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塔尼亚胡出席活动,竟称“二战时没有国家援助犹太人”

 炫叶楓雪 2024-05-17 发布于广东

5月5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一次纪念活动上发表了令人震惊的言论:'二战时没有国家援助犹太人'。

这番言论与史实相违背。二战期间,中国上海民众挺身而出,拯救了数以万计的流离失所的犹太难民,提供住所食物,并资助就业!

上海专门建立了犹太难民纪念馆,纪念这段历史。长达34米的'名单墙'上密密麻麻刻着获救者姓名,见证着当年中国民众拯救犹太人的光辉事迹。

难道这些铁证也是中国虚构的吗?

?——【·不惧险境,勇于救人·】——?

1937年,欧洲的犹太人面临着种族灭绝的惊惧威胁,他们不得不舍弃家园,踏上漂泊的逃难之路。

作为中国唯一对外国人实行相对宽松签证政策的城市,上海成为了他们的避难所。数以万计的犹太难民涌入上海虹口区和法租界,寻求生存的希望。

面对这些可怜的流离失所的人们,上海市民充分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最纯善的一面。尽管生活已经不富裕,但他们仍然热情好客,为犹太人提供临时住所,分享手中有限的食物,甚至帮助他们寻找工作,维持基本的生活。这份人道主义的友爱和关怀,给了无家可归的犹太人暖心的慰藉。

然而,这份善意和友谊在仇视犹太人的纳粹眼中却如同砂砾入目、扎眼刺目。德国人气愤于上海成为大批犹太人的庇护所,他们秘密策划了著名的'梅辛格计划',企图将在沪数万犹太人统统消灭殆尽。

梅辛格提出了数种惨无人道的方案,如将他们关押在即将失事的船只上漂泊大海,或强迫他们从事高强度劳动直至死亡,甚至建立集中营对他们进行反人类实验。

虽然这项可怕的计划最终未能付诸实施,但上海犹太人的处境依然困苦万分。

日军占领上海后,将他们围困在一个面积仅4平方公里的隔离区内,生活环境极其恶劣,食物和衣物皆无着落。然而,就在这种险峻形势下,上海人民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大爱无疆的人性光辉。

尽管生活己趋于艰困,但热心市民仍然想方设法,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将食物送入隔离区内。有的人将食物从围墙外抛掷进去,也有人则是趁夜色潜入,为被困人员亲手送去急需的物资。

这些朴实无华却令人动容的善举,深深触动了犹太人的心灵,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民众的大爱和仁慈。

?——【·犹太人心存感恩·】——?

战后,幸存的犹太人将这些感人事迹编入教科书,向世人诉说中国人民对他们展现的友善与正义,以表达谢意。

正是凭借这些铁一般的历史见证,内塔尼亚胡的言论显得格外荒谬和无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就是当年友谊的见证者。

这座庄严的建筑矗立在黄浦江畔,馆内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和名单,生动再现了那段温暖人心的历史。

其中,著名的'名单墙'长达34米,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获救犹太人的姓名。每一个名字都见证着一个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昭示着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这面墙不仅是当年人道主义的缩影,更将永远铭刻在两国人民的心中。

美国前任财政部长保尔森就是一位获救犹太人的后代。多年来,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感谢中国人民伸出的援手,对祖辈能够在上海获救并渡过困难重重的岁月心存感激。

然而,作为同胞的内塔尼亚胡却置若罔闻,视而不见。他的言论不啻是对中国人民的一记重重的耳光,令人扼腕长叹。

很显然,内塔尼亚胡并非出于无知才发表如此无稽之语,而是出于一种'有意识的遗忘'。这种'有意识的遗忘'实际上是以色列一贯的做法,正如巴勒斯坦问题长期以来就一直被以色列故意回避。

?——【·以色列的恶劣行径·】——?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中,国际社会普遍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平民的不人道待遇,但内塔尼亚胡及其同党从未表现出哪怕一丝的悔意,反而昧着良心,无视国际舆论和人道主义呼声,我行我素。

更加令人发指的是,以色列代表曾在联合国全体会议上当众撕毁联合国宪章,向全世界人民的面目狰狞地展示着其对国际规则和人道主义的蔑视。这一荒唐行为无疑是对文明社会最基本价值的亵渎和践踏。

在最近一次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国投票中,高达143个国家投票谴责以色列,仅有可怜的8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这个结果再次凸显了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中的孤立无援的处境。

然而,即便如此,内塔尼亚胡这个顽固分子也未见收敛,反而开口谩骂,对中国人民当年对犹太人的大爱援手予以无端否认。

这种做法无疑是在肆意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更是在肆意玷污两国人民数十年来建立起的深厚友谊。面对内塔尼亚胡这种近乎疯狂的言行,人们不禁感到义愤填膺、扼腕长叹。

?——【·犹太难民纪念馆暂停开放·】——?

正当舆论哗然、人心愤慨之际,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再次将目光聚焦到了上海。就在内塔尼亚胡发表那段荒谬言论的第二天,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突然宣布暂停开放,决定进行为期半年的全面大修复工程。

这则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猜测。很多人都怀疑,纪念馆暂时关闭的时机点是否与内塔尼亚胡的言论有关?是否出于某种目的而做出的有意引导和干预?

不过,纪念馆方面很快就做出了回应和解释。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馆内部的老旧建筑和文物出现了一些自然破损情况,迫切需要进行全面修缮,以保证参观体验。同时,他们还打算增添一些新近发现的相关史料,以期呈现更加完整、客观的历史画卷。

工作人员还透露,此次修缮工程涉及面甚广,除了需要对建筑物本身进行修复外,还需要维修展厅内的设施,甚至连外立面的油漆都需要重刷。预计今年年底前,所有工程才能够全部完工,并重新向公众开放。

不过,尽管有了纪念馆方面的解释,网友们对于这次修缮工程临时决定的时间点仍然存疑重重。作为举足轻重的纪念馆,他们应该早已习惯了对老旧建筑的日常养护,不应该会突然出现这样的决定。

更何况,纪念馆此番关闭的决定,可谓行动迅速、闪电般决断,距离内塔尼亚胡那番挑衅中国人民的言论才仅仅过去了24小时,就火速作出了暂停开放的决定,其时间节点的巧合,实在让外界难以完全相信。

?——【·以史为镜·】——?

所以,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恐怕是内塔尼亚胡以及以色列政府对于这段发生在上海的历史到底抱有何种态度和认知。

如果他们仅仅是出于无知才发表了那番无稽之语,那也就罢了。可如果是出于有意识的无视和遗忘历史,那就极其卑劣和可耻了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每个人在其中看到的画面都是不一样的。对中国人来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中华民族人道主义的见证;对犹太人而言,它是穿越生死的希望的见证;可对内塔尼亚胡来说,它却仿佛只是一堆陈迹斑驳的砖石。

面对历史,我们当然要有勇气直视阴暗面,但同时也要记住那些温暖人心的一面。二战时期,上海之行正是人性中美好的体现。我们绝不应该任由那份友谊被世人遗忘。

那段历史中,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精神。尽管岁月已经过去了80多年,但那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友爱精神,永远都不会被磨灭。

内塔尼亚胡之言掷地有声,必将在国际社会激起强烈反响。而此番纪念馆暂停开放的举动,也再一次将二战期间的历史重新拽入了聚光灯下。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让我们共同反思:

面对分歧与矛盾,我们是否应该用仇恨去对抗?面对生命的宝贵,我们是否应该相互仇视、相互伤害?我们是否应该在历史中汲取智慧,用爱化解仇恨,用理解去消除分歧?

中国人民从来都不是衣冠楚楚、漠然置之的旁观者。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依然选择了用行动捍卫人性的尊严。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将万古长青,永世不朽。

人们常说,幸存就是胜利。在那场浩劫中,因为有了上海人民的善举,大批犹太同胞免于一死。而今天,他们当年的恩人已然离世,所承载的历史理应由我们来诉说和铭记。

否认历史的确无法改变现状,但唯有面对历史、尊重历史,我们才能最终获得和解。愿以色列有朝一日能够解开心结,重新审视那段让两国人民命运交织的岁月。

?——【·结语·】——?

那将是一个伤痛和欢愉同在的时刻。伤痛的是,我们要直视当年的罪行;欢愉的是,我们将看到中华民族超越种族、国度的大爱大德。只有这样,犹太人和中国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友谊才能永恒延续。

这个过程必将曲折重重,困难重重,但我们一定要勇往直前,直至将中国人民当年表现出的大爱大德彰显于世人面前。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查证史实,收集证据,用事实和理性说服每一个人。因为只有这样,中国人和犹太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友谊才能永垂不朽,代代相传。这份友谊将如同钻石一般熠熠生辉,永不黯淡。

内塔尼亚胡否认中国在二战时救过犹太人,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

尼亚胡出席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活动,竟称“二战时没有国家援助犹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