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萌娃“我心里难受”,原来是积食惹的祸!

 为什么73 2024-05-17 发布于北京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 2024-05-17 17:30

在一档育儿节目《爸爸当家》中萌娃马立奥因一句“我心里难受”迅速火出圈,他心里难受的原因不是不开心,其实是吃撑了肚子不舒服,孩子不会表达肠胃不舒服,只会对爸爸说“我心里难受”。你可能会想:孩子是吃了多少能积食?

图片

(图片截取芒果TV《爸爸当家》)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发热都是积食引起的,现在大部分家长都不知道孩子一餐该吃多少,甚至还会放纵孩子吃喝。就算是突然发烧了,也会觉得是孩子不知道啥时候着凉了,然后盲目的使用退烧药。

“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是流传了数千年的育儿经验。现在的孩子经济条件好了,食品种类丰富,加上全家围着一个孩子转,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一旦积食,就为发烧、咳嗽创造了条件。

图片
医案一则
三岁半的彤彤,发热后咳嗽,常有反复,经常余月不愈。家长忧心不已,求助翟立珂大夫。翟大夫察患儿舌苔白厚,是外感挟食之相,翟大夫拟祛风消食之法,开方3剂,患儿发热、咳嗽未再反复。

原来孩子有挑食的毛病,碰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吃的特别多,不想吃的东西,一点都不会碰,尤其爱吃肉,不爱吃蔬菜,饮食非常不均衡。

除了孩子,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家长,家里爷爷奶奶他们那一代人吃过苦,甚至饿过肚子,就不想再让孩子饿着。孩子吃饱之后,依旧喂孩子多吃一点,美名其曰“多吃点长个子”,孩子的奶奶担心孩子生病营养不良,病情稍有好转便煎炸烹炒,鸡鸭鱼肉投喂,但是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肠胃负担。

翟大夫说:小孩的病因比较简单,主要有两类,一个是过度喂养吃出来的,一个是着凉了。小儿外感,最忌讳兼饮食积滞。“无食不招风”,若有饮食积滞,最容易招致外感之灾。

因此,父母养育孩子,需要关注孩子身体和生活上的小细节,未病先防,就能避免感冒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得遵循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的古训

图片
为了孩子健康,父母必做两件事
图片
Stay healthy
01
关注天气变化

第一,天气预报一定要看,给孩子穿合适的衣服。避免捂得太热或穿得太少,以手心温热为度

02
观察孩子排便

第二,一定要观察孩子的大便。如果大便特别干燥、味道特别大,就说明体内有积滞了,需要给他吃点王氏保赤丸将体内的热泻一泻,体内的积热没有了,就不容易外感了。

图片
怎样发现孩子生病的苗头?
图片
Stay healthy

火热内存与食积胃肠是感冒的基础,其实,孩子生病前是有征兆的,而且有迹可循。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该注意了。

目眵(眼屎)

一般情况下,没有眼疾的人很少有目眵,如果不伴有眼睛刺痒、发红,结膜发炎症状时,目眵太多就是典型的肺热体现。同时会伴有大便干结、口臭、舌质红、舌苔厚等症状。如果不清除肺热,只要微伤风,孩子就容易感冒。

口臭

如果孩子的生活习惯(睡前刷牙)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闻到孩子嘴里有酸臭味,就要警惕了,很可能是积食了

如果孩子偏爱肉食或者暴饮暴食,都会导致积食,积食后逐步化生热邪、火邪,出现口臭。如果不注意及时纠正饮食习惯,积食很容易导致发热、咳嗽、腹泻、厌食等症。

唇红如妆

很多小孩的口唇像抹了口红一样,特别鲜红,中医称为:舌红如妆。而且口唇干燥,严重时还会出现口唇干裂出血。小孩喜欢用舌头反复舔弄口唇,中医称小儿弄舌”,这个时候标志着孩子的内热已经形成了

大便干结难下

正常情况下,孩子每天大便一次,质地正常、不干硬、不溏稀;大便不费时、不费力。有的孩子大便时干结难下,小脸憋得通红,甚至出现肛裂、肛门疼痛、大便带血,有的孩子两三天大便一次。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说明孩子的内火已经很大了,这时应该及时服用一些清内火的药。

脾气暴躁

孩子的脾气家长应该是最能够摸清楚的,但是孩子脾气突然变得暴躁,而且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去听。这个时候家长还以为是孩子不听话,或者莫名很烦躁,说明他身体肯定哪里不舒服要生病了,绝对不能过度责骂。

睡觉易醒、不安

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孩子积食以后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孩子晚上睡觉爱趴着睡、翻来覆去睡不着、容易惊醒、不安,这些都是积食的表现。如果睡到半夜会醒或大哭,也许受到惊吓或者鼻子不通畅。

中医治未病

综合调理,更健康

中医的优势在治未病。当出现睡不安、食无味、情绪异常时,尽管无器质性病变,但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结合,能及时消除身体不适,避免小病转大病、轻症转重症,真正实现不生病、少生病、不生大病。

图片

翟立珂,主治医师,连续七届获“月犁传统中医奖”。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师从于颜正华、谢秀申、洪树范等名老中医。继承和发扬了针、药并治的自然平衡疗法。

翟医师对亚健康类疾病、肥胖、疲劳综合症、神经衰弱、抑郁症、富贵病等有特殊的治法和独特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