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搜狐全球医讯 | 血液筛查 or 延长间隔?癌症筛查效率提升新理念

 老爷爷pwz 2024-05-17 发布于陕西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早筛是提高肿瘤生存率的关键,如何提高筛查效率?近期英国和瑞典科学家给出了两方向的答案。

《自然通讯》发布研究称,牛津大学课题组收集英国生物库4.4万人血液样本,包括4900名癌症患者,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1463种蛋白质与19种癌症发病的联系。其中的371种蛋白标记物与癌症相关,有107种与7年后癌症确诊相关。

例如,GDF15是一种压力调节激素,与胃肠及血液等八种癌症存在联系。

随着研究进一步扩大,我们可找到更多蛋白质与癌症发病的联系,可用于筛查预警,还有利于开发相应的靶向药物。

另一份《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针对瑞典11万人的调查发现,结肠癌筛查阴性,且没有家族史或炎性肠病的人群可15年后再做筛查,而美国当前建议间隔10年。

来源 / pixabay

研究称,将筛查间隔从10年延长至15年,每1000人中只会漏掉1例诊断,风险增加很小。相对的,这节约了1000次不必要的肠镜操作,预约肠镜对大多数人不仅麻烦,还有千分之四的肠穿孔风险。因此,延长筛查间隔对个人,对卫生部门都很有利。

然而,美国专家表示,息肉从无害到癌变通常需要10年,15年不适用于结肠癌高发的美国。将来如果血液或粪便筛查准确率和假阳性率均能达到理想值,填补间隔期间的空白,或许可以考虑延长筛查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