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题技巧】高考地理综合题之特征描述类——04.河流特征类描述方法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4-05-17 发布于甘肃

推荐浏览

01

【答题技巧】高考地理选择题——大合集

02

【答题技巧】高中地理图形突破——大合集


特征描述类
命题特点

【设问形式】“简要回答……特征”、“归纳……分布特征”等。
【考查方式】一般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图文材料为载体,通过对图表或材料的分析、提取加工,论证回答地理事物分布特征、过程特征、变化特征等。

描述对象

答题方向和角度

组织答案注意问题

位置特征

主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高中低纬、五带)、海陆位置、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对位置往往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

地形特征

主要从海拔高低、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分布与组合(多样还是单一,以哪种类型为主,分布方位);地势倾斜状况、高低起伏状况,特殊地貌等角度进行分析

地形特征一般必答地形类型和地势两方面。但若问地势特征只答地势倾斜状况、高低起伏状况即可

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温、降水及两者的季节组合状况方面回答,气温主要从日较差、年较差大小,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降水主要从年降水总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等方面分析

某区域气候特征主要答气候类型多样或单一,以哪种类型为主,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等。

积温、生长期的描述主要用于农业区位方面

天气特征

主要分析气压状况、气温高低、阴晴、雨雪、风向、风力、湿度以及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

往往通过等压线图等进行分析

区域自然

地理特征

主要从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土壤、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注意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内容要全面,要突出区域特色,抓住主要特征

区域人文

地理特征

主要从人口(居民、密度、增长速度)、交通、农业、工业、商业、科技、城市、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区域人文地理特征随社会进步变化较大,需要注意时代性

资源特征

主要从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资源种类、资源组合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往往需要注意文字描述和图中的信息提示,关注数据的大小

农业生

产特征

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部门(种植业、畜牧业等)及分布,农业生产结构(所占比重),农产品种类(畜种、作物等),农业生产规模(大型、小型)、经营方式(家庭、国营农场、企业化等),农业投入(水利工程、技术、劳动力等),专业化水平,农业产出(单产等),主要农作物及熟制等方面概括

农业生产特征需要紧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教材中描述的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可以作为答题的参考

工业生

产特征

主要从工业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工业部门及结构、工业技术水平,主要工业区及其面临的问题,今后发展方向,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注意从传统工业和新工业两大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角度,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描述

地理事物

分布特征

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等方面概括。

“点”状分布一般“沿某个方向分布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相对方位。

“线”状分布,一般从走向、延伸方向、弯曲状况分析,往往要分段描述;多条线,可从走向、弯曲方向、数量变化、疏密、范围、极值等方面描述。

“面”状分布要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在某地理事物的相对方位,以及形态特征、极值和大致的面积等

“点”状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的特征,“线”状分布突出走向,“面”状分布突出面积和方位

交通

主要从运输方式、线路走向、分布状况、疏密、发达程度、不同运输方式组合状况等方面描述

交通往往需要结合区域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


第一步,区分描述的对象。
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描述。
第二步,组织描述语言。
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描述的专业性,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学科术语而不能口语化等。

04.河流特征类描述方法

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答题模板

河流特征

水文特征

从流速、流量、含沙量、汛期(时间、长短、次数、有无凌汛)、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概括

流速大(小);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小);汛期主要在××季节或者汛期早(晚)、长(短);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长(短);有(无)凌汛现象;水位高(低)

水系特征

主要从河流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状况)、水系形态、支流数量、河网密度、水能蕴藏量等方面去考虑

流程长(短);自××向××流;流域面积大(小);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支流数量多(少);河道弯曲(平直);落差(比降)大(小)

注意:水文特征是针对某一具体河段进行具体描述;河流水系特征从整个流域描述河流的整体特征。

典例示范


(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

2016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送量(万人)

0.0

0.0

0.0

0.0

15.6

42.5

72.8

110.8

135.1

156.3

156.3

156.3

(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________个月。

(2)说明图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

【解析】

第(1)题:该表为逐月累计统计表,也就是说2月减去1月才是2月的增量。如果增量较小说明游客发送量小。从表中旅客发送量变化可知,1~4月份累计发送量为0,说明河流结冰不能通航;11、12月累计发送旅客人数与10月份相同,说明11、12月没有发送旅客,可以判断11、12月也是河流结冰不能通航,因此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6个月。

第(2)题,分析河流水文特征,说的是某一具体河段。

第一步:根据空间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多,因此河流流量较大;夏季降水远多于冬季降水,河流有明显的的夏汛,水位季节变化大。

第二步:从图中高度表可知a点上游是长白山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流速快;

第三步:a点上游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保持水土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小。

第四步: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该地位于河流上游,海拔高,又位于冬季风迎风坡,热量散失快,气温低,结冰期较长。

【答案】 (1)6 (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任答两项)


尝试应用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

(1)简述该地区河流特征。

(2)据图(b)描述苏干湖地区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

【解析】

第(1)题:第一步:空间定位,根据经纬网判断,该地为我国青藏高原北部地区。该地区以高原山地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燥降水较少,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上的积雪和冰川融水,流量较小。这种补给方式河流流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河流出现断流现象;夏季气温高,流量稍大,季节变化明显。

第二步: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流向盆地内部,为内流河。

第(2)题:结合图b中气温和降水量分析苏干湖地区气候特征;其原因可从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角度进行分析。据图 (b)描述可以判断,苏干湖地区最冷月气温在-13℃左右,最高月在18℃左右,降水量少,所以该地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温和);年降水量少。气候成因为该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有高大山地阻挡,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降水少;该地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答案】

(1)河流多为内流河、时令河;河流短小。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水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2)气候特征:该地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温和);年降水量少。

气候成因:该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有高大山地阻挡,水汽难以到达;地势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满满干货,持续发送——
整理不易,期望大家点点关注,多多转发。图片

后续内容更精彩!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