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一把白扁豆,治愈了脾胃问题,突然悲从中来,不是中医不行!

 东山威夷 2024-05-18 发布于广西

我的人生因成为医生这个决定变得更加充实,特别是作为一名专注于治疗肝脏、胆囊、脾脏以及肠胃疾病长达10余年的中医师。在此期间,我成功治疗了逾2万名患者,始终秉持着一条准则——尽量避免使用药物和手术,尽可能采用食疗和外敷疗法。

众所周知,脾脏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当其功能失衡时,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口臭、口干、反酸、打嗝、消化不良等。然而,许多人在体检时并未发现严重问题,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困扰。今天,我想与您分享一种通过食用白扁豆来调理脾胃的方法。

白扁豆被誉为“补脾界的常胜将军”,因其性甘,具有补益、缓解、调和之功效,有助于消化,调节中焦,消除饮食积滞。更重要的是,白扁豆具有健脾却不滋腻,除湿却不温燥的特点,非常适合湿热体质的人群。

上周,我接诊了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他因口苦口臭、腹泻、大便不成形前来就诊。经过诊断,我认为他属于湿浊中阻、郁热内生的病症,于是开具了以下中药处方:炒白扁豆、黄芩、苍术、厚朴、陈皮、广藿香、佩兰、姜半夏、佛手、草果、马齿苋、蒲公英。同时,我叮嘱他要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油腻和生冷食品。

二诊时,患者反馈口臭、口苦有所改善,大便每日1次,有时仍较稀。舌质淡,苔略白腻,脉濡。我继续以上方为基础进行调整,加入茯苓、炒白术、焦六神曲、山药、太子参,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时,患者病情已有明显好转。舌质淡,苔略白腻,脉濡。我将处方中的黄芩、马齿苋、厚朴、藿香、佩兰去除,保留其他药材,再服用7剂,并建议他注意饮食调理。

四诊时,患者口臭明显减轻,口苦消失,大便每日1次,基本成型。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濡。我再次开具相同处方,嘱咐他继续服药7剂,并定期复诊。

这位患者的病因主要是脾胃中焦受损,无法正常运作。从处方来看,这是由平胃散和平胃散加减而来的。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藿香正气散则取藿香、半夏、佩兰化浊,祛瘀散寒;白扁豆、草果、佛手理气化湿;黄芩、马齿苋清热解毒,清除郁热。

用一把白扁豆,治愈了脾胃问题,突然悲从中来,不是中医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