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作家‖【撑起岁月的岩下石头村】■付爱玲

 白云之边 2024-05-18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付爱玲,甘肃天水人,退休教师,现居北京,齐鲁文学社签约作家、副主编。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华新文学联盟暨《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天水市作协会员。喜欢读书写文,携一缕墨香在文字里徜徉,把平凡日子写成美丽的诗行。

撑起岁月的岩下石头村
 

我们是游客,不是主人,中午时刻离开缙云县要去松阳县斋坛乡吊坛村。顺道去岩下石头村看看。

岩下石头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的岩下风景区,距离缙云西站48公里,距离壶镇镇18公里。这个古老村庄,落建于明建文帝三年,至今拥有600多年的历史,矗立在群山和竹海之间,得名于苍岭环绕的“百丈岩”下。丽水岩下村“山岩水缭石做城,原始粗犷出自然。”

村落位于“百丈岩”和“双狮山”两山夹峙、三水相交的丘陵平板间,村内房屋相互毗邻,朝向多依溪而定,形成了以溪水走向为基准的街巷基本形态。岩下村以石居为主,浑然一体的石屋、石桥、石道、古磨坊,凸显了岩下石头村鲜明的特色,具有典型的浙中南山地石居风格,是浙江省集中且保存完好的传统山地石居村落,有“江南石头第一村”之称。

在烈日炎炎的午后,也许是修路的缘故,有人堵栏不让我们的车过去,我们只能绕道而行,阴差阳错地来到了,缙云县最大的好溪水利枢纽潜明水库开发有限公司的左库水库,水库也正在修建中,规模很宏大,水质清澈,让人感受到清新的气息,同时库区周边地山峦起伏,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两个宝宝和我一样,第一次看到水库,我们狂欢了!雀跃了!留下了我们和水库合影的每一刹那都展现出大自然的绝美之色。

之后,我们到了名副其实的岩下石头村,映入眼帘的全是石头,简直就是石头的天地。建筑主要以石头为材料,石头墙、石头房子、石头院子,石子路、石台阶、石板桥、石街、石碾、石灶、石臼等,除了石头以外,还有古建筑如古井、古宅、古戏台、老茶坊等。“山峦环抱石头村,石院石房石壁门。石巷石街石胡同,石桌石凳石雕樽。欣游观览石王国,到处刻着石头痕。” 村里处处都充满着石头的元素,弥漫着久沐时光的岁月痕迹,展现出一种原始古朴的魅力。

岩下石头村还有各种形状奇特的石雕艺术品,在石头桥、石头屋上,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艺术氛围。这些石雕作品栩栩如生,根据自然形态塑造而成,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能够找到一个保留着原始风貌的古村落,是一种难得的宝贵资源。岩下石头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成为浙江境内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东有突兀挺拔、悬崖似削的“百丈岩”,仰望绝顶似千峰一片,苍松郁郁;村西山谓“双狮山”,峰峦叠嶂,千峰凝翠。岩下村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呈逐渐增高局势,南北向纵深较长,地形地貌特征为低矮平缓丘陵。

有溪水穿村而过,更有普通岭古道作为经济依托,养育着当地的村民百姓。这样的选址秉承着“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古代哲学,讲究从自然、风水的角度来构建村落的环境。与此同时,村落背山面水、沿溪顺形,山水聚合,藏风得水,构成了当地山可挡风、水可灌溉、林可种植,可避灾祸的山水格局,促进了村子良好的生态循环,保持着村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也成为家族兴旺和发达的直接因素。

岩下村200多幢房子错落有致,充满原始气息,整体呈点状散列,主要有沿向溪两侧延伸的街巷,以及通往百丈岩等地的一些石阶步道,这些街巷构成了传统村落骨架,宽度大多在1米到3米之间。岩下村内道路主要分为车行道,主巷道,次巷道三个等级。车行道为主要进村道路,宽约为5米至7米,部分为水泥铺路,部分为石板路。村内三条主巷道,宽约为2米至3米,次巷道宽约为1米至2米,主巷道和次巷道以步行路为主。村落民居主要集中分布在百丈岩前溪南北两侧,村庄南部,岩下溪西侧有少量分布。此外还有朱氏宗祠、底处明堂和廿间头,以及位于村头的枫溪桥,都是村落的标志性建筑。

朱氏宗祠:朱氏宗祠位于岩下村中心,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石木结构,坐东南朝西北,为前后三进两院式四合院,中间用穿堂相连的院落,中厅内有“尊敬堂”牌匾,内有古戏台,戏台顶上有壁画。

底处明堂:底处明堂位于岩下村西北,是当地最古老的四合院,建于清代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建筑外面是粗糙的石壁,足足有1米多厚,里面却是精美的木雕房屋,壁厚窗小,冬暖夏凉,木架上有雕花,是具有当地建筑特色四合院。

廿间头:廿间头位于岩下村中部偏西,建于清道光帝甲申年 (1824年)。墙体多为山石垒筑,内部为木质结构,风格独特,体量大,布局严遳,坐北朝南,为一进四合院,呈倒座式二层楼房,西南翼增设一边。注:①

岩下石头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特色和环境。村中居民过着简单而朴实的生活,受到清新空气的熏陶,老人们寿命也相对较长。来到这里,可以欣赏传统的村落建筑风格,品味当地的农家菜品,还可以参加农耕体验活动,了解传统农耕文化。

岩下石村的风景如诗如画,每一个角度都可以成为一幅美丽的画卷。古老的石头房屋沿着村子的街道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石缝间的野花点缀其中,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美感。村庄四周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旷远而神秘的感觉。村子里的老人三三两两坐在小溪边的街道上悠闲地聊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岁月带来的宁静和安逸。他们生活简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养狗也是他们生活状态的一种习惯。没有喧嚣和浮躁,只有恬静和平和,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时光静止的世界。

岩下石头村不大,路过游览就好,随便逛一下大概一个小时吧。我们在这里吃了一顿农家饭,孩子在村子里的小溪里捞鱼,共花了两个多小时,孩子捞鱼时湿了衣服,我们在吃饭的老板家里洗了,晾在他们的院子里,憨厚朴实的老板,还送了我们一个他们自己种的西瓜,让人感到无比的暖心。他们的特产是豆腐乳,正如石头房子一样,一块一块的。油茶籽也是他们的特产,家家户户都种。这里的村民和蔼慈祥,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离开时你情不自禁。

一条溪流穿村而过,清澈见底,流水潺潺,为村子增添了一份清凉和灵动,溪流水量丰沛,潭瀑连环,令人感叹,丽水之名,名副其实。北山坡上有一片翠绿的竹林。让人感叹不已,可以顺着石头路一直向竹林深处走去。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也曾在此取过景。无论是欣赏传统的古建筑,还是漫步在石头路上,感受岁月变迁的气息,复归自然,安静与闲适,令人愉悦。

生活在大西北的我,确切地说生活在黄土高原的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石头村,在电影、电视剧里都没有见到过,和我一起同行的孩子们,更没有见过。

面对这样的石头村太不可思议,不敢想象,假如我生活在这里会怎么样呢?夜宿松阳,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夜不能寐。

于是,我在美篇栏目里搜到了美友,听蝉对石头村的描写“先民留居痕。处层峦腹地,时感缤纷。翠黛烟飘深处,望瑶台人。观石屋、环闲云。水涌潺,琴音难分。古寨记韩王,峥嵘岁月,威武汉风存。”从他拍的照片看和我去的石头村,不是同一个地方。

我再次在网上搜到了,藏在太行山深处的石头村名为窑掌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距晋城市区大约30公里,就是在两山之间的峡谷之中,环境十分优美。

还有双石头村,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下辖村。顾名思义,因村口屹立着两块高大而圆润的巨石而得名,这两块巨石又名“鸳鸯石”,也是一个旅游胜地。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堂下镇的石头村,位于江门市北部2.8公里外(滨江新城规划范围内),江沙公路贯穿石头村,经济繁荣,文化底蕴深厚。河北省也有个石头村等等。注:②

我恍然大悟,也许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出名的石头村,对这里的石头村也就释然了。

转山转水,峰回路转。总之,岩下石头村是一个非常值得游览的地方,其原汁原味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建筑风格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在这里,你可以沉浸在古老而宁静的环境中,欣赏独特的石头景观,探寻传统村落的魅力。岩下石头村会让你度过一次难忘的旅行。

注:①②百度文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