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他人做他人,让自己是自己

 鸢尾花的原创馆 2024-05-18 发布于山东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作者:鸢尾花

我发现一个人的认知是很难改变的,除非这个人自己觉悟并改变。否则,任你是谁,任你觉得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有多么强大,在另一个人的眼里和心里,都是不屑一顾的。他只能接受他的认知范围内的东西,却无法了解或者根本不想了解他的世界之外的种种。
见多了太多人的愚蠢,也看惯了太多人的差强人意。后来,不再去做任何改变,因为有些人认知的提升,除了自己是自己的救赎,别人是无能为力的。
想说两个小故事给你听。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关于学生逃学的故事。今年带的班级格外的费心,不管是学生的养成习惯,课堂纪律还是学习态度,问题重重。尤其是有一个学生经常性逃学,而且是没有任何理由的逃学。与家长沟通交流,才发现孩子逃学的端倪。这个学生上面有一个姐姐已经成家,家里只剩下这个小儿子,家长对他过分溺爱。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犯错之后学校不能教育,回家之后家长不教育,而且还给老师提出要求,他犯的错误不允许同学们再提,要对他忍让,哄着,要供着,要老师对他更好才能来上学。孩子落下来的功课,自己不帮忙补课,还对老师提了各种各样的要求。
听到家长的各种诉求,我还是耐着性子从教师的责任心上答应了。但是,反观家长的教育观,这是爱孩子的表现吗?一个从小没有是非观念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我很担忧。尤其是在目前小学的这个阶段,他已经学不会了,而且长期的逃学已经影响到班级里其他的学生的心态。而家长对他的这种行为依旧是听之任之,实属是教育的悲哀!
再仔细审量平时与家长沟通时的苦口婆心,突然意识到,家长的认知我们没办法改变,而且她也根本没有她听我们对孩子的建议,而是一意孤行。这种教育的无能为力感,在今年的教育教学中尤为突出。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关于身边人的故事。
我认识的一个人,平时不爱学习,八卦倒是不少。肚子里的墨水不多,话却很多。有时候,与她聊天是一种很不好的体验感,而且还有各种累。有对你说的话理解上的累,有各种事情她看不透事的累,还有她在日常的生活中各种说不上来的行为和做法,让你感觉身心俱疲。让你总想躲着这个人,不想与之有交集。有的人可能会说,你可以躲着她啊,但事实是你总是要与之有交集,而这个交集总是生出各种的不愉快感。久了,对一个人的印象也就大打折扣了。
其实,人和人相处,无需镏铢必较,也无需分得清清楚楚,今天可能你吃点亏,明天可能就让别人吃点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这个人却各种较劲。沾光了沾沾自喜,一点吃亏就是牢骚,闹得大家都不高兴。我一直觉得人和人之间,互相包容和宽容,互相理解和悦纳,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人际关系,否则,总有这样的人出现,日子倒也过得不爽了。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格局二字。有格局的人,站得高看得远,格局小的人眼睛里只看见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同时,在与他人相处的同时也感受到,人和人认知上的差距,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只有互相融合。没有谁能改变谁的认知,只有谁能接受谁的认知。
再想想我们的家人,亲戚和朋友,甚至是夫妻,很多认知并不在一个水平上。试着想一下,你能改变对方吗?那个你一直想帮他提升认知的人,这些年又改变了多少呢?我想收效甚微吧!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很多矛盾都是来源于认知的差别。把想不通的事情放在认知上,你就找到了答案,也就想通了。
人这一辈子,别总想着去当谁的救世主,也别想着去改变谁,人能改变的唯有自己,也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认知的改变和提升,也全靠自己。你要成为自己的后盾,也要成为人生路上不断向上生长的自己。
最后,愿你不因谁的愚蠢而生出悲喜心,也不因谁的认知高低生出改变,你只负责好好做自己,其他人,自有自己的命运。
岁月辗转,你一定要始终活在自己的幸福里。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他人做他人,让自己是自己。

作者简介:

鸢尾花(yuanweihua00),自由撰稿人坚持用安静的文字,荡漾一池春水的宁静。用红尘的烟火,解读不一样的诗情和人生哲理。擅长诗歌、散文、杂文的写作,文字风格婉约、多变。个人散文集《那时,花开》、合集《纵使人生荒凉,也要内心繁华》已出版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