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应釜的使用安全风险、操作、维护、故障处理方法

 书洋康乐 2024-05-18 发布于辽宁

近年来,反应釜

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屡屡发生

由于釜内常常装有

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

事故后果较之一般爆炸事故更为严重





反应釜使用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反应釜指带有搅拌装置的间歇式反应器,根据工艺要求的压力不同,可以在敞口、密闭常压、加压或负压等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

在化工产品的生产和合成过程中,反应釜的安全性和生产现场环境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疏忽引起的反应釜爆炸事故给了化工界一个警醒。看似安全的物料,若是归置不当质量不好,也会引起安全事故。

反应釜的安全风险有以下几种:

投料失误

进料速度过快、进料配比失控或进料顺序错误,均有可能产生快速放热反应,如果冷却不能同步,形成热量积聚,造成物料局部受热分解,形成物料快速反应并产生大量危害气体发生爆炸事故。

管道泄漏

进料时,对于常压反应,如果放空管未打开,此时用泵向釜内输送液体物料时,釜内易形成正压,易引起物料管连接处崩裂,物料外泄造成人身伤害的灼伤事故。卸料时,如果釜内物料在没有冷却到规定温度时(一般要求是50℃以下)卸料,较高温度的物料容易变质且易引起物料溅落而烫伤操作人员。

升温过快

釜内物料由于加热速度过快,冷却速率低,冷凝效果差,均有可能引起物料沸腾,形成汽液相混合体,产生压力,从放空管、汽相管等薄弱环节和安全阀、爆破片等卸压系统实施卸压冲料。如果冲料不能达到快速卸压的效果,则可能引起釜体爆炸事故的发生。

维修动火

在釜内物料反应过程中如果在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实施电焊、气割维修作业,或紧固螺栓、铁器撞击敲打产生火花,一旦遇到易燃易爆的泄漏物料就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设备构造

反应釜设计不合理、设备结构形状不连续、焊缝布置不当等,可能引起应力集中;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容器时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以及热处理不当等,可能使材料韧性降低;容器壳体受到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强度降低或安全附件缺失等,均有可能使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

反应失控

许多化学反应,如氧化、氯化、硝化、聚合等均为强放热反应,若反应失控或突遇停电、停水,造成反应热蓄积,反应釜内温度急剧升高、压力增大,超过其耐压能力,会导致容器破裂。物料从破裂处喷出,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反应釜爆裂导致物料蒸气压的平衡状态被破坏,不稳定的过热液体会引起2次爆炸(蒸汽爆炸);喷出的物料再迅速扩散,反应釜周围空间被可燃液体的雾滴或蒸汽笼罩,遇点火源还会发生3次爆炸(混合气体爆炸)。

导致反应失控的主要原因有:反应热未能及时移出,反应物料没有均匀分散和操作失误等。





操作反应釜的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反应釜是否有裂纹,有裂纹的反应釜应当丢弃,有破损或扭曲的内胆必须更换。

2.严禁超温超压使用。

3.反应内杯容量最高80%,一般不超过一半。

4.大量产热或产气的反应不能在反应釜中进行。

5.一定要防止烘箱温度过高(实际温度远大于设定温度),否则会有危险。烘箱升温时,应与 烘箱保持距离,以防爆炸伤人。

6.降温至室温后方可取出,取釜和开釜时需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比如面部防护、手脚防护、呼吸防护等。

7.开釜时必须等反应釜完全冷却,即便如此,也应该十分小心,因为它们还可能处在气体状态下。

反应釜作为一个危险的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的时候容易存在易燃易爆等危险气体的泄露,操作区域应做好空气置换和气体监测的工作,时刻保证易燃易爆气体的相对浓度值较低,这样既有利于反应操作又能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又要防范有毒有害气体对反应操作室位置的污染。

一.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
1.反应锅本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完好。
  • 锅体上的压力表、真空表、温度表、安全阀门、阀门、疏水器应灵敏准确并有定期校验标记。
  • 安全防护、通风、防爆等装置完好可靠。
2.减速机及各部位油位正常。
3.搅拌轴填料密封压紧程度适中,无泄漏。
4.先用手盘动(或点动)搅拌轴,检查运转灵活性,注意搅拌器是否碰撞温度计套管。
5.检查锅内是否清洁,有无爆瓷现象(仅限搪玻璃反应釜)。

二.启动及运行
1 启动电机后应检查:
  • 检查电机旋转方向是否为顺时针方向,严禁搅拌反转(仅限初装及拆线检修后的试车)。
  • 空载启动后,检查转动部分是否有异声。
  • 电流值是否在额定范围,电机有无异声。
2.运转中各密封点有无泄漏。
3.搪玻璃反应釜严防温度骤冷骤热,冷冲击小于110℃,热冲击小于120℃。
4.搪玻璃反应釜锅底出料堵塞时可用非金属棒轻轻疏通,禁止用金属工具铲。
5.锅内压力、温度严格控制,不得超温超压。

三.停车时先关电源,检查阀门处于合适位置

四.维护
1.检查传动系统、密封装置各部件有无松动。
2.检查在运行中有无异常声响。
3. 检查润滑部位并按时加注润滑油。
4.检查填料箱密封状况,冷却系统工作状况(包括冷却水是否畅通,出水温度是否符合规定)。
5.检查各工作仪表及附件是否正常。
6.罐内有压力时, 严禁带压紧固各受压元件。

五.常见故障处理


-End-



编 辑:豆丁

审 核:丁当

来 源: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