦,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哪怕回到家,也是父母嫌弃,兄弟姐妹厌恶,就连大嫂也嘲讽他,妻子更是没有给他好脸色看。

后来,苏秦执掌六国相印,权倾天下。等他回到老家,不仅人高马壮,锦绣华衣,还有无数兵士跟随。对于苏秦,家人们都跪拜相迎,一脸笑意。

对此,吕蒙正感慨:“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

今天风光无限的苏秦,就是昨日那个旧苏秦,他们都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家人、朋友、邻里、乡亲对于他的态度,会不一样呢?

很简单,以往的苏秦啥都没有,一贫如洗,自然被人瞧不起。而如今的苏秦权倾天下,兵甲无数,谁敢得罪他?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拜高踩低,乃是现实的人性。

这样的女人,主动倒追,男人多半也不会喜欢

03

人到中年才发现,无数感情,都是被迫的。

何谓感情?一开始,是对于他人的情绪。随着情绪的深入,就转变为对于他人的心理寄托。最高级的感情,是心心相惜,心心相伴。

问题是,现实中有心心相惜的感情吗?很少,普通人遇到的概率趋近于零,比中彩票的概率还要低。

小的时候,因为读书的需要,我们来到学校,才会遇到同学、老师。也就是说,大家都是被迫在一起的。老师也是为了工作赚钱。

长大之后,因为工作赚钱的需要,我们来到单位,才会遇到同事、领导。也就是说,大家都是被迫在一起的。目的,就是赚钱。

亲朋好友之间也是如此,因为天生的血缘关系,大家才不得不在一起。至于说感情,基本上都是逢场作戏。事后,谁也不认识谁。

随着感情的淡化,以及社会原子化的加剧,出现了一种说法: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不认识,四代成路人。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希望当他为了爱放开你的时候,你能转身留下

04

人到中年才发现,无数感情,都是利益交易。

如今的年轻人要结婚,基本条件就是有房有车有存款。啥都没有,就无法结婚生子。这,就是当代物质的婚姻交易。

想要别人给你一个渠道,或者某些信息,那你就需要掏钱购买。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益交易。

哪怕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也是如此。父母将孩子养大,就是为了“养老”。本质上,父母把孩子当成了“养老的工具人”。这,也是赤裸裸的延期利益交易。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父母不需要养老,那他们就不会生孩子。生孩子并不是为了好玩,也不是为了爱他们,仅仅是为了满足“养老”的需求而已。

从古至今,感情都是如此。正如太史公司马迁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生物。没有利益,谁会花费精力、时间,去维护一段关系和感情呢?

为美好而来 万物收藏,藏一段温暖时光 幸福 邻 声 第二十七期

05

写到最后

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会明白一个道理,什么朋友情,什么亲戚情,甚至某些至亲之情,本质都是“利益交换”的虚情假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时候的“皇位争夺”。

皇子之间,也就是兄弟之间,会自相残杀。残杀到最后,就会对皇帝老爹下手。隋炀帝杨广,搞掉了大哥杨勇,还趁着老爹隋文帝杨坚卧病在床时,弄死了杨坚。

皇家如此,普通人家也是如此。就拿“争家产”这件事来说,仅仅几万块,就能让兄弟姐妹反目成仇,如果是几十万,上百万,兄弟姐妹都会“对簿公堂”,到法院见。

连亲兄弟姐妹,都会明算账,那其他的感情,更经不起考验。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