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改革其实就这8个字。

 木一过 2024-05-18 发布于甘肃

这是我的第294篇原创笔记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最近刚学到的热乎知识,虽然它只有8个字,但是意义非凡,就是新的英语改革方向——学思结合,用创为本。

它强调的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思考,又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我详细给你们说说,希望你们能理解的更透彻一点。

图片

图片

学思结合

学思结合主要强调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学习与思考相互关联,相互促进,通过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有3层意思:

1. 学习和思考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以前的应试教育,学生可能更关注考试成绩而不是真正的学习和理解。他们可能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获得实际的语言能力。

现在,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学会思考,包括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语法,不仅要记住各种语法规则,还要思考这些规则背后的逻辑和原理。遇到一个复杂的句子,要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既能深入理解语法知识,又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真正做到学习和思考的有机结合。

你懂我的意思吧?

2. 培养主动求知和探索的精神。

学习不应该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

但是,在以前的应试教育里,学生缺乏深度理解,通过记忆单词和语法规则,可能无法深入理解语言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这种表面的学习方式可能导致他们在实际交流中遇到困难。

现在,学生被鼓励去理解语言背后的规则和原理,而不仅仅是记忆单词和语法。

比如,在学习英语写作时,学生不应只是机械地背范文,而是要去理解英语写作的结构、逻辑及表达方式的原理;主动去分析优秀文章,积极尝试自己写作。

这不仅能记住单词和语法,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把所学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3. 重新定义老师角色。

老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如何思考,提供思考的框架和工具,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当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遇到障碍,给学生一些启迪和指引,以便他们能自行找到解决之道,而非简单地提供现成的答案。

而以前的应试教育却做不到这样:

一是缺乏批判性思维:大多数教学过程中没有鼓励学生质疑和探索,他们可能不会发展出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技能。

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在一个重复和模仿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培养。他们可能会变得对新的观点和方法不敏感,缺乏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你理解一些了吗?

4个字解释了这么多,继续往下看,还有4个字:用创为本。

图片

用创为本

用创为本则突出了要以应用和创新为根本,注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3层意思:

1.核心不同。 

传统的教育侧重老师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规则、句型结构等,而较少关注学生如何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创造性的实践中。

用创为本强调的是创新和实际应用是学习的核心。

学生应该被鼓励运用他们学到的英语知识去创造新的内容,比如写作、演讲、项目等。

2. 鼓励创新。

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围绕考试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意味着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语言能力。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只是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他们会尝试用英语写歌词、改编故事,甚至制作英语短视频等。

通过这些新的尝试,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来提升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这些是单靠做常规的练习题很难获得的。

3. 实践检验。

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

传统教育可能用重复练习和模仿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虽然能短期内提高语言技能,但可能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现在,通过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并在实际情境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孩子具备语言的运用能力。

你Get到了吗?

🌈说大事

是Tina,1500本书的领读人,

用3-5年带娃实现英语从0到高考水平。

每天研究如何英语阅读,也研究AI教育落地方案,

是GPT实践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