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成璞:劈蚕豆

 温馨微语 2024-05-18 发布于江苏

王成璞/

眼下,新鲜的蚕豆已经上市,这不禁让我想起五、六十年前的往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副食品等物资供应较为贫乏,加之那时蔬菜栽培技术没有现在先进,可大量使用大棚栽种反季节蔬菜的几乎没有。因而,当夏天蚕豆大量上市便宜时,不少人家就会买上许多蚕豆,将嫩蚕豆当时食用,留下老蚕豆剥开外壳晒干。
晒干的蚕豆,虽可用水浸泡后食用,但由于晒干的老蚕豆皮较硬,一般家庭均将蚕豆皮除去后再将其储存起来备用。
然而,晒干的蚕豆硬皮,仅凭手指甲是剥不开的。于是,许多老南京人家,便会找张旧方櫈或旧长条櫈,在上面钉上三枚较粗的铁钉,并留半截在外面。三根钉的位置构成一个扁三角状,中间的铁钉距两边的两根钉连线的距离正好是一把菜刀背部的厚度。再找一把不需太锋利的菜刀,刀口朝上倒置于三根钉之间,若菜刀在铁钉之间有松动,还可用一小木楔紧紧地塞在菜刀与铁钉之间,使菜刀没有丝毫松动。
这时,只需再找把小铁锤,就可以劈蚕豆了。劈蚕豆时,左手的拇指与食指呈C字状轻捏蚕豆,并将蚕豆芽苞口朝下置于左端的刀口上,使左手的虎口等所有部位都置于刀口外,以确保安全。同时,右手握锤,用适当的力敲击蚕豆,蚕豆就会沿着两豆瓣间的缝被一劈两半,然后再用指甲剥开硬皮,剩下微黄色的豆瓣,就可留着备用以烹制各种菜肴了。
不过,即便如此,剥得多了,手指甲也吃不消。我十来岁时,有一年暑假,曾劈过一次蚕豆,剥得手指甲疼了好多天。

作者简介

王成璞,男。曾在《南京日报》《金陵晚报》《旅游纵览》《南京晨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等报刊上发表过200余篇文章。有数十幅摄影作品刊载于《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王成璞:红花酢浆草(摄影/王成璞)

王成璞:唱给春的恋歌——写在春末夏初的信笺上(摄影/王成璞)

王成璞:报名参军 献身国防

王成璞:春天里的桃花溪(摄影/王成璞)

王成璞:春之歌(散文诗·摄影/王成璞)

王成璞:黄灿灿的油菜花儿(摄影/王成璞)

王成璞:唱给春天的歌(摄影/王成璞)

王成璞:春访梅渚

王成璞:绿·大地(散文诗)

王成璞:初春(散文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