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过了很多方法论,却还是不知道自己怎么能赚钱?

 夏虫碎碎念 2024-05-18 发布于北京

现在教人不靠工资赚钱的理论太多了。

纳瓦尔说要掌握股权拥有公司的一部分,要利用人力、资本、媒体的杠杆,说要做感觉自己在玩的事那样没人能卷过自己;

一些自媒体说要做真正大多数的下沉市场,要去追风口快进快出,

都挺有道理的,都有很多成功案例。但我也不知道我该怎么做,尝试了一些也没啥收获?

————

首先说,大部分人的确赚不了太多钱。能赚点小钱就不错了,能赚到和工资同量级的钱已经是有点运气。

每一种方法,都的确有胜利者,行行出状元,状元的日子都好过。

成熟行业凭本事+资源,没有特别的机会,运气都少有用武之地;新兴行业大多平平无奇,几个月火热期后就悄无声息,只有少量事后看是风口,碰不碰得上大多看运气——也可以天天追热点,总能追到真的——这也是投资中的一种流派,重点在于错了要及时止损,踩中了就从头吃到尾。

另外,拥有所有权,自己搞点小事业,的确比上班更有希望致富。少有普通打工人致富的例子,也就是互联网爆炸式发展前期,少量运气好的早期随机进入最好公司一直没走的普通员工靠期权致富了。

其实做事各有各的风格,也就几方面:

1、从比较虚的方法论,落定到实处的事,去了解别人怎么做的,扩大真实的信息量;

2、了解自己,分析自己。不是自己的喜欢与梦想,而是在以往真实做过的事当中,在什么能力上有积累?做什么比较擅长?在哪些方面有资源?

有的行业是挺好的,追热点是挺好的,但很多人做不到啊;

3、进行一些成本不高的尝试,也就是互联网常讲的「最小MVP」,最小可行性产品,先试试你的核心想法行不行得通,再一点点迭代。

总之,要真的去做。

特别是面向C端的时候,质量好坏与赚钱多少,没有那么大的关系。

甚至质量好是赚钱的敌人,劣币驱逐良币简直是潜规则。同样是商业内容,早期的知乎质量好不赚钱,现在短视频喊几句口号赚大钱;网购杯子,70与7块的毫无差别,便宜低质的商品占了主流,想买中等价位品质稍好一点的,在茫茫大海中根本找不出来。

我最近阅读量最高的一篇文章,是我平时的100倍以上,是一篇没有多想随手写的有点垃圾的碎碎念,我现在看到它就想删

「喜欢的事」,即使不是空想,是真的有投入去做,只看赚钱这个维度,也就是加了一点点小分

既然大概率赚不到太多钱,「喜欢」至少能让人开心一点,不必等到达成了什么才开心,而是天天开心;

「喜欢的事」,即使回报平平,甚至回报不足,也能持续做下去。而大部分行业/能力,总有风起的时候,没大风也有小风,已经在其中埋伏多年有所积累的人,就能真正吃到红利,比追风口的小白吃得多。

能不下牌桌,一直苟着,也是种能力。

人生大的财富机会,的确很靠运气。越是看各种纪实、传记,我就越相信这些。

大富们常常并不是靠能力有多强,能精准预测未来而致富的。有基本的能力之外,赶上的风口,做对的选择,都是运气。只是TA成了,你看到了,TA还要给你讲讲自己如何这么成功。为数众多的失败者,也许更强,但没有留下姓名。

连移动互联网这波大趋势,这十几年,入场创业后赔钱失败悄无声息倒闭的公司也远远多于赚钱的。你还记得ofo小黄车吗?还记得P2P里那些背景强大的公司吗?还记得被美团在千团大战中干掉的其它公司吗?还记得百度出的外卖产品吗?

看吧,踩中风口也大概率不行,成功总是小概率事件,什么条件都完美也不一定行。

不求大富,那小富呢?

人生不是能如此掌握的,说不求1000亿只求1000万,就能容易点,而是走一步看一步,常常所得非所求。

只能说不大赌,崩盘的概率低,不轻易退场,随着资源与能力的提高,大概率能过得好一点,赚得多一点。要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有好的家庭关系,就已经是顶级的人生了。

世间路千万条,走自己能走的路,用适合自己的方法。

ps:我真的挺适合给人出主意当军师,就是太爱胡说八道了再想想可能会删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