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棣起兵时途经一小镇,给它改了个霸气名字,现已成国际大都市

 长风文史 2024-05-18 发布于广东

BEGINNING OF SPRING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朱棣在位时励精图治,使得明朝在政zhi、军事、经济、文化、外交、农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时天下大治。
因朱棣的年号“永乐”,所以后世称这段时间为“永乐盛世”。
如果加上和他父亲朱元璋开创的“洪武之治”,那就是合称“洪永盛世”,为中国历史上五大盛世之一

朱棣其实是朱元璋第四子,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古代,皇帝的位子原本属于他哥哥朱标一脉,与他是无关的。
后来朱标英年早逝,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也不幸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元璋忍着悲痛,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
朱元璋为了朱允炆能够坐稳江山,不惜自己背上骂名,为他解决掉很多不安稳的因素,除掉了多位赫赫有名的功臣良将,但他并未对诸亲王下手。
朱允炆上位后,自我感觉良好,希望大干一场,再创辉煌,于是听从手下大臣的建议,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权力的做法。
其中就是对自己的亲叔叔们下手,也就是削藩。

允炆凭借手中道统,国家权威,仅仅不到一年,就收拾了多位王爷,而且这其中的过程并不温柔友好,有多位亲王的结局很凄凉。
当时排在前面的秦王、晋王都已经去世,一众诸王以老四燕王朱棣最长,实力也最为强大。
朱棣本来内心对这种结果再不满,也无可奈何,谁叫人家朱允文是老爸钦点的继承人呢?
可咄咄逼人的朱允炆的手段让他感到害怕,所以面对铁了心要对自己下手的侄子,他决定为自己挣一条活路,博一个光明大道。
公元1399年,朱棣以“尊祖训、诛奸臣,为国靖难”之名,开始起兵造大侄子的反。
当时明朝初立,燕王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大明朝廷,胜算几率并不大,有好几次都差点连老窝都被端了。
但朱棣的骁勇善战,加上朱允炆的微操,双方有来有往一打就是几年,最终处于极度劣势的朱棣找准时机只取南京,取得了的胜利。

明朝初年叔侄之间的这场战争,不仅也影响了明朝的国运,也改变了很多人和事的未来。
例如朱棣给起兵时经过一个的小镇改了个霸气名字,这个名字一直流传至今,现已成国际大都市。
这个小镇就是天津。
在明朝之前,隋朝之后,“天津”所在的这块区域因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成了一块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三会海口”,是著名的水陆码头。
金朝贞佑二年(1214),朝廷在这块区域设直沽寨,这算是这座城市的最早名称了吧。
元朝时,朝廷又将直沽改成了海津镇,这个名称一直也就延续到了明朝。

明朝建立后,朱棣被封为燕王镇守北方疆土,所以靖难战争的前期,主要是在燕赵大地上进行。
黄河与海河之间海津地区,自然是两方的争夺之处。
后来朱棣率领大军在这个小镇渡河南下,一路轻兵简从,袭沧州、打济南、破扬州,千里奔袭,攻占了南京,夺得了皇位。
朱棣觉得这个小镇给他带来了好运气,非常的喜欢这块风水宝地,于是登基的他第二年为了纪念“靖难之役”,就将这个小镇正式改名为“天津”。
"天"是天子之意,"津"是渡口之意,天津顾名思义则是"天子渡河之地"
由于朱棣的基本盘都在北方,当时也是北方的敌人威胁太大,他认为南京并不适合作为国都,于是将国都迁到了北平。
这样一来,京师南边天津的位置,成了是京师和南方沟通交流的重要位置。
朱棣为了巩固京师,加强天津的军事守备实力,于1404年12月23日在天津正式筑城设卫,称天津卫。
如此确切的建城时间,这在中国古代城市,是属于“蝎子粑粑,独一份”的存在。
从此以后,天津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城市的发展彷佛被按上了快进键般,开始了飞速发展。

明朝之后的清朝以及民国,天津一直都是北方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如今更是成为了我国的直辖市,变成了一座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大都市,处处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