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羊城掌故之一口通商

 北胜坛主 2024-05-18

广州,别称羊城,是广东省会、国际都市,拥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及发展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岭南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那么,就广州这个具有深厚底蕴的大都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又有哪些值得一提的掌故呢?

第一百一十三章:一口通商
       清朝建立以后,制定了“闭关锁国”政策,基本阻断对外贸易之路;而自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的八十多年里,清朝在闭关锁国的同时还制定“一口通商”政策,在广州设立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
       三藩之乱平定后、台湾告平后,清廷方开海禁,先后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分别管理对外贸易事务,然而仅仅过了三十多年,全面开海的政策就开始收缩,面对日益严重的“海寇”活动和西方势力在东亚海域的潜在威胁,康熙五十五年,康熙帝召见大臣,提出禁海问题,次年,规定拟定,正式实行禁海,这就是南洋禁海令。到雍正五年,雍正帝担心闽粤地区因海禁而引发海患,才同意废除南洋禁海令,随即开放了粤、闽、江、浙四口通商口岸。乾隆年间,由于英国商人捣乱,乾隆帝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的对外贸易,只留下广州海关允许西方人贸易,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口通商”。
       一口通商,大大缩减了清朝对外贸易的盈利,却也大大地扩充了广州对外贸易的盈利,正因为广州是当时中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所以这里的贸易业非常兴隆,使广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子南库”,留下了“银钱堆满十三行”的商业神话。

部分资料及图片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