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钧泽 读《不喝“肉汤”的杨柳》有感 指导教师:刘玉明

 作家文学网 2024-05-18 发布于山东

读《不喝“肉汤”的杨柳》有感

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学六(6)班 张钧泽 

最近,我读了一篇美文《不喝“肉汤”的杨柳》,文中湖岸边的杨柳树上的垂柳,在春风中飘来飘去,用满枝的嫩芽迎接着春天的到来。作者赞叹杨柳树不需要特殊的“喂养”,就能茁壮成长,但更让作者感慨的是杨柳树越长高,柳条越下垂。这种低调的姿态和不忘初心的品质,让我也感受颇深。
花草树木,根在泥土之中。花儿的艳丽,草儿的生机,大树的挺拔,一切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孕育其的深根。然而,正如文中所说,有些植物要吃的多,要吃的好,单吃的很多很好后却没有实际用处,只供观赏,且它们的枝叶花果高高在上,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却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蒸蒸日上完全是由扎在泥土里的根所赐。而杨柳树不同,它不需要各种精美的食材,只要水和阳光及泥土就能长得很高。但它长得越高,就垂得越低,它低下头来向土地母亲表示感激,可它也从不会失去自己的骨气与清高,它在慈母的身旁尽孝,这样的姿态才是最美的。
杨柳不仅美丽可爱,还有着很大的作用。它们拼命地生长是为了无私地提供木材给人类,对人类建设美丽的家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们也要向杨柳学习,它们朴实无华,没有像其它高傲的植物一样高高在上;它们低头扑进母亲的怀抱,用这种特殊的姿态来调和春色;它们不求回报,将自己身上的木材无私奉献给人类。世间万物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特点,我们赞扬杨柳,是因为它有着我们可以学习的低调内敛、无私奉献的品质,我们也要像杨柳一样发挥自身的优势,用茁壮成长后的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来回报自己的祖国母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