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城,既是乡也是家(李艳)

 老沈阅览 2024-05-18 发布于广东

古人言:“雁到衡阳不南飞,客到南岳不思归。”我的家乡便坐落于雁城湖南衡阳的一座小镇上。小镇虽小,但家乡的人与景,文化底蕴与快速发展始终令我魂牵梦萦。

民风淳朴、邻里友爱是家乡。不似城市的高楼大厦,家乡的房屋大多是以独栋、小村庄的形式存在的,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中,我切身感受到了邻里之间的温情。在这里,若有父母不在家的小孩没人照看,你总会听到那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吃饭没?来,到我家吃饭。”在这里,若是自家菜地、果园里有丰收的蔬菜水果,你总可以看见一个个“左提右抱”前往别家的身影……我想,陆游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大抵便是如此吧!这样的家乡,怎能不令人魂牵梦萦呢?

山清水秀、花浪翻滚是家乡。下河摸虾、夜捉萤火可谓是每个乡村小孩难以忘怀的记忆,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那阳春三月的油菜花、金秋十月的摘茶籽。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那漫山遍野的金黄,嗅入鼻中的是那沁人心脾的芳香,流连其中的是那孩童大人的身影,真是好一番“碧玉拨顶翠,花开尽无边”。而每年十月国庆假期,我便会跟随家中大人,前往山上采摘茶籽。从小时候提着袋子再到长大后背着笆篓,那片山、那片茶树见证的是我的成长,带给我的是无限欢乐,爬树、爬山、“占树为王”、吃冰棍都是采摘中的美好时光。这样的家乡,怎能不令人魂牵梦萦呢?

深厚底蕴、守正创新是家乡。“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若说人与景是一座城市的名片,那么文化底蕴便是这张名片背后的底色。每年农历二月初七是家乡的火灯节,这时,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各种姿态的火灯更是应接不暇,家家户户门前也燃起火红的篝火,点上红色的蜡烛,挂上大红的灯笼,等待火灯队的到来。这番热闹的景象堪比过年。火灯节的背后是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形式的多样化、政府的重视,使得家乡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既能传承文化,又能与时俱进,这样的家乡,怎能不令人魂牵梦萦呢?

紧跟时代、快速发展是家乡。政通人和,路通业兴。从小,“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何其有幸,我见证了家乡公路的发展。高中时,我要到邻近的镇上去上学,那时来往的车程大约三十分钟,若是遇上堵车,需要的车程便更久了。而现在,随着家乡“西界”公路的修建,两地来往只需要不到十分钟,我始终忘记不了初次体验时的那份欣喜。一条条蜿蜒纵横的公路,串联起了祖国的壮美山河,也托举起了家乡人民的幸福生活。这样的家乡,怎能不令人魂牵梦萦呢?

一座小城,既是乡也是家。生逢其时,与时代共前行,与家乡共发展,我必将继续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第二实验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